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英語老師說完,同兩個外教走到一旁,將講台位置讓給了朱璇和陶詩悅。

  朱璇和陶詩悅溝通了幾分鐘,隨後朱璇說道:「徐寧,你全班作文寫得最好,你來負責中文劇本可以嗎?」

  徐寧嚴重偏科,數學150分的總分,她卻只能在100到110之間掙扎。

  與之相對的,語文卻長期保持無可撼動的霸主地位,作文回回被列印出來當範文,「傳諭」全年級。

  老莊作為語文老師,對這樣的學生又愛又恨,不知道多少回找徐寧談話,讓她多把心思放在瘸腿的科目上。甚至給她特權,在他語文課上,她不聽講做數學題都行。

  徐寧說:「就我一個人肯定不行啊。」

  「那你讓林清曉和夏漓幫你吧,就先想幾個大概的題材和方向,確定下來以後,到時候寫本子,需要什麼幫助我們再給你提供。」

  「然後是英文翻譯……」

  朱璇點了幾個七班英語好的學生,大家都答應下來。

  陶詩悅說:「翻譯這塊,二十班的話……」

  她目光轉向晏斯時,「晏斯時,到時候你可以幫忙嗎?」

  夏漓只覺得教室靜了一瞬。

  幾乎人人都聽說過晏斯時這個人,但跟他打過交道的人屈指可數。

  大家一致的印象里,都覺得他這人高冷難以接近。

  很難想像這樣的人,會願意參與校園活動。

  就在這安靜里,晏斯時聽不大出情緒地「嗯」了一聲。

  朱璇總結,「那劇本方面,就你們幾個人負責了。然後是服裝、音樂和舞美……」

  朱璇做事爽利,各項職能安排一項一項梳理得清清楚楚,還當場粗略地制訂了一個時間表。

  按時間表的規劃,留給徐寧確定題材和完成劇本的時間,加起來只有兩周。

  下課以後,徐寧立即拉著夏漓和林清曉開始討論。

  夏漓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全落在走廊前方不遠處晏斯時的身上。

  陶詩悅跟他並行,隔了喧喧人聲,聽不見他們在交談什麼。

  晚飯時間,徐寧讓夏漓和林清曉陪她去二十班教室討論選題方向。

  討論地點是陶詩悅定的,說二十班寬敞。

  林清曉跟陶詩悅不對付,跟徐寧說她都是為了她才忍辱負重,徐寧笑說等元旦晚會結束了一定請她吃飯,吃頓好的。

  夏漓先去了趟廣播台,等她匆匆趕到的時候,大家已經討論一會兒了。

  二十班教室里,四張課桌拼成了一張大桌,桌上擺滿了肯德基的小吃。

  她走過去為自己的晚到道了句歉。

  還剩最後一個空位,在晏斯時的斜對角,離他最遠。

  夏漓坐下,順勢瞥了晏斯時一眼。

  他今天沒穿著校服,上身是一件鴿子灰的連帽衛衣,那清灰似的顏色也襯他,整個人有種清清落落的少年氣。

  討論繼續。

  夏漓聽了會兒,徐寧的選題一共有三個方向。

  一個是《茶館》和《雷雨》這一類的,本來就是話劇,只用做翻譯,比較省事;

  一個是《威尼斯商人》或者《哈姆雷特》這種經典西方劇目,但這些本就是英文,英翻中再翻英似乎有些多此一舉;

  還有一個方向,就是原創。

  朱璇說:「徐寧你先說說你的想法?」

  「我比較傾向於第一個方向。」

  「原創來不及嗎?」

  「非要原創也不是不行。」

  大家紛紛發表看法,最後覺得改編《茶館》或是《雷雨》可能更穩妥。

  「那個……」夏漓出聲。

  大家齊齊朝她看去。

  夏漓說:「寧寧你有沒有考慮歷史改編劇這個方向?比如火燒赤壁、西安事變這些……算是半原創,發揮起來沒那麼難。」

  夏漓文綜三科最喜歡歷史,歷史單科成績也能排進班級前三。

  她也許別的不擅長,但記性還算不錯,給她一張白紙一支筆,能把歷史課本上一些重要年份和事件,基本不差地默寫下來。

  第一個想到歷史改編劇也算是慣性思維。

  徐寧似是受到啟發:「這個角度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便藉此討論起來。

  有個女生說:「我覺得火燒赤壁可以,是大家都挺喜聞樂見的題材。草船借箭、三顧茅廬也都可以。」

  徐寧將大家的想法都記了下來。

  夏漓這時候舉了一下手,「我可以說下我的想法嗎?」

  徐寧點點頭。

  「其實我覺得《西安事變》是不是更好一些?出場人物比較多,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之外,還可以拓展加入宋美齡、□□、宋子文這些角色……主要是,我想,假如再加一場學生遊行要求蔣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戲份的話,那所有同學都可以上場了。」

  這時,她覺察到實則一直有些游離在討論之外的晏斯時,忽朝她看了一眼。

  她頓時卡殼,磕巴了一下,才繼續說道:「……明年升高三,明年的元旦晚會老莊肯定不會再鬆口了,那時候大家要準備高考,可能也沒那個玩的心情。今年就最後一次能好好玩的機會,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參與進來。」

  朱璇猛點頭,「是的,要是變成就少數幾個人玩還挺沒意思的。徐寧你覺得呢?」

  「我是沒問題,就看翻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