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只要給班導打電話確認,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急於探尋真相的藤澤千穗以突發要事為由匆忙告辭,疾奔回家找小學紀念冊,上面記有班級所有成員的聯繫方式。
她氣喘吁吁地開門,衝上二樓的書房,聽見大動靜的藤澤紀之轉頭張望:「小千穗,今天的研究會提前結束了?」
「……恩。」
藤澤紀之的書桌上正鋪滿圍棋周刊及相關雜誌,全數翻到刊載她的報導,新初段聯賽、新入段授予證書儀式、女流名人賽預選、大手合棋賽結果……滿溢讚美之詞的採訪、不偏不倚的評價、或僅僅提及的隻言片語全數圈出來,邊上放著剪刀與空□□裝本,看來是要做成剪報。
藤澤千穗微微顫抖,終究沒說出話來。
「樓下客廳放著客人捎來的特產,你要嘗嗎?」藤澤紀之溫和地問,見她愣愣點頭,起身去取。
明明有諸多疑問,從不追問,背後默默支持,尊重、理解她的意見與做法,情緒起伏第一時間用她愛好的事物關心、轉移注意力。藤澤千穗忽然覺得真相如何並不重要,知道與否並不影響現狀,一切都不會改變這份無言的溫柔。
作者有話要說:
8/8捉蟲。
第60章 第60局
藤澤千穗默默倚在窗邊品嘗著客人帶來關西風味的櫻葉糕,細細享用清淡的櫻花香和甜而不膩的豆沙味。這種源於江戶時期的糕點極具春季氣息及招牌,搭配窗外無法名狀的絢麗晚霞,放下重石的她嫻靜地享受平和的日常。
思維跳躍的她問:「下圍棋,怎樣才算得上傳奇?」
若讓她來評點,平安時代的天才棋士,超越時空的修行者,直至現世提及歷代最強的棋士從未旁落的本因坊,千年如一日熱枕不熄、甚至視圍棋為生命的存在,藤原佐為必為其一。
她本是單純有感而發,沒想從一知半解的外行人得到不偏不倚的公正答案,正如百人百感,千人千面,萬人萬般思緒。推測或許是留下千古流芳的名局、熠熠閃光的戰績或世人皆知的軼事,沒料到藤澤紀之答:「十番棋。」
牛頭不對馬嘴,藤澤千穗疑惑。
「這種雙方皆為頂尖棋士、將榮譽及性命都投入其中的爭棋,恐怕難見。個人拙見,若再現,必為傳奇。」藤澤紀之一面細心剪報,一面漫不經心地解釋。
原來如此,倒有一番道理。
十番棋是爭棋的一種形式,在日本源於幕府時期圍棋四大家族爭奪榮譽,採取升降制,十九世紀末廣泛流行。兩位棋士下十局棋,先勝六局者獲勝,如武士真刀實劍對壘,一棲兩雄,必有一傷,極為殘酷。自擂爭十番棋後大約半個世紀,再未出現該棋賽形式。
如要重開,必然需要兩位平分秋色、互相認可的對手,且對弈雙方擁有不惜奉獻一生的思想準備。藤澤千穗越深思,越發覺得似乎是為兩位老師量身定製的賽制。不過到底是她一個人的想法,棋賽勝出的獎懲或兩者意願,一切未知。
*
進藤光果真如他所言,在五月份院生序列擠進一組前十六名,斬獲若獅子戰的出席資格。名次雖低,卻不是剛好壓線,證明付出確有回報。自上次與藤澤千穗一戰,越發活躍於網絡圍棋,潛心向藤原佐為學棋,面對院生研修日的對弈練習更費心力,取長補短。
第九屆若獅子戰,按慣例定在除院生研修日之外的周六舉行。
第一回 合是十六名院生與十六名年輕棋手對戰,采互先方式,院生全數執黑。賽程表已分到各位參賽棋士手上,安排極為巧合。藤澤千穗看過,若進藤光第一回合能拿下村上三段獲得白星,將和塔矢亮在第二回合碰頭。而她,要到半決賽才能與兩人中的勝出者會師。第一回合的對弈者同樣不陌生,是外來預選曾打過照面的奈瀨明日美,院生中為數不多棋力尚可的堅韌少女。
若獅子戰第一日,上、下午分別是兩個回合棋賽。院生師範點名後,進藤光姍姍來遲,看向即將對戰的職業棋手,完全不像塔矢門下常見的緒方精次與蘆原弘幸等人著西服,多是休閒的春裝,開口問道:「他們是職業棋手嗎?一點也不像呀。」
「參加若獅子戰的棋手比較年輕,很少有人穿西裝。」伊角慎一郎解惑。
兩人之間的對話恰好讓剛到場的藤澤千穗聽見了。升學以來,她身量漸長,可整體變化不大,依舊偏好清新休閒的針織衫搭配百褶格裙,看著與小學時期差別不多,裝作嗔怪:「光君?」
「千穗!」
進藤光幾次見過塔矢亮穿正裝到棋院的匆忙身影,一時間忘記了其間仿若異類的藤澤千穗。個人喜好不容置喙,好在彼此相熟,對方生氣的次數屈指可數,容易分辨出是開玩笑。
藤澤千穗與進藤光的關係非同一般。
兩人閒聊起漫畫的熟稔態度,和谷義高再一次認識到小學同學或許不足形容概括,戰友之名絕非虛言。比起一直敵視的塔矢亮,看相處自然的進藤光和網絡棋友藤澤千穗要順眼得多。
伊角慎一郎則知曉更多,愛好挖掘八卦的櫻野千惠子上回見女流名人預選賽,自個有不在棋局間用食習慣的塔矢亮幫她帶便當,更加篤定兩者關係非比尋常。
塔矢亮稍稍落後,向藤澤千穗點頭示意,直接穿過院生往聚集著年輕棋士的另一頭走去。明明研究會上針鋒相投,明明前些日子在圍棋會所排秀策的譜,明明揣著對今日對弈十分期待的心情,彆扭得連招呼都不打一聲。藤澤千穗莞爾一笑。
她氣喘吁吁地開門,衝上二樓的書房,聽見大動靜的藤澤紀之轉頭張望:「小千穗,今天的研究會提前結束了?」
「……恩。」
藤澤紀之的書桌上正鋪滿圍棋周刊及相關雜誌,全數翻到刊載她的報導,新初段聯賽、新入段授予證書儀式、女流名人賽預選、大手合棋賽結果……滿溢讚美之詞的採訪、不偏不倚的評價、或僅僅提及的隻言片語全數圈出來,邊上放著剪刀與空□□裝本,看來是要做成剪報。
藤澤千穗微微顫抖,終究沒說出話來。
「樓下客廳放著客人捎來的特產,你要嘗嗎?」藤澤紀之溫和地問,見她愣愣點頭,起身去取。
明明有諸多疑問,從不追問,背後默默支持,尊重、理解她的意見與做法,情緒起伏第一時間用她愛好的事物關心、轉移注意力。藤澤千穗忽然覺得真相如何並不重要,知道與否並不影響現狀,一切都不會改變這份無言的溫柔。
作者有話要說:
8/8捉蟲。
第60章 第60局
藤澤千穗默默倚在窗邊品嘗著客人帶來關西風味的櫻葉糕,細細享用清淡的櫻花香和甜而不膩的豆沙味。這種源於江戶時期的糕點極具春季氣息及招牌,搭配窗外無法名狀的絢麗晚霞,放下重石的她嫻靜地享受平和的日常。
思維跳躍的她問:「下圍棋,怎樣才算得上傳奇?」
若讓她來評點,平安時代的天才棋士,超越時空的修行者,直至現世提及歷代最強的棋士從未旁落的本因坊,千年如一日熱枕不熄、甚至視圍棋為生命的存在,藤原佐為必為其一。
她本是單純有感而發,沒想從一知半解的外行人得到不偏不倚的公正答案,正如百人百感,千人千面,萬人萬般思緒。推測或許是留下千古流芳的名局、熠熠閃光的戰績或世人皆知的軼事,沒料到藤澤紀之答:「十番棋。」
牛頭不對馬嘴,藤澤千穗疑惑。
「這種雙方皆為頂尖棋士、將榮譽及性命都投入其中的爭棋,恐怕難見。個人拙見,若再現,必為傳奇。」藤澤紀之一面細心剪報,一面漫不經心地解釋。
原來如此,倒有一番道理。
十番棋是爭棋的一種形式,在日本源於幕府時期圍棋四大家族爭奪榮譽,採取升降制,十九世紀末廣泛流行。兩位棋士下十局棋,先勝六局者獲勝,如武士真刀實劍對壘,一棲兩雄,必有一傷,極為殘酷。自擂爭十番棋後大約半個世紀,再未出現該棋賽形式。
如要重開,必然需要兩位平分秋色、互相認可的對手,且對弈雙方擁有不惜奉獻一生的思想準備。藤澤千穗越深思,越發覺得似乎是為兩位老師量身定製的賽制。不過到底是她一個人的想法,棋賽勝出的獎懲或兩者意願,一切未知。
*
進藤光果真如他所言,在五月份院生序列擠進一組前十六名,斬獲若獅子戰的出席資格。名次雖低,卻不是剛好壓線,證明付出確有回報。自上次與藤澤千穗一戰,越發活躍於網絡圍棋,潛心向藤原佐為學棋,面對院生研修日的對弈練習更費心力,取長補短。
第九屆若獅子戰,按慣例定在除院生研修日之外的周六舉行。
第一回 合是十六名院生與十六名年輕棋手對戰,采互先方式,院生全數執黑。賽程表已分到各位參賽棋士手上,安排極為巧合。藤澤千穗看過,若進藤光第一回合能拿下村上三段獲得白星,將和塔矢亮在第二回合碰頭。而她,要到半決賽才能與兩人中的勝出者會師。第一回合的對弈者同樣不陌生,是外來預選曾打過照面的奈瀨明日美,院生中為數不多棋力尚可的堅韌少女。
若獅子戰第一日,上、下午分別是兩個回合棋賽。院生師範點名後,進藤光姍姍來遲,看向即將對戰的職業棋手,完全不像塔矢門下常見的緒方精次與蘆原弘幸等人著西服,多是休閒的春裝,開口問道:「他們是職業棋手嗎?一點也不像呀。」
「參加若獅子戰的棋手比較年輕,很少有人穿西裝。」伊角慎一郎解惑。
兩人之間的對話恰好讓剛到場的藤澤千穗聽見了。升學以來,她身量漸長,可整體變化不大,依舊偏好清新休閒的針織衫搭配百褶格裙,看著與小學時期差別不多,裝作嗔怪:「光君?」
「千穗!」
進藤光幾次見過塔矢亮穿正裝到棋院的匆忙身影,一時間忘記了其間仿若異類的藤澤千穗。個人喜好不容置喙,好在彼此相熟,對方生氣的次數屈指可數,容易分辨出是開玩笑。
藤澤千穗與進藤光的關係非同一般。
兩人閒聊起漫畫的熟稔態度,和谷義高再一次認識到小學同學或許不足形容概括,戰友之名絕非虛言。比起一直敵視的塔矢亮,看相處自然的進藤光和網絡棋友藤澤千穗要順眼得多。
伊角慎一郎則知曉更多,愛好挖掘八卦的櫻野千惠子上回見女流名人預選賽,自個有不在棋局間用食習慣的塔矢亮幫她帶便當,更加篤定兩者關係非比尋常。
塔矢亮稍稍落後,向藤澤千穗點頭示意,直接穿過院生往聚集著年輕棋士的另一頭走去。明明研究會上針鋒相投,明明前些日子在圍棋會所排秀策的譜,明明揣著對今日對弈十分期待的心情,彆扭得連招呼都不打一聲。藤澤千穗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