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豐杏雪招呼一圈回來,阮曳站起身,告辭前,她俯身抱了抱應隱:「片場見。」
應隱眉間划過一抹蹙色。
片場見?阮曳在網劇古偶圈打轉,她能在哪個片場見上應隱?
但這會場如此熱鬧,個個人面狐心,容不得她走神。
過了會兒,高層和影帝影后們齊齊落座,她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嚴陣以待。
豐杏雪坐她下手邊,問:「我記得應老師和沈老師好多年前合作過,對不對?」
這桌的唯一一個影帝沈籍,約摸四十五歲,一雙含情眼,溫文爾雅又略帶沉鬱陰鷙的面容。在柯嶼崛起之前,沈籍是口碑最好的影帝,幾乎沒出過爛片。
應隱几年前跟他合作過一部戲,她是舞女,他是國黨高層,養著養著,暗色下情愫成了真,在戰爭來臨之際匆匆分別,一個去淞滬,一個去香港,數年後重逢,他潦倒,她是大佬掌中雀,彼此不忘懷,在閃爍著霓虹絲燈的賓館包房中抵死纏綿。
那部戲是當年的文藝片票房亞軍,評分很高,沈籍二次封帝,應隱雖沒拿獎,但提名不少,也是粉絲心裡的獎項遺珠。
隔著繡球花和氤氳冷氣,應隱對沈籍大方笑笑:「我跟沈老師確實有些日子沒見了。」
「應老師我是天天見。」沈籍開玩笑:「熱度這麼高,我是半退休了。」
「我記得,《星鑽》那年的金九,是你們兩個吧?」豐杏雪想起這一茬。
她也想過這企劃,誰知道被《星鑽》捷足先登,此刻提起,有點遺憾和記仇的味道。
「我是沾了沈老師的光。」應隱客氣地說。
太客氣的天聊不下去,生拉硬拽的沒趣。於望打岔道:「哎老沈,嫂子是不是剛懷上二胎來著?」
沈籍點點頭:「孕吐著呢,今天本來都出不了門。」
沈籍老婆也是演員,但息影很早,在家相夫教子,兩人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她也很少上綜藝,從不借沈籍的光環賺流量,難得採訪,講話滴水不漏的,很是得體。
話題便順著育兒的方向一路聊下去了,應隱聽得走神。
宴會進行到九點,頒了一堆沒意思的獎,聽了一堆沒意思的歌,最後在大合影中結束。
烏泱泱上百號人,應隱站豐杏雪身邊,牢牢穩居C位。
微博上,沒有任何人對她的咖位感到疑惑,在路人和粉絲眼中,她站在這裡理所當然。
他們絲毫不知道,就在幾天前,她還借不到高定,她還在被時尚圈隱性報團排擠。
她走過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贏得了一場無人知曉的戰役。
after party,應隱只短暫現身了一下,就推說身體不舒服,抱恙回了家。
睡了整覺,翌日下午,她去往栗山公司,參加試鏡。
栗山,兩岸三地華語電影圈執牛耳者,坎城主競賽單元評審之一,圈內公認最會調教演員的導演。
他年過七十仍勤耕不輟,嗅覺敏銳,精神矍鑠,充滿信念,並不是之前姓方的那導演可以比擬。
要上他的片,很難,但能和他合作、當他的主角,是所有演員心裡與獲獎同等份量的殊榮。
應隱之前一直在打磨的女革命者一角,就出自栗山的片子。
這幾年國內掀起了主旋律風,栗山也難逃例外。這部群像主旋律片主題宏大、場面熱血,是票房年冠預訂。
這樣的一部片,是很多演員寧願零片酬也要上的。
程俊儀和麥安言陪著應隱一起現身。
應隱穿著淺灰色T恤,牛仔褲,頭髮扎了個低馬尾,素顏的臉上照例蒙著一枚口罩。
試鏡處人頭攢動,或站或蹲地擠滿了一整條走廊。
這裡面有成熟的老演員,有剛畢業的學生,也有十幾年跑龍套的戲痴,更有深耕舞台的話劇演員。
大家起跑線平等,全是過了卡司預選後來競演的。
現如今的演藝圈,能讓大牌演員和無名之輩一起試戲的導演不多了。礙於演員在流量和資本中的份量都水漲船高,咖位高的演員,其實早過了親自來試鏡的階段,有好本子先遞他們手上,看得上,雙方坐下來一起談談合作細節,這就把事情給了了,哪還用紆尊降貴地來試鏡?
就算真來試戲,那也代表了十拿九穩,不過是走走過場。
也就栗山有這能量和話語權。
應隱低調穿過走廊,身後響起陣陣竊竊私語。
「應隱也親自來試鏡?」
「畢竟是栗山。」
「她很貼角色啊,感覺十拿九穩。」
「她哪有失手的時候?商陸那兒三十分鐘的一鏡到底也能hold住,現如今的女演員里,誰還有這能量?」
還有蠢蠢欲動上來想要合影簽名的,都被俊儀給攔下了。
在專屬休息室等了不到兩分鐘,卡司公司那邊就來人通傳:「應老師,到你了。」
應隱隻身一人進去,試鏡的階梯小劇場裡,分別坐著導演栗山、卡司導演余長樂、出品方代表、總製片人,以及一個年輕的面孔,那好像是栗山曾經的副導演,算是他的半個學生。
應隱摘了口罩,鞠一躬,詳細地自我介紹,之後按流程演了那兩場。
那場寫信的對白她表達得太好了,輕熟的聲線娓娓道來,充滿了堅定的溫柔,一滴眼淚綴在眼眶中,始終要掉不掉的,只在寫完了,擱筆、折頁、封好信封后,才撐著桌沿,眨一眨眼,讓眼淚滾了下來。
應隱眉間划過一抹蹙色。
片場見?阮曳在網劇古偶圈打轉,她能在哪個片場見上應隱?
但這會場如此熱鬧,個個人面狐心,容不得她走神。
過了會兒,高層和影帝影后們齊齊落座,她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嚴陣以待。
豐杏雪坐她下手邊,問:「我記得應老師和沈老師好多年前合作過,對不對?」
這桌的唯一一個影帝沈籍,約摸四十五歲,一雙含情眼,溫文爾雅又略帶沉鬱陰鷙的面容。在柯嶼崛起之前,沈籍是口碑最好的影帝,幾乎沒出過爛片。
應隱几年前跟他合作過一部戲,她是舞女,他是國黨高層,養著養著,暗色下情愫成了真,在戰爭來臨之際匆匆分別,一個去淞滬,一個去香港,數年後重逢,他潦倒,她是大佬掌中雀,彼此不忘懷,在閃爍著霓虹絲燈的賓館包房中抵死纏綿。
那部戲是當年的文藝片票房亞軍,評分很高,沈籍二次封帝,應隱雖沒拿獎,但提名不少,也是粉絲心裡的獎項遺珠。
隔著繡球花和氤氳冷氣,應隱對沈籍大方笑笑:「我跟沈老師確實有些日子沒見了。」
「應老師我是天天見。」沈籍開玩笑:「熱度這麼高,我是半退休了。」
「我記得,《星鑽》那年的金九,是你們兩個吧?」豐杏雪想起這一茬。
她也想過這企劃,誰知道被《星鑽》捷足先登,此刻提起,有點遺憾和記仇的味道。
「我是沾了沈老師的光。」應隱客氣地說。
太客氣的天聊不下去,生拉硬拽的沒趣。於望打岔道:「哎老沈,嫂子是不是剛懷上二胎來著?」
沈籍點點頭:「孕吐著呢,今天本來都出不了門。」
沈籍老婆也是演員,但息影很早,在家相夫教子,兩人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她也很少上綜藝,從不借沈籍的光環賺流量,難得採訪,講話滴水不漏的,很是得體。
話題便順著育兒的方向一路聊下去了,應隱聽得走神。
宴會進行到九點,頒了一堆沒意思的獎,聽了一堆沒意思的歌,最後在大合影中結束。
烏泱泱上百號人,應隱站豐杏雪身邊,牢牢穩居C位。
微博上,沒有任何人對她的咖位感到疑惑,在路人和粉絲眼中,她站在這裡理所當然。
他們絲毫不知道,就在幾天前,她還借不到高定,她還在被時尚圈隱性報團排擠。
她走過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贏得了一場無人知曉的戰役。
after party,應隱只短暫現身了一下,就推說身體不舒服,抱恙回了家。
睡了整覺,翌日下午,她去往栗山公司,參加試鏡。
栗山,兩岸三地華語電影圈執牛耳者,坎城主競賽單元評審之一,圈內公認最會調教演員的導演。
他年過七十仍勤耕不輟,嗅覺敏銳,精神矍鑠,充滿信念,並不是之前姓方的那導演可以比擬。
要上他的片,很難,但能和他合作、當他的主角,是所有演員心裡與獲獎同等份量的殊榮。
應隱之前一直在打磨的女革命者一角,就出自栗山的片子。
這幾年國內掀起了主旋律風,栗山也難逃例外。這部群像主旋律片主題宏大、場面熱血,是票房年冠預訂。
這樣的一部片,是很多演員寧願零片酬也要上的。
程俊儀和麥安言陪著應隱一起現身。
應隱穿著淺灰色T恤,牛仔褲,頭髮扎了個低馬尾,素顏的臉上照例蒙著一枚口罩。
試鏡處人頭攢動,或站或蹲地擠滿了一整條走廊。
這裡面有成熟的老演員,有剛畢業的學生,也有十幾年跑龍套的戲痴,更有深耕舞台的話劇演員。
大家起跑線平等,全是過了卡司預選後來競演的。
現如今的演藝圈,能讓大牌演員和無名之輩一起試戲的導演不多了。礙於演員在流量和資本中的份量都水漲船高,咖位高的演員,其實早過了親自來試鏡的階段,有好本子先遞他們手上,看得上,雙方坐下來一起談談合作細節,這就把事情給了了,哪還用紆尊降貴地來試鏡?
就算真來試戲,那也代表了十拿九穩,不過是走走過場。
也就栗山有這能量和話語權。
應隱低調穿過走廊,身後響起陣陣竊竊私語。
「應隱也親自來試鏡?」
「畢竟是栗山。」
「她很貼角色啊,感覺十拿九穩。」
「她哪有失手的時候?商陸那兒三十分鐘的一鏡到底也能hold住,現如今的女演員里,誰還有這能量?」
還有蠢蠢欲動上來想要合影簽名的,都被俊儀給攔下了。
在專屬休息室等了不到兩分鐘,卡司公司那邊就來人通傳:「應老師,到你了。」
應隱隻身一人進去,試鏡的階梯小劇場裡,分別坐著導演栗山、卡司導演余長樂、出品方代表、總製片人,以及一個年輕的面孔,那好像是栗山曾經的副導演,算是他的半個學生。
應隱摘了口罩,鞠一躬,詳細地自我介紹,之後按流程演了那兩場。
那場寫信的對白她表達得太好了,輕熟的聲線娓娓道來,充滿了堅定的溫柔,一滴眼淚綴在眼眶中,始終要掉不掉的,只在寫完了,擱筆、折頁、封好信封后,才撐著桌沿,眨一眨眼,讓眼淚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