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往隔壁撒了些穀子,江承雪已經在擔心那五隻雞會不會渴死了。

  空間菜地裡面該收的蔬菜種子都收起來,種子細小如芝麻的都用紙包起來,比如白菜小白菜蘿蔔大蔥小蔥香菜的種子。

  大些的種子就拿罐子碗裝起來。地里生薑蒜頭全部扒出來。

  有了這些種子的加入,木屋變得更加熱鬧。

  昨天才灑下的豆角今天又掛果了,因為沒有搭支架,鋪了一地。

  江承雪摘了好久也沒摘完,累得腰都酸了。

  一筐子新鮮豆角也擱在木屋裡面。地里剩下的晚些去摘,留種。

  她心情始終不太好,有點蔫蔫的。

  將曬乾的野菜搗了一海碗,也沒有搗得太細碎,就直接端出空間倒進高粱面袋子裡面,充分攪拌了一下。反正家裡人都知道這高粱面的老闆往裡面添葉子,她就擺爛偷懶,叫家人看到了碎葉子也沒事。

  水缸里加了兩桶水。趁著還能動彈,幫家裡人把水多囤點。

  日上三竿,買糧的買水的都回來了,早上的任務是完成了。江承雪就磨著楊氏說要出門。

  楊氏氣得在她大腿上輕輕擰了一爪子,嚷道:「你是屬猴的嗎,真是一天也待不住,大街上有啥好的,你就這麼大精神頭往街上跑?」

  江承雪捏著婆婆的肩頭笑著哄道:「娘,我不是快要生了嗎,生了以後是不是要坐月子?坐月子一坐就是……嗯,那麼久,我得趁著現在趕緊上街轉轉,以後要憋死我呢!」

  「呸呸呸,少說死不死的話,不吉利,以後只能說好的!真是的,阿通,你沒事就跟你嫂子去轉轉吧,別轉久了,看著點日頭。」

  周通早就在旁邊打轉,娘和二姐要做衣裳,就他一個人閒著,娘肯定不會叫嫂子一人上街,這活當然要落在自己頭上。

  他心裡可樂著呢!

  「哎,娘,我保證把嫂子看緊了,不會叫她有一點點事情。」

  楊氏滿意地點點頭,「去吧,拎個籃子跟著,我瞧著你嫂子還得買東西回來。」

  江承雪捂嘴一笑,婆婆都這樣說了,她不買點東西回來豈不是對不起大家的期待?

  時間不多,江承雪直接帶著周通去了藥鋪。

  「嫂子,我們來藥鋪幹嘛?」周通一看要進藥鋪就緊張。

  「沒事,我找這裡的大夫給我把把脈,看看孩子好不好。」

  周通哦了一聲,覺得也正常。

  「阿通,你去附近看看有沒有賣糖的,等會兒我們去買點回家。別跑遠了,周圍轉轉就行,沒有就算了。我這邊很快就好。」

  說著,就從袖子摸出一把銅錢塞給小叔子。

  周通眼睛發光,嘴角都要咧到耳根。

  「那嫂子你把完脈就在藥鋪等我,我馬上就回來。」

  說完一邁腿就跑了。

  江承雪這才踏進藥鋪,立即受到夥計的熱情歡迎,直接把她往後院領。

  「我們掌柜的在後面等半天了,剛才還來轉了一圈。」

  夥計不知道掌柜的和這小娘子之間有什麼交情,但是掌柜的看重的人,他肯定要當貴貴客對待。

  她在後院一露面,朱掌柜立即就小跑著迎來。

  「小娘子快請,茶已經燒好了,就等你來了。三丫,上茶!」

  茶還沒上,朱掌柜先把契書拿了出來:「小娘子,老夫想好了,就按你說的辦,我已經把契書寫好了,你看看?」

  江承雪接了契書,看得很吃力,這文字她倒並不陌生,跟歷史上的文字差不多,但後世文字簡化,再來看這些繁體字就不能一目十行,得一個字一個字盯著看。

  她看了一遍,朱掌柜將她昨天所說都寫在契書里,言語精煉,但還不夠。

  就又從自己袖子裡面掏出自己昨天擬寫的契書遞給朱掌柜。

  朱掌柜急忙雙手接過打開看了一眼,這一份不是毛筆所寫,用的炭筆,紙面看著有點髒,他想,這女子雖然聰慧,但商賈人家的還是比不上書香門第的孩子,瞧這一篇,什麼鬼畫符啊!

  朱掌柜也看得十分費力,江承雪的書法不算太好,但也過得去,可那只限鉛筆鋼筆原子筆碳素筆,這年代,雖有炭筆,卻十分抽象,這一篇寫下來,雖然比毛筆的狗爬好點,但也夠難看的。

  加上她很多繁體字不會寫,用的簡化字,在朱掌柜這裡就是錯字,缺胳膊少腿的,滿篇白話,還問了好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兩遍看下來,朱掌柜神情凝重的放下紙張。

  ……

  解釋時間:

  女主因為從小缺少教導的原因,的確缺乏一些生活技能,針線活她就不咋會。

  她不聰明絕頂但絕對不笨。

  城外賣雞蛋被人罵慘了,作者的鍋,作者只說她思考了,但沒有寫她怎麼思考的。

  為什麼不在城門貼尋人告示?古時候沒有義務教育,能上學認字的鳳毛麟角,貼告示錯過的風險太大。

  為什麼要冒險在難民堆賣雞蛋?賣雞蛋是假找人是真,空間裡多的是雞蛋,她根本不在乎,但是錯過了親人,她們面臨的險境更大,自己要生產丈夫是孩子,咋辦?

  還是為什麼要賣雞蛋?賣雞蛋加吆喝,能夠加深難民的印象,找男女主的人不一定就沒有到景州,也許越過了景州,難民繼續前行有可能會遇到。

  此外,女主也並非沒有考慮安全問題,她問過受了自己恩惠的官差知道他們一直在城門巡邏,並且出城門後她選擇的是靠近城門的地方,城門口有士兵,並且積極和官差打好關係。民怕官,自古至今沒變,且城外難民並沒到絕境都有糧食和水,還不敢和官差衝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