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一時間院內肅殺冷冷,殺機盡現。
顧文君逃離時,身後武林盟等眾緊追不放。
紀祚搖搖看向離去的眾人,臉色沉寂,哪還有剛剛半分義憤填膺。
「未曾想到,顧文君內力恢復,竟然能與高阜達不相上下。」紀祚身後的陰影下,一人慢慢走了過來。
「你不妨說他本就是暗留一手,引而不發。」齊景行冷笑出聲。「謝明成當初只說他武功了得,可不曾說過他半步入宗師。」
「早就提醒過你,莫要掉以輕心,鎮南王向來老奸巨猾,他培養的接班人又會差到哪裡,不過原本高阜達是為逍遙子準備,哪成想陰差陽錯卻是讓顧文君得了個『便利』。」那站在陰影中的人笑聲輕盈,悅耳如黃鸝低鳴。
「便是顧文君有三頭六臂位及宗師,與高阜達一役之後必然功力大減,武林盟若趁此乘勝追擊,想來應是不難。」紀祚微微垂下眼,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擊著輪椅上的把手。「好在早有準備,婉兒攜毒,不然只怕要更加麻煩一些。」
「王爺莫要謙虛,在這裡的哪個不知,就連逍遙子對此毒都束手無策,更別說顧世子。」陰影下的人又發出一聲輕笑。「不過顧文君既然來找你,看來是知道王爺您聯合高句麗與冥教暗算赫連幼清,但也恰好他來,不然這場大戲還要在唱上幾個回合才能禍水東引。」
「許世子,大家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別說的好像功勞都被本王占了。」紀祚笑著眯起了眼,眼底寒光乍現。
「那是自然,若不是咱們大家齊心合力,又怎麼會一步三折,引得赫連幼清自己來海州自投羅網。」陰影下漸漸走出一人,那人身子妙曼,姿容覺艷,一雙剪水秋瞳似含著一汪萬種風情。「不過我心下卻多少有些難安。」
齊景行抬眼看向許卿雯。「何來難安?」
「雖然借勢讓顧文君成了咱們的替罪羔羊,但他畢竟是此番一道變數,本世子最不愛的,不喜的便是這變數二字。」許卿雯捏著團扇輕輕搖曳。
「若不是你們消息不准,顧文君早在長公主被抓之時,成為刀下亡魂。」齊景行冷眼望了過來。
許卿雯輕輕一笑,團扇覆面。「看來齊大人對我那個冤家積怨頗深,對赫連幼清倒真應了那句情根深種。」
「與其說在下情根深種,不如說許世子至今對顧文君仍舊念念不忘,不過這念念不忘到底含著幾分,卻是讓人猜不透。」齊景行仔細摸著手下的佩刀。
似是未聽懂齊景行言下之意,許卿雯哀哀嘆道:「雖說讓我一顆芳心錯付,但他到底是之前得了本世子的青睞,我和他二人之間還算有一段緣分,倒是可惜了齊大人一顆真心,怕是要付諸東流。」
齊景行微微沉下了臉。「在下對少主忠心耿耿,輪不到許世子挑撥離間。」
「是不是挑撥離間誰未可知?屆時赫連幼清成了你們少主的新娘子,也不知哪家歡喜,哪家憂~」
眼瞧著兩人勢同水火,劍拔弩張,紀祚及時制止道:「大家既然都為圖霸業構築聯盟,便是齊心協力,本王猜想,赫連幼清消失必然引起上京注意,若是天機宮派人來巡」
「便是他派人來尋,沒個三五天也進不得海州,何況暗衛以我驅使,海州戰事未停,想來朝上也並不希望長公主即可回歸,這來來回回數日,那時儀式已成,只要赫連幼清懷上我主子嗣,這事便以成功大半。」齊景行垂下眼,聲音淺淡。「此番幽州十二騎不受長公主控制,高句麗已半數進入王爺手中,一切也正如我家少主料定進行。」
「屆時這天下一亂,大家各憑本事。」許卿雯盈盈一笑。「不過可要說好了,小聖人我要帶走,雖大家都各立為王,但到底是我蜀地要吃一分虧。」
「那是自然。」紀祚朗聲笑道。
月寒如水。
一疊疊海浪擊拍著岩礁。
深不見底的海域之巔,波濤之聲滾滾而來。
豎起的岩礁之上,一人在烈風中衣袂捲起陣陣烈響,那人眺望遠處,似在等待。
稍頃,一抹小小的身影踏浪而來,幾個縱身便站在了這人身側。
「前輩。」站在岩礁的青年雙手抱拳。
「小子,東西可拿到手了。」僅有五歲大的逍遙子負手而立,聲音冷淡,在滔滔海浪聲中卻是異常清晰的傳入顧文君耳中。
「多虧前輩早有提醒,不然晚輩怕是要吃了大虧。」顧文君將手中的□□呈給逍遙子。
逍遙子顛了顛手中的□□,冷笑的又重新扔到了顧文君手中。「你將此覆面,只要不蠢,混入進去應不是難事。」
顧文君是真沒想到有一天逍遙子會主動幫她。
對方不僅幫助她如何混入冥教另一據點,而且還主動告知那名被紀祚稱為婉兒的少女手中含有劇毒。
若不是逍遙子早前因海獸而遭了那婉兒的暗算,逍遙子也斷不會昏迷這麼久。
紀祚既然有心暗算,她便順水推舟『促成』此事。
事情也正如預料中的進展。
唯一讓她不解的是。
赫連幼清為何有意讓冥教之人捉走。
事實上,當初顧文君會『失手』拉著高阜達一同墜入海域,便是瞧清了赫連幼清並不打算掙扎的意圖。
當時她本欲折身去救,卻見著赫連幼清沖她微微的搖了搖頭。
顧文君逃離時,身後武林盟等眾緊追不放。
紀祚搖搖看向離去的眾人,臉色沉寂,哪還有剛剛半分義憤填膺。
「未曾想到,顧文君內力恢復,竟然能與高阜達不相上下。」紀祚身後的陰影下,一人慢慢走了過來。
「你不妨說他本就是暗留一手,引而不發。」齊景行冷笑出聲。「謝明成當初只說他武功了得,可不曾說過他半步入宗師。」
「早就提醒過你,莫要掉以輕心,鎮南王向來老奸巨猾,他培養的接班人又會差到哪裡,不過原本高阜達是為逍遙子準備,哪成想陰差陽錯卻是讓顧文君得了個『便利』。」那站在陰影中的人笑聲輕盈,悅耳如黃鸝低鳴。
「便是顧文君有三頭六臂位及宗師,與高阜達一役之後必然功力大減,武林盟若趁此乘勝追擊,想來應是不難。」紀祚微微垂下眼,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擊著輪椅上的把手。「好在早有準備,婉兒攜毒,不然只怕要更加麻煩一些。」
「王爺莫要謙虛,在這裡的哪個不知,就連逍遙子對此毒都束手無策,更別說顧世子。」陰影下的人又發出一聲輕笑。「不過顧文君既然來找你,看來是知道王爺您聯合高句麗與冥教暗算赫連幼清,但也恰好他來,不然這場大戲還要在唱上幾個回合才能禍水東引。」
「許世子,大家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別說的好像功勞都被本王占了。」紀祚笑著眯起了眼,眼底寒光乍現。
「那是自然,若不是咱們大家齊心合力,又怎麼會一步三折,引得赫連幼清自己來海州自投羅網。」陰影下漸漸走出一人,那人身子妙曼,姿容覺艷,一雙剪水秋瞳似含著一汪萬種風情。「不過我心下卻多少有些難安。」
齊景行抬眼看向許卿雯。「何來難安?」
「雖然借勢讓顧文君成了咱們的替罪羔羊,但他畢竟是此番一道變數,本世子最不愛的,不喜的便是這變數二字。」許卿雯捏著團扇輕輕搖曳。
「若不是你們消息不准,顧文君早在長公主被抓之時,成為刀下亡魂。」齊景行冷眼望了過來。
許卿雯輕輕一笑,團扇覆面。「看來齊大人對我那個冤家積怨頗深,對赫連幼清倒真應了那句情根深種。」
「與其說在下情根深種,不如說許世子至今對顧文君仍舊念念不忘,不過這念念不忘到底含著幾分,卻是讓人猜不透。」齊景行仔細摸著手下的佩刀。
似是未聽懂齊景行言下之意,許卿雯哀哀嘆道:「雖說讓我一顆芳心錯付,但他到底是之前得了本世子的青睞,我和他二人之間還算有一段緣分,倒是可惜了齊大人一顆真心,怕是要付諸東流。」
齊景行微微沉下了臉。「在下對少主忠心耿耿,輪不到許世子挑撥離間。」
「是不是挑撥離間誰未可知?屆時赫連幼清成了你們少主的新娘子,也不知哪家歡喜,哪家憂~」
眼瞧著兩人勢同水火,劍拔弩張,紀祚及時制止道:「大家既然都為圖霸業構築聯盟,便是齊心協力,本王猜想,赫連幼清消失必然引起上京注意,若是天機宮派人來巡」
「便是他派人來尋,沒個三五天也進不得海州,何況暗衛以我驅使,海州戰事未停,想來朝上也並不希望長公主即可回歸,這來來回回數日,那時儀式已成,只要赫連幼清懷上我主子嗣,這事便以成功大半。」齊景行垂下眼,聲音淺淡。「此番幽州十二騎不受長公主控制,高句麗已半數進入王爺手中,一切也正如我家少主料定進行。」
「屆時這天下一亂,大家各憑本事。」許卿雯盈盈一笑。「不過可要說好了,小聖人我要帶走,雖大家都各立為王,但到底是我蜀地要吃一分虧。」
「那是自然。」紀祚朗聲笑道。
月寒如水。
一疊疊海浪擊拍著岩礁。
深不見底的海域之巔,波濤之聲滾滾而來。
豎起的岩礁之上,一人在烈風中衣袂捲起陣陣烈響,那人眺望遠處,似在等待。
稍頃,一抹小小的身影踏浪而來,幾個縱身便站在了這人身側。
「前輩。」站在岩礁的青年雙手抱拳。
「小子,東西可拿到手了。」僅有五歲大的逍遙子負手而立,聲音冷淡,在滔滔海浪聲中卻是異常清晰的傳入顧文君耳中。
「多虧前輩早有提醒,不然晚輩怕是要吃了大虧。」顧文君將手中的□□呈給逍遙子。
逍遙子顛了顛手中的□□,冷笑的又重新扔到了顧文君手中。「你將此覆面,只要不蠢,混入進去應不是難事。」
顧文君是真沒想到有一天逍遙子會主動幫她。
對方不僅幫助她如何混入冥教另一據點,而且還主動告知那名被紀祚稱為婉兒的少女手中含有劇毒。
若不是逍遙子早前因海獸而遭了那婉兒的暗算,逍遙子也斷不會昏迷這麼久。
紀祚既然有心暗算,她便順水推舟『促成』此事。
事情也正如預料中的進展。
唯一讓她不解的是。
赫連幼清為何有意讓冥教之人捉走。
事實上,當初顧文君會『失手』拉著高阜達一同墜入海域,便是瞧清了赫連幼清並不打算掙扎的意圖。
當時她本欲折身去救,卻見著赫連幼清沖她微微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