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所以鍾家一大家子也只能搬到了梁蕙名下的房產里,就連小兒子超生的大筆罰款也是梁蕙自己交的。
這相當於家裡幾乎是要靠梁蕙養著了,鍾建國也跟吃軟飯沒什麼區別。
想他原本在軍隊以及空降來到這小縣城,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想要大展身手,現在卻成了這樣子,心裡別提多憋屈了。
*
而梁蕙聽說程文軍過得那麼好,也是又氣又嘔,想著這世界真是不公平,像程文軍那樣的渣男,居然也能混得風生水起。
但轉念一想,沒道理只有程文軍能成功,而別人不行。
前世她雖然沒出過縣城,但也是知道南方乃至全國未來二十年是經濟騰飛的黃金時期,大把一夜暴富的例子在。
於是梁蕙尋了個機會對鍾建國旁敲側擊道:「南方那邊聽說越來越好了,還有不少公務員停職留薪下海做生意,比掙死工資好多了,不如建國你也試一試,未必不是條出路……」
她也是想著,鍾建國前世能在官場順風順水平步青雲,以他的能力做生意也未必會差。
而且鍾家的二兒子未來成為一方商界大佬,說不定也是也是遺傳了鍾建國的天賦。
在梁蕙的勸說下,鍾建國也的確有幾分動心了,主要是他在體制內明晃晃的處分大過,基本上是前途無望了。而以他的自尊和傲氣,總不能一直吃住都靠老婆的。
能夠靠自己闖出一份事業也是好的。
鍾建國是不缺這份毅力,何況還有梁蕙願意出本錢,但是這個想法剛在家裡說出來,就遭到了兒女的強烈反對。隨後幾天鍾家和孩子外祖家的親戚都趕過來輪番勸說。
老一輩的人思想都比較保守固執,雖說鍾建國很難再升上去了,但是好歹也是體制內的鐵飯碗,安安穩穩的到以後還有退休養老金。
但是下海做生意,那風險可就大了,可能哪天就血本無歸了,而且萬一哪天國家政策又變了,說不準就是資本家做派投機倒把蹲牢子,連一家老小甚至是親戚朋友都受牽連。
鍾家兒女們的想法就更簡單了,親爹要是去了南方一年半載回不來,這個家是不是他們的還說不定呢。
沒見有了親生兒子之後,梁蕙這個後媽待他們也不如以往了。
什麼進口奶粉,名牌童裝玩具,還有長命金鎖全都是那個小娃娃的了。哪還有什麼心思在他們身上,這也無疑是證明,過去的一切賢良都是裝出來的。
這回讓他們親爸去南方做生意,說不定是打著什麼鬼主意呢。
哪怕鍾家大兒子入伍不成,後來又各種走動關係進了一個國營單位,還是梁蕙這個後媽出錢送的禮。但他可一點也不感激,若不是後媽非要生兒子,他早就能進部隊去了,說不定還能上軍校,不比現在要好。
還有二兒子和小女兒鍾茜,也聽多了親戚們的耳邊風。
梁蕙這個女人的名聲早就傳遍全縣城了,沒離婚呢就勾搭上他們親爸了。婚後連親生女兒都不管,又把他們家折騰成這樣子。親爹要是在家裡,梁蕙這個後媽可能還會對他們好些,不然不知道怎麼虐待他們呢。
*
鍾建國終究是沒能扛住壓力,還有兒女的哭求,放棄了下海做生意這一想法。
梁蕙見狀更是又氣又急,偏生所有人都怪是她坑害了鍾家,對她更是沒有好臉子,各種冷言冷語敵視。
明明她已經重生了,卻是過得並不如她的意,這讓梁蕙如何能接受得了。
鍾建國與鍾家大兒子已經和記憶中的發展完全不一樣了,恐怕也沒什麼希望了。而想等到二兒子和鍾茜長大有出息,不知要到什麼時候了。
梁蕙終究是不甘心,又或許是前夫的風光炫耀刺激到了她,於是她決定自己來干。
鍾建國知道後反而更不高興了,其實他骨子裡的大男子主義未必比程文軍少,尤其是現在他落魄陷入低谷了。這時候若是讓妻子出去拋頭露面,走南闖北,豈不是讓外人更加笑話看不起他,覺得他是個沒用的一家之主。
所以他堅決反對梁蕙去做生意,兩人也爆發結婚以來最激烈的一場爭吵。
夫妻在爭吵往往會暴露自己最醜陋的一面,鍾建國覺得梁蕙不是最開始那賢妻良母宜室宜家的美好樣子,梁蕙也不滿他現在什麼都不做,只知道怨天尤人,畏畏縮縮的像什麼男子漢大丈夫。
………
吵到最後兩人撕破了臉,也沒有離婚。
不僅僅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孩子,還有鍾家幾口人現在還住著梁蕙的房子,用著她的錢,鍾建國為著孩子也要和對方過下去。而梁蕙哪怕重生了,也沒有勇氣離第二次婚。
兩人之後的日子面和心不和的,這就這麼不溫不火的,也沒有了剛結婚時的美好,和怨偶也差不多了。
但梁蕙終究沒有放下去做生意的念頭,一開始她偷偷的私下在縣城裡做點小生意,跟別人合作從南方運送貨物來賣,結果發現賣得好,利潤多便又投資更多,不到半年時間還結識了幾個從港城來的商人。
對方誇她眼光好,會做生意,見她手裡有錢又各種哄著捧著,讓她多投資,還說若是不信,可以一起南下去看那邊的工廠等等。
鍾建國又跟她爭吵過了好幾回,但都擋不住梁蕙被貪慾蒙了心,跟著人去了南方,一年到頭不著家的。
這相當於家裡幾乎是要靠梁蕙養著了,鍾建國也跟吃軟飯沒什麼區別。
想他原本在軍隊以及空降來到這小縣城,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想要大展身手,現在卻成了這樣子,心裡別提多憋屈了。
*
而梁蕙聽說程文軍過得那麼好,也是又氣又嘔,想著這世界真是不公平,像程文軍那樣的渣男,居然也能混得風生水起。
但轉念一想,沒道理只有程文軍能成功,而別人不行。
前世她雖然沒出過縣城,但也是知道南方乃至全國未來二十年是經濟騰飛的黃金時期,大把一夜暴富的例子在。
於是梁蕙尋了個機會對鍾建國旁敲側擊道:「南方那邊聽說越來越好了,還有不少公務員停職留薪下海做生意,比掙死工資好多了,不如建國你也試一試,未必不是條出路……」
她也是想著,鍾建國前世能在官場順風順水平步青雲,以他的能力做生意也未必會差。
而且鍾家的二兒子未來成為一方商界大佬,說不定也是也是遺傳了鍾建國的天賦。
在梁蕙的勸說下,鍾建國也的確有幾分動心了,主要是他在體制內明晃晃的處分大過,基本上是前途無望了。而以他的自尊和傲氣,總不能一直吃住都靠老婆的。
能夠靠自己闖出一份事業也是好的。
鍾建國是不缺這份毅力,何況還有梁蕙願意出本錢,但是這個想法剛在家裡說出來,就遭到了兒女的強烈反對。隨後幾天鍾家和孩子外祖家的親戚都趕過來輪番勸說。
老一輩的人思想都比較保守固執,雖說鍾建國很難再升上去了,但是好歹也是體制內的鐵飯碗,安安穩穩的到以後還有退休養老金。
但是下海做生意,那風險可就大了,可能哪天就血本無歸了,而且萬一哪天國家政策又變了,說不準就是資本家做派投機倒把蹲牢子,連一家老小甚至是親戚朋友都受牽連。
鍾家兒女們的想法就更簡單了,親爹要是去了南方一年半載回不來,這個家是不是他們的還說不定呢。
沒見有了親生兒子之後,梁蕙這個後媽待他們也不如以往了。
什麼進口奶粉,名牌童裝玩具,還有長命金鎖全都是那個小娃娃的了。哪還有什麼心思在他們身上,這也無疑是證明,過去的一切賢良都是裝出來的。
這回讓他們親爸去南方做生意,說不定是打著什麼鬼主意呢。
哪怕鍾家大兒子入伍不成,後來又各種走動關係進了一個國營單位,還是梁蕙這個後媽出錢送的禮。但他可一點也不感激,若不是後媽非要生兒子,他早就能進部隊去了,說不定還能上軍校,不比現在要好。
還有二兒子和小女兒鍾茜,也聽多了親戚們的耳邊風。
梁蕙這個女人的名聲早就傳遍全縣城了,沒離婚呢就勾搭上他們親爸了。婚後連親生女兒都不管,又把他們家折騰成這樣子。親爹要是在家裡,梁蕙這個後媽可能還會對他們好些,不然不知道怎麼虐待他們呢。
*
鍾建國終究是沒能扛住壓力,還有兒女的哭求,放棄了下海做生意這一想法。
梁蕙見狀更是又氣又急,偏生所有人都怪是她坑害了鍾家,對她更是沒有好臉子,各種冷言冷語敵視。
明明她已經重生了,卻是過得並不如她的意,這讓梁蕙如何能接受得了。
鍾建國與鍾家大兒子已經和記憶中的發展完全不一樣了,恐怕也沒什麼希望了。而想等到二兒子和鍾茜長大有出息,不知要到什麼時候了。
梁蕙終究是不甘心,又或許是前夫的風光炫耀刺激到了她,於是她決定自己來干。
鍾建國知道後反而更不高興了,其實他骨子裡的大男子主義未必比程文軍少,尤其是現在他落魄陷入低谷了。這時候若是讓妻子出去拋頭露面,走南闖北,豈不是讓外人更加笑話看不起他,覺得他是個沒用的一家之主。
所以他堅決反對梁蕙去做生意,兩人也爆發結婚以來最激烈的一場爭吵。
夫妻在爭吵往往會暴露自己最醜陋的一面,鍾建國覺得梁蕙不是最開始那賢妻良母宜室宜家的美好樣子,梁蕙也不滿他現在什麼都不做,只知道怨天尤人,畏畏縮縮的像什麼男子漢大丈夫。
………
吵到最後兩人撕破了臉,也沒有離婚。
不僅僅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孩子,還有鍾家幾口人現在還住著梁蕙的房子,用著她的錢,鍾建國為著孩子也要和對方過下去。而梁蕙哪怕重生了,也沒有勇氣離第二次婚。
兩人之後的日子面和心不和的,這就這麼不溫不火的,也沒有了剛結婚時的美好,和怨偶也差不多了。
但梁蕙終究沒有放下去做生意的念頭,一開始她偷偷的私下在縣城裡做點小生意,跟別人合作從南方運送貨物來賣,結果發現賣得好,利潤多便又投資更多,不到半年時間還結識了幾個從港城來的商人。
對方誇她眼光好,會做生意,見她手裡有錢又各種哄著捧著,讓她多投資,還說若是不信,可以一起南下去看那邊的工廠等等。
鍾建國又跟她爭吵過了好幾回,但都擋不住梁蕙被貪慾蒙了心,跟著人去了南方,一年到頭不著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