第428頁
宜妃打量著這冷清的側殿,如果不是在她的翊坤宮裡面,她還以為是哪處庵堂呢。
想不到恪靖公主遠嫁蒙古,對郭貴人的影響這麼大,她嘆了一口氣:「妹妹,我們一定要這麼說話麼?」
郭貴人輕笑,笑容裡帶著幾分嘲諷:「宜妃娘娘說笑了,您可是一宮主位,而婢妾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無寵貴人,哪敢和您稱姐妹呢?」她女兒遠嫁蒙古的事情還少不了宜妃的功勞,何必要假惺惺的說什麼姐妹?
宜妃不想和郭貴人爭論口舌之快,她屏退了左右服侍的人,開門見山的說:「我知道妹妹是因為恪靖公主遠嫁蒙古的事情怨恨本宮,但是,在這之前,你捫心自問,就沒有做對不起本宮的事情嗎?」
頓了頓,宜妃接著說道:「那件事情本宮不過是推了一把而已,就算沒有本宮,有從小養在身邊長大的溫憲公主在,皇后也不會同意你的女兒嫁到佟家的,下嫁蒙古是遲早的事情。」
良久,郭貴人才低低的說了一句:「我不明白你在說些什麼。」
「你知道的,我的十一阿哥的夭折,你就全然無辜嗎?」雖然已經知道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是惠妃,但是宜妃的心裡還是有隱隱的懷疑郭貴人也插手。
郭貴人聞言愣了一下,突然抬頭看向宜妃,輕笑一聲說道:「那麼,也請問姐姐,當初我的小阿哥早夭,難道和姐姐你沒有關係嗎?」
宜妃愣了一下,才想起郭貴人也是生過一個小阿哥的,只可惜早夭了。想到那個孩子宜妃心中是有虧欠的。
她訕訕道:「妹妹,你生產時我也才生下九阿哥不久,便沒有過多的精力照看你,你早產的事姐姐也是很自責的,因為早產才導致胤偊的身體差……但是,我對天發誓,絕對沒有害過胤偊小阿哥的!」
郭貴人看到宜妃信誓旦旦的,似乎明白了些什麼,說道:「既然姐姐都這麼說了,那我也實話告訴你,我也從來不曾動手害過姐姐的十一阿哥!」
「不可能的,可是那時候你明明不對勁的……」宜妃喃喃自語,突然腦子閃過一絲精光,看向郭貴人,一字一句的問道:「你確實沒有動手,但是你知道有人要害十一阿哥卻袖手旁觀,對不對?」
郭貴人看著宜妃不說話,卻又好像什麼都說了。電光火石之間宜妃也什麼都明白了了!
她踉踉蹌蹌的走出了側殿,喃喃的說道:「都是報應啊……」
當初她生下九阿哥之後,確實是有意忽視郭貴人身邊的防護,才導致郭貴人早產。
還真是因果報應啊!
---
太子廢,大阿哥被圈禁,朝中大臣以儲君事關社稷、以安定人心為由,請求皇上重新立太子!
康熙看著成堆請求立太子的奏摺,怒極反笑:「真是朕的好兒子們,真是一刻也等不住,就迫不及待和朝中大臣勾結,妄想逼朕另立儲君!」
捏著手中的摺子,康熙也在盤算自己的剩下的兒子當中,三阿哥居長,可他是安嬪所出,且各個方面的的才幹都不是很突出。
排除掉老三和養在太后身邊的老六、有腿疾的老七、娶了蒙古福晉的十阿哥之外,就只剩下老四、老五、老八、老九、十二、十三、十四,但是十四還太小,因為沒有成婚也沒有參與朝政大事,資質如何還尚未清楚……
梁九功在一旁低著頭,恨不得把頭低頭腳尖上,生怕震怒中的皇上注意到了自己。
「哼!朕倒要看看,這些人都打的是什麼算盤!」
康熙看著眾多摩拳擦掌的兒子,直接召集了眾大臣了,讓他們上摺子推選太子人選。
---
惠妃最終的結局也是一杯鴆酒落肚,不知道皇上是出於什麼考慮,並沒有對外宣告惠妃的罪行,對外稱的是「病逝」,還是以妃位下葬了。
惠妃去世後,最高興的要屬良妃了,良妃代替了惠妃成為延禧宮的主位娘娘。而此時的八阿哥也因為直郡王被圈禁了,原本屬於直郡王一脈的勢力全部毒像八阿哥傾斜,一時風頭無兩,成為最受大臣擁戴的皇子。
「恭喜娘娘,賀喜娘娘!咱們主子現在就是延禧宮的主位娘娘!」以前雖然也是妃位娘娘,但是東西十二宮,除了景陽宮皇上不讓人住之外,其他的宮都是有主位了,主子雖然是妃位,卻還是只能住在延禧宮的側殿,屈曲於惠妃之下。
現在好了,延禧宮終於是一宮主位了。
雖然對外宣布惠妃是病逝,可是宮裡消息靈通一點的誰不知道,惠妃是翻了錯才被萬歲爺處置了的,惠妃所生的大阿哥也被萬歲爺圈禁了,哪有良妃主子和八貝勒風光啊!
「主子,當初惠妃還總是刁難您,看她現在是個什麼下場……」
良妃制止了宮女還沒有說完的話:「行了,本宮不想聽到你們嚼舌根。」
宮女本想拍馬屁的,卻不像拍打了馬腿上,急忙點頭認錯,退下了。
另一個宮女見氣氛有些尷尬,急忙提起八阿哥緩緩氣氛:「奴婢還聽到另外一樁喜事呢,皇上命令大臣都推選自己看好的皇阿哥當太子,咱們貝勒爺素來溫和有禮的,咱貝勒爺定會被大臣們選做太子爺,娘娘您就跟著享福吧!」
想到了兒子,良妃也不由得笑了起來,顯然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啟祥宮裡,自從知道了推選太子的事情後,奕瑤的心裡一直都靜不下來了。
想不到恪靖公主遠嫁蒙古,對郭貴人的影響這麼大,她嘆了一口氣:「妹妹,我們一定要這麼說話麼?」
郭貴人輕笑,笑容裡帶著幾分嘲諷:「宜妃娘娘說笑了,您可是一宮主位,而婢妾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無寵貴人,哪敢和您稱姐妹呢?」她女兒遠嫁蒙古的事情還少不了宜妃的功勞,何必要假惺惺的說什麼姐妹?
宜妃不想和郭貴人爭論口舌之快,她屏退了左右服侍的人,開門見山的說:「我知道妹妹是因為恪靖公主遠嫁蒙古的事情怨恨本宮,但是,在這之前,你捫心自問,就沒有做對不起本宮的事情嗎?」
頓了頓,宜妃接著說道:「那件事情本宮不過是推了一把而已,就算沒有本宮,有從小養在身邊長大的溫憲公主在,皇后也不會同意你的女兒嫁到佟家的,下嫁蒙古是遲早的事情。」
良久,郭貴人才低低的說了一句:「我不明白你在說些什麼。」
「你知道的,我的十一阿哥的夭折,你就全然無辜嗎?」雖然已經知道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是惠妃,但是宜妃的心裡還是有隱隱的懷疑郭貴人也插手。
郭貴人聞言愣了一下,突然抬頭看向宜妃,輕笑一聲說道:「那麼,也請問姐姐,當初我的小阿哥早夭,難道和姐姐你沒有關係嗎?」
宜妃愣了一下,才想起郭貴人也是生過一個小阿哥的,只可惜早夭了。想到那個孩子宜妃心中是有虧欠的。
她訕訕道:「妹妹,你生產時我也才生下九阿哥不久,便沒有過多的精力照看你,你早產的事姐姐也是很自責的,因為早產才導致胤偊的身體差……但是,我對天發誓,絕對沒有害過胤偊小阿哥的!」
郭貴人看到宜妃信誓旦旦的,似乎明白了些什麼,說道:「既然姐姐都這麼說了,那我也實話告訴你,我也從來不曾動手害過姐姐的十一阿哥!」
「不可能的,可是那時候你明明不對勁的……」宜妃喃喃自語,突然腦子閃過一絲精光,看向郭貴人,一字一句的問道:「你確實沒有動手,但是你知道有人要害十一阿哥卻袖手旁觀,對不對?」
郭貴人看著宜妃不說話,卻又好像什麼都說了。電光火石之間宜妃也什麼都明白了了!
她踉踉蹌蹌的走出了側殿,喃喃的說道:「都是報應啊……」
當初她生下九阿哥之後,確實是有意忽視郭貴人身邊的防護,才導致郭貴人早產。
還真是因果報應啊!
---
太子廢,大阿哥被圈禁,朝中大臣以儲君事關社稷、以安定人心為由,請求皇上重新立太子!
康熙看著成堆請求立太子的奏摺,怒極反笑:「真是朕的好兒子們,真是一刻也等不住,就迫不及待和朝中大臣勾結,妄想逼朕另立儲君!」
捏著手中的摺子,康熙也在盤算自己的剩下的兒子當中,三阿哥居長,可他是安嬪所出,且各個方面的的才幹都不是很突出。
排除掉老三和養在太后身邊的老六、有腿疾的老七、娶了蒙古福晉的十阿哥之外,就只剩下老四、老五、老八、老九、十二、十三、十四,但是十四還太小,因為沒有成婚也沒有參與朝政大事,資質如何還尚未清楚……
梁九功在一旁低著頭,恨不得把頭低頭腳尖上,生怕震怒中的皇上注意到了自己。
「哼!朕倒要看看,這些人都打的是什麼算盤!」
康熙看著眾多摩拳擦掌的兒子,直接召集了眾大臣了,讓他們上摺子推選太子人選。
---
惠妃最終的結局也是一杯鴆酒落肚,不知道皇上是出於什麼考慮,並沒有對外宣告惠妃的罪行,對外稱的是「病逝」,還是以妃位下葬了。
惠妃去世後,最高興的要屬良妃了,良妃代替了惠妃成為延禧宮的主位娘娘。而此時的八阿哥也因為直郡王被圈禁了,原本屬於直郡王一脈的勢力全部毒像八阿哥傾斜,一時風頭無兩,成為最受大臣擁戴的皇子。
「恭喜娘娘,賀喜娘娘!咱們主子現在就是延禧宮的主位娘娘!」以前雖然也是妃位娘娘,但是東西十二宮,除了景陽宮皇上不讓人住之外,其他的宮都是有主位了,主子雖然是妃位,卻還是只能住在延禧宮的側殿,屈曲於惠妃之下。
現在好了,延禧宮終於是一宮主位了。
雖然對外宣布惠妃是病逝,可是宮裡消息靈通一點的誰不知道,惠妃是翻了錯才被萬歲爺處置了的,惠妃所生的大阿哥也被萬歲爺圈禁了,哪有良妃主子和八貝勒風光啊!
「主子,當初惠妃還總是刁難您,看她現在是個什麼下場……」
良妃制止了宮女還沒有說完的話:「行了,本宮不想聽到你們嚼舌根。」
宮女本想拍馬屁的,卻不像拍打了馬腿上,急忙點頭認錯,退下了。
另一個宮女見氣氛有些尷尬,急忙提起八阿哥緩緩氣氛:「奴婢還聽到另外一樁喜事呢,皇上命令大臣都推選自己看好的皇阿哥當太子,咱們貝勒爺素來溫和有禮的,咱貝勒爺定會被大臣們選做太子爺,娘娘您就跟著享福吧!」
想到了兒子,良妃也不由得笑了起來,顯然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啟祥宮裡,自從知道了推選太子的事情後,奕瑤的心裡一直都靜不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