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等景策走了,我搖搖頭笑道:「也就是二哥脾氣好,換個人早揍你了。」
阿恆邊吃邊道:「二哥這人吧,你看他脾氣挺好,可他也只對他在乎的人好,其實他在刑部,底下的人還挺怕他的。」
「是嗎?」我想了想,自認識景策以來他一直對我照顧有加,溫潤如玉、謙謙公子都不足以形容。可又想到他在朝堂上為了韓棠大殺四方的時候,刀刀見血、鋒芒畢露,滿朝文武都不敢輕易招惹。
他的父親兄弟都在外,留他一個人在京中料理一家老小,同時又是最堅強的後盾,這個年紀能在朝中做到如此地位,想來也是有些手段的。
他有柔軟的一面,全都給了在乎的人。
阿恆問我:「你知道他為什麼字玉成嗎?」
我搖了搖頭。
「校場上長大的孩子,哪個不喜歡舞刀弄槍,二哥的穿雲槍耍得最好,連大哥都不是對手。但是後來因為需要留一個人在京中,二哥就棄武從文了,再也沒有碰過槍。」阿恆吃完把筷子放下,繼續道:「他對家裡人總是很寬容,為了成全別人可以犧牲自己。小時候我闖了禍大哥就在一旁看熱鬧,二哥看不下去了會來給我解圍,我就沒怎麼見過他發脾氣。不過有一次,他倒是跟大娘鬧得很僵。」
大狗子和小鶯兒收拾碗筷,我跟阿恆來到院子裡坐下來,吹著山裡的夜風,我問他為什麼。
阿恆神秘兮兮地四下環顧一圈,趴在我耳邊悄聲道:「因為大娘給他說了一門親事。」
我:「……」
阿恆道:「本以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二哥又那麼好的脾氣,這件事應該很快就促成了。誰曾想我二哥反應那麼大,連著在外面住了幾天沒回家。你知道越是這種溫和的人鬧起脾氣來越嚇人,嚇得大娘以後再也不提這檔子事了。」
「那你爹呢?」我問他,「也由著你們這一個兩個的不成家?」
「我爹這個人吧,有些方面特別固執,有些方面呢,又特別看得開,」阿恆道,「他固執的事就兩件,一是軍營里的事,二是我娘堅持的事,其他事對於他來說都是能商量的。比如成家,他就覺得像我們這種天天跟刀槍打交道的人,指不定怎麼突然就沒了,留下一群妻兒老小沒人照料其實也是件很殘忍的事。」
「不會的,」我皺了皺眉,「不管有沒有家事,成沒成家,每個人都會好好的。」
阿恆在我肩上拍了拍,「再者說還有我大哥呢,我那小侄子如今都能提得動槍了。等日後安定下來了,我帶你去看看我們景家的獨苗。」
這兩天經歷了這麼多事,我突然覺得「日後」其實是個奢侈的詞,多少人在一夜之間就失去了所有的「日後」,所幸我身邊還有阿恆。
我跟著笑了:「好。」
第211章 砥柱
回京的那天就跟來時一樣,也是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只是相較來時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心境了。
途中還看見了之前那片避暑的樹林,只是這次沒停,也沒有冰涼的葡萄可以解暑了。
早晨出發得早,又加上是行軍的隊伍,走得比之前要快一些,剛過晌我們就到了皇城根下。本以為是李玦帶兵嚴陣以待,沒成想竟然城門大開,老相爺由二狗子和阿福叔攙扶著,帶領百官來迎。
皇上下了御輦,賜百官平身,又趕緊上前將老相爺扶起來,擔憂道:「您怎麼還親自來了?」
老相爺笑著擺了擺手:「老胳膊老腿了,難得還動得了,咱們君臣兩個還能見上一面。」
說著接過阿福叔手裡一直捧著的盒子,雙手遞上前去:「有些東西,也該還給你了。」
連皇上都目之所及地愣了一下,片刻之後才將那盒子鄭重其事地接了過來。
那上面羅列的竟然是一枚枚足以調動大周境內百萬兵的虎符。
「世人都以為王權與兵權是在一塊的,其實並不是,」阿恆在我耳邊道,「早在先帝還在位時,兵權就一直是老王爺接管,後來先帝駕崩,老王爺也病逝了,兵權就交到了我外公這裡。李玦他們以為皇上在驪山行宮就調不動京城的兵了,其實兵權一直就在京中,能調兵的不是皇上,而是我外公。」
我這才明白阿恆說的京城有定海神針是什麼意思,只是還有一點不解:「這件事李玦不知道嗎?」
「這種事怎麼可能隨隨便便什麼人都知道,那不得天下大亂了。」
我看了看他:「那你怎麼知道?」
阿恆沖我抬了抬下巴:「我可不是隨便什麼人。」
我看著他一臉神氣,無奈搖搖頭笑了。
老相爺接著道:「你的太子,我給你幽禁在東宮了,要如何處置你看著辦吧。」
皇上點點頭,回頭吩咐阿恆:「你先護送老相爺回府。」
這一行的隊伍至此分作兩路,皇上鑾駕先行,我帶著小鶯兒上了老相爺的馬車,往長樂坊的蘇宅而去。聽著長安城裡熱熱鬧鬧的人聲,我心生感慨,總算是回來了。
老相爺看似靠著馬車閉目養神,卻慢悠悠地開口問我:「你家的事情都解決了?」
我愣了一下,隨即想到老相爺說的是當年柳家謀逆的案子,點了點頭:「我們在行宮遇上陳楚山了,當年的事情也都清楚了,是徐明和我爹為了扳倒陳楚山做的局,我們柳家沒有謀逆,皇上也許諾會還柳家一個清白的。」
阿恆邊吃邊道:「二哥這人吧,你看他脾氣挺好,可他也只對他在乎的人好,其實他在刑部,底下的人還挺怕他的。」
「是嗎?」我想了想,自認識景策以來他一直對我照顧有加,溫潤如玉、謙謙公子都不足以形容。可又想到他在朝堂上為了韓棠大殺四方的時候,刀刀見血、鋒芒畢露,滿朝文武都不敢輕易招惹。
他的父親兄弟都在外,留他一個人在京中料理一家老小,同時又是最堅強的後盾,這個年紀能在朝中做到如此地位,想來也是有些手段的。
他有柔軟的一面,全都給了在乎的人。
阿恆問我:「你知道他為什麼字玉成嗎?」
我搖了搖頭。
「校場上長大的孩子,哪個不喜歡舞刀弄槍,二哥的穿雲槍耍得最好,連大哥都不是對手。但是後來因為需要留一個人在京中,二哥就棄武從文了,再也沒有碰過槍。」阿恆吃完把筷子放下,繼續道:「他對家裡人總是很寬容,為了成全別人可以犧牲自己。小時候我闖了禍大哥就在一旁看熱鬧,二哥看不下去了會來給我解圍,我就沒怎麼見過他發脾氣。不過有一次,他倒是跟大娘鬧得很僵。」
大狗子和小鶯兒收拾碗筷,我跟阿恆來到院子裡坐下來,吹著山裡的夜風,我問他為什麼。
阿恆神秘兮兮地四下環顧一圈,趴在我耳邊悄聲道:「因為大娘給他說了一門親事。」
我:「……」
阿恆道:「本以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二哥又那麼好的脾氣,這件事應該很快就促成了。誰曾想我二哥反應那麼大,連著在外面住了幾天沒回家。你知道越是這種溫和的人鬧起脾氣來越嚇人,嚇得大娘以後再也不提這檔子事了。」
「那你爹呢?」我問他,「也由著你們這一個兩個的不成家?」
「我爹這個人吧,有些方面特別固執,有些方面呢,又特別看得開,」阿恆道,「他固執的事就兩件,一是軍營里的事,二是我娘堅持的事,其他事對於他來說都是能商量的。比如成家,他就覺得像我們這種天天跟刀槍打交道的人,指不定怎麼突然就沒了,留下一群妻兒老小沒人照料其實也是件很殘忍的事。」
「不會的,」我皺了皺眉,「不管有沒有家事,成沒成家,每個人都會好好的。」
阿恆在我肩上拍了拍,「再者說還有我大哥呢,我那小侄子如今都能提得動槍了。等日後安定下來了,我帶你去看看我們景家的獨苗。」
這兩天經歷了這麼多事,我突然覺得「日後」其實是個奢侈的詞,多少人在一夜之間就失去了所有的「日後」,所幸我身邊還有阿恆。
我跟著笑了:「好。」
第211章 砥柱
回京的那天就跟來時一樣,也是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只是相較來時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心境了。
途中還看見了之前那片避暑的樹林,只是這次沒停,也沒有冰涼的葡萄可以解暑了。
早晨出發得早,又加上是行軍的隊伍,走得比之前要快一些,剛過晌我們就到了皇城根下。本以為是李玦帶兵嚴陣以待,沒成想竟然城門大開,老相爺由二狗子和阿福叔攙扶著,帶領百官來迎。
皇上下了御輦,賜百官平身,又趕緊上前將老相爺扶起來,擔憂道:「您怎麼還親自來了?」
老相爺笑著擺了擺手:「老胳膊老腿了,難得還動得了,咱們君臣兩個還能見上一面。」
說著接過阿福叔手裡一直捧著的盒子,雙手遞上前去:「有些東西,也該還給你了。」
連皇上都目之所及地愣了一下,片刻之後才將那盒子鄭重其事地接了過來。
那上面羅列的竟然是一枚枚足以調動大周境內百萬兵的虎符。
「世人都以為王權與兵權是在一塊的,其實並不是,」阿恆在我耳邊道,「早在先帝還在位時,兵權就一直是老王爺接管,後來先帝駕崩,老王爺也病逝了,兵權就交到了我外公這裡。李玦他們以為皇上在驪山行宮就調不動京城的兵了,其實兵權一直就在京中,能調兵的不是皇上,而是我外公。」
我這才明白阿恆說的京城有定海神針是什麼意思,只是還有一點不解:「這件事李玦不知道嗎?」
「這種事怎麼可能隨隨便便什麼人都知道,那不得天下大亂了。」
我看了看他:「那你怎麼知道?」
阿恆沖我抬了抬下巴:「我可不是隨便什麼人。」
我看著他一臉神氣,無奈搖搖頭笑了。
老相爺接著道:「你的太子,我給你幽禁在東宮了,要如何處置你看著辦吧。」
皇上點點頭,回頭吩咐阿恆:「你先護送老相爺回府。」
這一行的隊伍至此分作兩路,皇上鑾駕先行,我帶著小鶯兒上了老相爺的馬車,往長樂坊的蘇宅而去。聽著長安城裡熱熱鬧鬧的人聲,我心生感慨,總算是回來了。
老相爺看似靠著馬車閉目養神,卻慢悠悠地開口問我:「你家的事情都解決了?」
我愣了一下,隨即想到老相爺說的是當年柳家謀逆的案子,點了點頭:「我們在行宮遇上陳楚山了,當年的事情也都清楚了,是徐明和我爹為了扳倒陳楚山做的局,我們柳家沒有謀逆,皇上也許諾會還柳家一個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