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9章 欺負人

  趕棉去籽和彈棉都是費時的慢活,王小五還有鋪子的事情要操心,江承雪就讓他忙去了。

  她自己在盧大娘家待了半日,看看基本的趕棉彈棉過程。

  盧家靠織布為生,男人趕棉彈棉,女人紡紗織布。

  盧大娘紡紗織布的本事是祖傳的,做得又好又快,每天能織布一丈,除開這幾年老天不開眼,往年日子都過得不錯。

  到中午,江承雪就餓了,便將棉花放在盧家讓她們加工,明天她再過來。

  後邊一連幾日都在挑選紡織娘,每天耳朵裡面都是哐當哐當的聲音,晚上睡覺耳朵里還是哐當哐當的。

  最終挑出二十五個紡織娘,每家給發一袋子棉花,不過要放一兩銀子在周家做押金,等到棉布紡好,一米的工錢是二十文。

  一袋棉花的重量是20公斤,紡織成布,大約重十五六公斤,差不多可以紡織十匹布的樣子。

  一匹布按十米長計算,就是能夠紡織出100米,可以拿到二兩銀子的工錢。

  按照盧大娘的速度要至少紡織一個月之久,速度慢一點的就要更久了。

  這收入是很可觀的,對女人來說,大部分都是在家裡相夫教子,偶爾做點幫工也能是補貼家用,有點收入便是極好的。

  當然,像盧大娘家這樣以紡織為生的就不一樣了,一家子都在做這個事情,每個月賺到的銀子,足夠支撐他們過一個很好的生活。

  其他女人也非常高興,雖然不能整日把時間花在紡布上,但空閒的時候做一做,掙點銀錢還是成就感滿滿的。

  最困難的就是要把一兩銀子壓在周家,一兩銀子可太多了,有些家庭自家湊不足,還要問別人借上一些來湊。

  不過,大家把這一兩銀子交到周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放心的。

  周家如此大的家業,還缺他們這一兩銀子?

  這麼好的機會,她們就是借著錢也不能放過,連一向看不上女人幫工補貼家用的男人,這一次都全力支持自家媳婦。

  事情都交代出去,江承雪樂得清閒,整天就在空間裡倒騰。

  這天去藤條匠家裡看他們編織出來多少筐子,老師傅果然很上心,江承雪那天來過之後,一家老小都忙活起來了,這短短几天就已經有好幾十個筐子編好了。

  便付了工錢,裝車隨她拉到新租的那宅子裡面去。

  這宅子離桂花巷有些遠,周圍也清淨。屋子裡和院子裡都是空空蕩蕩的。

  不過之前發放給那些紡織娘的棉花也都是從這宅子裡取走的。

  跟隨周家久了,大家已經見怪不驚,覺得很是正常。

  將筐子卸下來放在院子裡,大妞問道:「放在這裡就不管了嗎?這些筐子子是要裝什麼的?」

  「要拿去京城用的,能裝的東西可就太多了。這筐子可以摞起來,一點也不占地方,很實用。」

  「江娘子說的是,以前我們家的筐子都做成圓的,自從你指點過後,就做方的做的多了,就算是拿到集市上去賣也好賣得很,順著牆邊一放,邊邊角角都不浪費。」

  老師傅的兒子急忙稱讚。

  連他們自己家現在裝東西也喜歡用這方筐子裝,一層一層的,該放什麼就放什麼,不像以前,什麼東西都往一個大筐子裡放,找都找不到。

  送走了藤條匠家的人,江承雪讓大妞在外頭等她一下,她將院門從裡面一關,花了幾分鐘時間把框子全都放進空間裡去。

  剛一打開院門,大妞就想往裡面看,被江承雪攔住了。

  「江娘子,你剛才在做什麼呀?我聽著你好像在移動筐子,你怎麼不叫我幫忙呢?」

  「不是什麼累活,我就是把框子擺整齊,重新點了下數罷了。走吧,回去了。」

  說完,便將院門重新鎖了起來。

  剛走上主街,就看到杜狗子撒腿往這邊跑。

  「江娘子,江娘子!」

  「杜狗子,怎麼了?」江承雪嚇一跳,杜狗子這滿頭大汗的,這是出了啥大事了?

  「京城的二爺來信了,你快跟我到肖府去一趟吧!」

  江承雪微微蹙眉,跟著杜狗子便走。

  路上簡單了解了一下,京城鹿兒頸罷工了,上百個趕工的匠人天天呆在鋪子裡面不做工,要求先給錢再幹活。

  肖應棠出面也沒能改變這種局面。

  也不知道這些人從哪裡聽說東家去打仗了,家裡就留了女人孩子,他們擔心活做了錢拿不上,所以非要先拿錢後做活。

  到了肖府,兩位老人家和從桂花巷趕回來的肖太妃都在為這事著急。

  京城那些人明擺著就是欺負家裡現在沒有男人。

  那些鋪子眼看著就要完工了,就那樣擺著可不行呀。

  肖太妃將肖應棠的書信交到江承雪手中,急道:「雪兒,若是先付錢,這得多少銀子呀?我們手頭夠嗎?」

  江承雪掃了掃書信,裡面的內容和杜狗子講給她的一致。

  「娘,二舅幫我們找到女大夫了呢。」

  江承雪笑道,把焦急的幾個人弄的都是一愣。

  那信上是提了一嘴說是找到從宮中離職,在京城定居的兩個女大夫。

  可現在這一點也不要緊呀!

  江承雪慢吞吞的把信折起來,慢悠悠道:「外祖父,外祖母,娘,我這就準備去京城一趟,桂花巷那邊麻煩你們多照應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