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蕭和宜為她整肅衣冠,站在家門前,鄭重地看著丈夫攜女兒遠去。
只是她剛回身打算進府,便有懿旨來到,宣她進宮。
皇后要見她。
蕭和宜不知該懷著怎樣的心情去見皇后,畢竟放了他們一家的是她和皇帝,可是叫程渺渺未婚先孕的,也是她和皇帝的兒子。
思來想去,總歸錯的是她,她挑了一套最素的誥命霞帔,去到了陽景宮。
陽景宮裡皇后正帶著公主吃茶,見她來了也不客套,直接叫尺素給她看了一道聖旨。
「……淑妃戴氏,故意散播禍亂朝堂之謠言,即日起幽閉木蘭殿,無詔,再不許出;秦國公府一等誥命夫人姜氏,故意散播禍亂朝堂之謠言,掌嘴三十,板二十,幽閉家中佛堂,十年不得出。」
她將聖旨默念完,驚愕地看向皇后。
秦朝朝抬首:「那件事,是她們說出去的,這是她們該有的懲罰。」
蕭和宜攥緊手中的聖旨,似乎明白了,卻又似乎沒明白。
皇帝頒的這道聖旨,看似是在護著程渺渺,但實則,更大可能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兒子,他們不容許太子尚未成親,就有這樣的污點。
「你別緊張,渺渺是好孩子,本宮喜歡。」秦朝朝叫人帶她坐下,和善道,「從前本宮便想,這孩子年紀剛好,等她再長大些,便把珊珊許給她,現在好了,這民間話本女駙馬是做不成了,但是幸好,本宮還有個年歲也差不多的兒子。你瞧瞧,如果本宮說,要她嫁進宮來做太子妃,你意下如何?」
其實蕭和宜不大願意,皇宮自古以來就是個是非地,她不想女兒剛出險境,又入困局,還是個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去的困局。
可是她懷了太子的孩子,帝後全都已經知道了。
她尚未坐穩的身子又站了起來,誠惶誠恐:「臣婦全聽陛下與娘娘的安排。」
秦朝朝喜歡她識時務的態度:「那便好,別緊張,坐下說話。」
「只是……」蕭和宜不敢坐,站著又道,「渺渺如今還在上朝,若要她做太子妃,那朝臣們不會有意見嗎?」
畢竟女主竊國的故事,誰都聽過。
秦朝朝頓了一下,知道她擔心自己的女兒也是情理之中,便趕走了江珊珊以及殿內其他的人,只留下她面對面,道:「你自己的女兒,本宮不知道你了不了解,她要入仕的決心,比本宮見過的所有人都要強烈,但凡本宮和陛下勸下了她,都不會叫她今日站在那長明殿上,畢竟,她當真是一位太子妃的好人選。」
「本宮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等太子回朝,陛下為他們賜婚的時候,朝堂上必定又會掀起一波腥風血雨,但是這場風雨,你的女兒,已經在陛下面前用血誓抵擋了下來。」
「血誓?」蕭和宜覺得自己有點頭暈。
「她在陛下面前立了血誓,此生效忠大啟,效忠萬民,將來太子薨,她殉葬。」
蕭和宜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家裡的,等她輕飄飄的意識回過神來的時候,程渺渺和程懷勉已經站在她的滿前,雙雙樂呵呵的。
她眼裡淚珠打轉,滿腔的疑問卡在喉嚨里,說不出。
她想問,你當真就一定要做官嗎?所謂為民為國,就真的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嗎?你知不知道,家裡父母很擔心你,好不容易恢復女兒身,只想你好好過一個姑娘家該過的日子,你為何,就非得去趟朝堂的渾水呢?
「母親,母親在想什麼?」程渺渺神采飛揚,在蕭和宜面前彎腰,「聽說皇后娘娘今日召您進宮了,是有何重要的事嗎?」
蕭和宜噙著笑意,抹去眼角淚花:「沒什麼,就是召我過去,誇了誇你。」
程渺渺越發彎了眉眼,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怪不得母親出神,怕是還沒聽過有人誇我做姑娘做得好吧?」
「不害臊,她夸的是你學問做得好,才教了三皇子幾日,老博士們都誇他有長進了呢。」蕭和宜點點她的鼻子,笑盈盈地起身,招呼他們父女倆去用飯。
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
半年後
蕭定琅抱著女兒從外頭回來,蕭玉殊的手中握了四串糖葫蘆,進了廳堂,女使過來將父女身上的厚大氅都解下,撣去飛雪,掛在一旁的架子上。
「今日外頭雪下的真大,似鵝毛飛起,柳絮春生。」蕭定琅笑著放下蕭玉殊,由她抱著糖葫蘆,跌跌撞撞地走著。
統共四串糖葫蘆,一串給爹爹,一串給娘親,一串給自己,還有一串,給小表姑。
「多謝小阿殊。」程渺渺眉歡眼笑,和她貼了貼臉,她便張著肉嘟嘟的小手,想要程渺渺抱她。
「對不起小阿殊,姑姑最近身子不方便,不能抱你。」冬日嚴寒,程渺渺穿的厚實,隔著一層層衣裳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得越發柔和。
蕭玉殊歪著腦袋,不能理解。
盧九枝上來摸摸她細軟的髮絲:「是啊,阿殊,小姑姑肚子不舒服,阿殊想要抱,那就娘親來抱好不好?」
說著她便將她抱了起來,走了兩步。
蕭玉殊回過頭來眼巴巴看著程渺渺:「小姑姑,哪裡不舒服,阿殊給你揉揉……」
程渺渺笑如春風:「這個阿殊還真不會揉,不過沒事的,阿殊的心意小姑姑已經知道了,等再過幾月,再過幾月小姑姑就來抱你,好嗎?」
只是她剛回身打算進府,便有懿旨來到,宣她進宮。
皇后要見她。
蕭和宜不知該懷著怎樣的心情去見皇后,畢竟放了他們一家的是她和皇帝,可是叫程渺渺未婚先孕的,也是她和皇帝的兒子。
思來想去,總歸錯的是她,她挑了一套最素的誥命霞帔,去到了陽景宮。
陽景宮裡皇后正帶著公主吃茶,見她來了也不客套,直接叫尺素給她看了一道聖旨。
「……淑妃戴氏,故意散播禍亂朝堂之謠言,即日起幽閉木蘭殿,無詔,再不許出;秦國公府一等誥命夫人姜氏,故意散播禍亂朝堂之謠言,掌嘴三十,板二十,幽閉家中佛堂,十年不得出。」
她將聖旨默念完,驚愕地看向皇后。
秦朝朝抬首:「那件事,是她們說出去的,這是她們該有的懲罰。」
蕭和宜攥緊手中的聖旨,似乎明白了,卻又似乎沒明白。
皇帝頒的這道聖旨,看似是在護著程渺渺,但實則,更大可能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兒子,他們不容許太子尚未成親,就有這樣的污點。
「你別緊張,渺渺是好孩子,本宮喜歡。」秦朝朝叫人帶她坐下,和善道,「從前本宮便想,這孩子年紀剛好,等她再長大些,便把珊珊許給她,現在好了,這民間話本女駙馬是做不成了,但是幸好,本宮還有個年歲也差不多的兒子。你瞧瞧,如果本宮說,要她嫁進宮來做太子妃,你意下如何?」
其實蕭和宜不大願意,皇宮自古以來就是個是非地,她不想女兒剛出險境,又入困局,還是個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去的困局。
可是她懷了太子的孩子,帝後全都已經知道了。
她尚未坐穩的身子又站了起來,誠惶誠恐:「臣婦全聽陛下與娘娘的安排。」
秦朝朝喜歡她識時務的態度:「那便好,別緊張,坐下說話。」
「只是……」蕭和宜不敢坐,站著又道,「渺渺如今還在上朝,若要她做太子妃,那朝臣們不會有意見嗎?」
畢竟女主竊國的故事,誰都聽過。
秦朝朝頓了一下,知道她擔心自己的女兒也是情理之中,便趕走了江珊珊以及殿內其他的人,只留下她面對面,道:「你自己的女兒,本宮不知道你了不了解,她要入仕的決心,比本宮見過的所有人都要強烈,但凡本宮和陛下勸下了她,都不會叫她今日站在那長明殿上,畢竟,她當真是一位太子妃的好人選。」
「本宮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等太子回朝,陛下為他們賜婚的時候,朝堂上必定又會掀起一波腥風血雨,但是這場風雨,你的女兒,已經在陛下面前用血誓抵擋了下來。」
「血誓?」蕭和宜覺得自己有點頭暈。
「她在陛下面前立了血誓,此生效忠大啟,效忠萬民,將來太子薨,她殉葬。」
蕭和宜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家裡的,等她輕飄飄的意識回過神來的時候,程渺渺和程懷勉已經站在她的滿前,雙雙樂呵呵的。
她眼裡淚珠打轉,滿腔的疑問卡在喉嚨里,說不出。
她想問,你當真就一定要做官嗎?所謂為民為國,就真的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嗎?你知不知道,家裡父母很擔心你,好不容易恢復女兒身,只想你好好過一個姑娘家該過的日子,你為何,就非得去趟朝堂的渾水呢?
「母親,母親在想什麼?」程渺渺神采飛揚,在蕭和宜面前彎腰,「聽說皇后娘娘今日召您進宮了,是有何重要的事嗎?」
蕭和宜噙著笑意,抹去眼角淚花:「沒什麼,就是召我過去,誇了誇你。」
程渺渺越發彎了眉眼,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怪不得母親出神,怕是還沒聽過有人誇我做姑娘做得好吧?」
「不害臊,她夸的是你學問做得好,才教了三皇子幾日,老博士們都誇他有長進了呢。」蕭和宜點點她的鼻子,笑盈盈地起身,招呼他們父女倆去用飯。
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
半年後
蕭定琅抱著女兒從外頭回來,蕭玉殊的手中握了四串糖葫蘆,進了廳堂,女使過來將父女身上的厚大氅都解下,撣去飛雪,掛在一旁的架子上。
「今日外頭雪下的真大,似鵝毛飛起,柳絮春生。」蕭定琅笑著放下蕭玉殊,由她抱著糖葫蘆,跌跌撞撞地走著。
統共四串糖葫蘆,一串給爹爹,一串給娘親,一串給自己,還有一串,給小表姑。
「多謝小阿殊。」程渺渺眉歡眼笑,和她貼了貼臉,她便張著肉嘟嘟的小手,想要程渺渺抱她。
「對不起小阿殊,姑姑最近身子不方便,不能抱你。」冬日嚴寒,程渺渺穿的厚實,隔著一層層衣裳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得越發柔和。
蕭玉殊歪著腦袋,不能理解。
盧九枝上來摸摸她細軟的髮絲:「是啊,阿殊,小姑姑肚子不舒服,阿殊想要抱,那就娘親來抱好不好?」
說著她便將她抱了起來,走了兩步。
蕭玉殊回過頭來眼巴巴看著程渺渺:「小姑姑,哪裡不舒服,阿殊給你揉揉……」
程渺渺笑如春風:「這個阿殊還真不會揉,不過沒事的,阿殊的心意小姑姑已經知道了,等再過幾月,再過幾月小姑姑就來抱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