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做好的鮮嫩豆腐,她始終都捨不得吃,那是她留給兒子的,家裡只有那個能拿的出手了。

  不知道等了多少天。

  這一天,老母親像往常一樣站在小路的盡頭,望著前方。

  就在這時,路的前方出現一頭高頭大馬,自己的兒子居然身穿官服,胸帶紅花,坐在馬的上頭。

  原來兒子居然高中了!

  母子二人相見相擁而泣。

  老母親餓得頭暈眼花,卻仍然拉著孩子的手,興沖沖的往家走去。

  「兒子,娘給你留了豆腐,我現在就做給你吃!」

  然而,當高興的老母親跑進屋裡,端出那些豆腐,卻發現原本白白嫩嫩的豆腐居然長滿了毛,根本吃不了了!

  老母親呆住了,然後嚎啕大哭起來,家裡就只剩這個了呀,她要拿什麼給自己的兒子吃呀?

  因為實在太餓,她居然給哭昏了過去。

  高中的兒子得知事情的原委,頓時豁然淚下,當即搭鍋點火,將母親專門留給自己的豆腐煮了。

  等到母親醒來的時候,便見兒子正大口大口的吃著豆腐。

  「不能吃,不能吃!」

  老母親慌張地爬起來,想阻止兒子。

  兒子卻一邊大口吃著,一邊流著眼淚:

  「娘,是孩兒不孝,孩兒回來晚了,這豆腐我一定要全部都吃完!就是您的一番心意呀!」

  老母親見阻止不了,便也伸手去搶那豆腐吃,想讓自己的兒子少吃一點。

  卻不知道怎麼回事,也許是這對母子的深厚感情感動了天地,這豆腐不僅不難吃,反而還很好吃,吃了豆腐母子二人不僅平安無事,而且日後平安順遂長命百歲。

  這種豆腐後世便稱為——慈母豆腐。

  ……

  京城近日慈母豆腐的故事流傳甚遠。

  一開始還只是民間流傳,後邊傳到了以說書為生的老先生耳中,說書先生們便將故事稍加潤色,搬上了台子,在各大酒樓,茶樓大講特講。

  那些酒樓貴客們聽得淚流滿面,掩面而泣。

  有人便問道,「這慈母豆腐是真的嗎?」

  說書先生點頭,「自然是真的。」

  「那在哪裡可以吃到這個慈母豆腐?」

  問到這個問題,說書先生就不吭聲了,他要是真的說了「這慈母豆腐就在鹿鳴巷!」恐怕以後都別想進這個酒樓說書了——

  他是有職業道德的,不可能吃著東家的飯,又瞅著西家的鍋。

  但這也不礙事,大家稍微一打聽,便知道京城就有人在賣慈母豆腐。

  啊?這個賣自磨豆腐的地點便是鹿鳴!

  大家便有些猶豫了,鹿鳴巷現在是個禁地,人家官家的人都不去,他們這些做小生意的掙了幾個錢的,哪還敢去?

  萬一官家一生氣,給他們穿雙小鞋子,恐怕就斷了財路了。

  而官吏間也知道這個故事,對這慈母豆腐頗有好奇。

  可他們也不敢行動。

  鹿鳴巷可是得罪了丞相,他們也擔心以後丞相看自己不順眼。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慈母豆腐的故事越傳越遠,每日都有人專門去鹿鳴巷吃慈母豆腐。

  因為這裡頭平民老百姓多了,大家便也不害怕了,進來轉一轉,看到有人進鋪子,他們也跟著進鋪子去看看。

  這才發現,這金碧輝煌一樣的巷子,賣的東西也不是那麼貴得離譜,也有他們買得起的。

  如此一來,鹿鳴巷的生意竟神奇的起來了。

  可鹿鳴居和淑女閣始終都是冷清的,檔次太高,平民老百姓就算進去了也要退出來。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隨著慈母豆腐的故事越傳越廣,突然有一日就冒出來這麼一個聲音:沒有吃過慈母豆腐的人都是不孝的!

  古人多單純呀,又是在這個孝道為重的時代,不孝那可了不得,是大罪。

  官吏們都坐不住了,不孝的人有什麼資格當官?民間百姓都開始在背後戳他們脊梁骨了!

  於是乎,就有官家的家眷偷偷摸摸的跑去鹿鳴巷買慈母豆腐。

  要說這慈母豆腐究竟有多好吃,能讓人這樣戀戀不捨?

  倒也不是,好吃是好吃的,但沒有好吃到讓人神魂顛倒的地步

  主要是故事說的好,在情緒的加持下,這豆腐的味道變得格外珍貴,格外好吃。

  吃了一次便還想吃二次。

  那些有權有勢家的公子哥們便管不上家裡頭那些搞不清楚的彎彎繞繞,直接就往鹿鳴象跑。

  跑一趟鹿鳴巷,吃了慈母豆腐,又發現這裡何止是慈母豆腐好吃,那鹿鳴居的食物更好吃。

  有人花五兩銀子點了鹿鳴巷的頭牌菜品,鳳凰台,說是鳳凰,其實就是一隻雞。

  但這雞可了不得,味道前所未有的好,吃完之後念念不忘。

  除了這個,人家的茶水那是真好喝呀!

  除了茶水,人家的水果也是真好吃呀!

  第494章 那一位來了

  這鹿鳴巷的名聲便傳了出去。

  生意越來越火爆,去的有錢人越來越多。

  其他人一看,都這麼多人去了,好像也不差自己一個。

  便也去了。

  去了之後回來便對家人大肆誇讚,這鹿鳴巷確實是不一般,有他過人之處。

  傳著傳著,便有更多的人心痒痒,畢竟得不到的就是美好,就是神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