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厭倦了京城裡的爾虞我詐,在南詔的這兩年也還清了大雍皇室的養育之恩,如今你欠你一個替我保守秘密的恩情。」

  「我只告訴你,雲南王府被安上謀逆的罪名不單單是因著陛下覬覦臣妻的緣故,還以為陛下得位不正,當年先帝在三子裡最為中意你父王。」

  「這墜子是母親交給我的,你拿著興許將來會有用處。」

  作者有話說:

  南詔的事一筆帶過了。

  第62章 二更

  話音甫落。

  蘇荷愫率先以纖弱皓腕撐起了自己的半邊身子, 訝然道:「縣主的意思是,公爹與婆母的死還涉及到皇權之爭?」

  沈清端早已不復初時知曉此消息時那般失態,如今不過冷笑兩聲, 說:「這倒是像極了陛下的作風。」

  狗屁的帝王深情, 不過是懷著幾分覬覦弟妻的陰暗心思罷了。

  沈清端一點也不信明偵帝當真愛戀他母妃。

  他倒更相信明偵帝來位不正而戕害胞弟這一說法。

  德陽縣主, 實是解了他心頭大惑。

  斂下心內滾燙的恨意後,沈清端平息了心緒,與蘇荷愫說:「德陽在南詔王廷里受了莫大的委屈, 雖不是我強逼著讓她去南詔和親。可到底……我想,來日定要想法子彌補德陽。」

  蘇荷愫聽後卻只是淡淡一笑。她如今的心境與當日剛成婚時又大不相同,不再嬌蠻到不分青紅皂白地吃醋。

  她也隱隱約約能猜到德陽縣主所受的委屈是何。同為女子, 她自然替德陽縣主抱屈。當下便說道:「普化寺到底清貧艱苦。若夫君來日謀得大業,且為縣主修個清庵。若她願意, 這清庵也可離京城近些。」

  沈清端一一應下, 夫妻二人便相擁著訴說對彼此的擔憂與情意,直至天色泛起隱約的曦光時,才堪堪入睡。

  睡了一個多時辰。

  沈清端便起身換上了廊坊知縣的官服, 由劉青領著去了前頭的官衙。

  蘇荷愫趕在午膳前醒了過來, 照例去將柔姐兒抱來教她幾個大字,吃過午膳後便與紅袖商議起了府里的規矩。

  如今一家人都住在一處, 可這知縣府著實也太小了些, 一家人住著多有不便,還是得早日另買新宅。

  陸讓偷來的銀票數額巨大,廊坊的宅子不比京城那般價高,是以蘇荷愫便替陸讓與蘇月雪買了一處宅子, 後來又為蘇景言和於嫣容再買了一處宅子。

  這兩處宅子離知縣府都不算遠, 若遇上什麼急事, 兩府間聯絡也便宜的很兒。

  而蘇山與陳氏則住在了知縣府里,蘇山替沈清端料理些繁瑣的官事,或是和林家家主對弈幾番,日子過的也算是鬆快。

  陳氏則更為忙碌些,既要管家理事,又要時不時地敲打那些對沈清端存著幾分心思的丫鬟。

  興許是廊坊這兒的風氣淳樸些,對於男歡女愛的事也放得開些,女子若心悅哪個男子,大大方方地表明自己心意的事也屬平常。

  是以有幾個膽大些的丫鬟們便總在沈清端出沒的地方擠眉弄眼,直把陳氏氣了個仰倒,吩咐蘇荷愫發賣了這些丫鬟。

  可蘇荷愫聽後卻只是莞爾一笑,說:「母親不必動氣,不過是些許小事罷了。」

  陳氏盯著蘇荷愫瞧了好半晌,那眸色里溢滿了震驚之色,仿佛下一秒就要翻騰而出一般,她問:「你可是我的愫兒?」

  蘇荷愫莫名地臉頰一紅,迎著陳氏疑惑的目光,柔聲說了她心中的想法:「那些丫鬟們也並非是真存了什麼壞心思,不過是自小耳融目染的便是『嫁個好男人』『當姨娘過好日子』這般的話語。她們沒有機會讀書習字,自然也會受累於淺窄的眼界,做出這樣的事來。」

  陳氏愣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消化了蘇荷愫話里的深意,便問:「你意如何?」

  蘇荷愫斂起了嘴角的笑意,將自己放在心間揣摩了許久的想法說了出來。

  眉目沉凝,語態真摯,一望盈眸中透出來些炙燙的火苗。

  她說:「我想在咱們府里辦個女學,先生便是康嬤嬤和我,學生則是這些丫鬟們。康嬤嬤教她們為人處世,我教她們讀書習字。母親覺得可好?」

  蘇荷愫說這話時頗有些怯生生的意味,前朝與本朝乃至先.zu開.元時都不曾辦過的女學,她卻想要試一試。

  這是她早就萌生的念頭,經了京城至廊坊的動盪,一路瞧著那餓殍遍地、卑弱不堪的女子境地,她心裡要辦女學的念頭愈發堅定。

  她固然知曉這等念頭離經叛道,也會被千夫所指、為士大夫們唾棄。

  可她偏偏就是要做。

  陳氏陷於久久震驚之中,眸色震爍得厲害,好半晌才擠出一句:「你可知世人會如何品評你?」

  蘇荷愫粲然一笑:「我只知辦女學能讓一些女子們明經義,懂理法。不再只單單囿於那一方內宅之中,綁在男人腰帶上過活。」

  陳氏默了良久,瞥見蘇荷愫眸中的真摯後,才說:「愫兒若想做,便放手去做。咱們家經了滔天的富貴,也落到了這等艱難的境地,再沒有什麼可怕的。」

  蘇荷愫心中湧起些暖流,似幼時般鑽入了陳氏懷中,萬分依戀地說:「這世上,還是母親最疼我。」

  「咳。」一道咳嗽聲打斷了陳氏與蘇荷愫之間的溫情時刻,二人回頭,卻見蘇山正捋著鬍鬚從遠處緩緩走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