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鍾建國進退兩難時,梁蕙又說出了謊稱孩子是梁家落戶口的這一法子。

  鍾建國皺了皺眉,這方法也的確能瞞天過海,但要做到不被人發現,少不了要他動用一些關係。

  又幾個月轉瞬即逝,梁蕙在外地的一家醫院裡,終於如願以償生下個大胖兒子。

  與此同時,程嘉也在這一年的夏天以絕對高分拿下了中考狀元。

  不止是在A市,在全省內也是第一名。

  學校率先掛橫幅放炮慶賀,狠狠在全市刷了一把存在感。還有市裡的媒體報紙也爭相採訪報導了,才十二歲的中考狀元,簡直就是天才神童。當下正是國內教育學火熱,但那些書寫的再好,那些專家說的再動聽,也比不上這種實打實的例子。

  幾乎從這天起,程嘉的名字不說是名揚A市,至少也是在所有中學中達到了無人不知的知名度。

  ………

  想要採訪程嘉的報刊媒體不少,可惜她早在中考結束後,就坐飛機前往了首都。媒體記者們找不到主人公,但也積極地走訪了一遍學校以及老師和同學,以了解更多關於這位中考狀元天才學生的故事。

  所得到的自然是一片讚譽聲,人們從來不吝惜於錦上添花,何況程嘉還為學校帶來這樣的榮譽。雖說論平均成績以及升學率比不上那些一流的名校,但是誰讓省中考狀元是從他們這裡出來的。

  有誇她天生腦子聰明,學習能力強的,也又誇她勤奮努力,自立自強的等等。

  吳樂是A市地方台的記者,作為官方媒體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說,這次中考狀元竟然就在A市,其分之高甚至創下全省的新紀錄。

  但結果還沒有一些小報的速度快,被搶先報導了出來。

  但她也不氣餒,反而試圖挖掘出更多可以報導的。

  與其他報社記者的例行公事夸一下不同,吳樂注意到這在眾多讚譽聲中,甚少被提及的一點——那就是程嘉的家庭。

  結果一調查發現,程嘉的父母早兩年就離異了,父親南下經商,母親則是不久後就改嫁了,再婚的對象還是一位縣裡副局級別的官員。而在此之後的兩年裡,程嘉一直是獨自生活,只有鄰居的兩位大學教授,還有學校有在照顧她,此外基本上親人都是不管不問的。

  但在這樣的條件下,她的成績反而突飛猛進,甚至意外地表現出過人的學習天份。不但取得了中考狀元這樣的好成績,期間還一路參加了不少競賽奧賽。結果無一例外沒下過領獎台。

  可以說程嘉在校這兩年,一半獎盃榮譽都是她拿下來的。

  其他小報可能還顧慮些程嘉母親再婚的對象,對其家庭情況一筆帶過,但作為A市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省級電視台,吳樂可不擔心什麼,靈感如泉涌地寫一篇父母家庭環境對孩子教育的影響,天才畢竟屬於少數之類的文章。

  當然在發表之前,還是徵求了學校以及主人公的態度,

  程嘉在接到學校的電話,也無所謂只表示報導真實不胡編亂造就行了。

  這一文章發表後迅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畢竟只要是有孩子的人家肯定是好奇這樣的天才神童是怎麼培養出來,結果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父母家庭,令人唏噓又敬佩。

  連帶著鍾建國在局裡工作時都受到了不少側目。

  一起共事的孫幹部似是不經意提起,「好像近來很少見到你太太了,上次老領導大壽,也沒見到你帶著太太出席。」

  鍾建國不露聲色道:「她最近娘家有些事,所以待在鄉下,過段時間才回來。」

  「哦。」孫幹部點了點頭,「現在孩子成績考的這麼好,也會回來慶祝一下吧。」

  鍾建國不願意多談,隨意應付了幾句便結束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8-29 17:19:50~2022-08-30 15:33:3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雪 80瓶;梅花未開,已敗 20瓶;mymymy、依蓮 10瓶;不死鳥 9瓶;14649455、Quinn 5瓶;別枝、元寶 2瓶;audrey、大頭張張、萱芷兒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9章 年代後娘文女主(十一)

  而另一頭,梁蕙同樣也聽說了程嘉是今年全省的中考狀元這事,一時心情複雜不已。或許是沒有想到,這個早早就被她放棄的女兒原來也可以這般優秀出色。

  但她來不及多想,就被旁邊響起的嬰兒啼哭聲打斷了。

  為了避人耳目,梁蕙特地跑到了外省的醫院生產。其實如果不是不方便辦理通行證,她甚至想去南方的港城那裡生孩子,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

  梁蕙露出滿是慈愛的神情,忍不住幻想道,未來鍾家的三個孩子個個有大出息,再多出她這個小兒子也不會差太多。

  那麼早已被她拋棄的女兒就是再優秀,也不算什麼。

  ………

  然而剛回來不久,梁蕙還得按照之前說好的,將孩子交給娘家大哥大嫂照顧。看著白白胖胖的兒子,梁蕙難免有些捨不得。

  梁家大嫂滿不在乎地抱過來,「孩子一出生要是跟著你待久了,以後想斷奶就不行了,會哭得更厲害。」

  梁蕙已然忘記了上一次做母親是什麼樣子的了,但現在也只能聽大嫂說的。

  大嫂還不忘提醒一句,「別忘了定期送生活費過來啊,我們家可不是給你白養孩子的。」因著有這孩子在手上,大嫂的語氣也變得趾高氣揚了許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