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鄒老師應該六十多,韓姐多少歲我不太清楚,只知道她家的大女兒上高中了……」
周樂:「……」
被黎陽一說,周樂也想起來了,鄒老師是運輸隊的會計主管,那個姓韓的應該是農機廠的財務科長,這倆人很顯然都不是他想要知道的。
說著話,到了房間,他們都是雙人房,大毛哥倆困的眼睛都睜不開了,含混的說了一句就進屋了,周樂和崔磊一個屋子,黎陽和譚帥住在一起。
房間的窗戶開著,夜風吹進來,屋子裡有點冷,黎陽洗完澡出來,躺下一會兒就迷瞪了。
譚帥什麼時候回來的,黎陽並不清楚,再睜開眼睛時,窗戶已經關上了,衛生間裡有橘色的光透出來,裡面傳來嘩嘩的水聲。
拿起懷表看了一眼,凌晨三點多,外面還黑乎乎的,黎陽爬起來穿衣服。
浴室里的水聲停了,沒一會兒,譚帥走了出來,「半夜你要去哪兒?」
「這個時候大棚不是要摘黃瓜和柿子嗎?」黎陽一邊穿鞋一邊道:「我跟著去市場看看。」
譚帥換衣服,黎陽去洗臉,照鏡子才發現嘴邊有兩道透明的痕跡,可能睡覺又流口水了,使勁擦了兩把。
沒有驚動其他人,黎陽和譚帥出了酒店,開車去往大棚。
周遭一片漆黑,大棚裡面有亮光和動靜,工人們已經開始採摘了,一筐筐的蔬菜被抬上了車子。
黎陽和譚帥戴上手套也進大棚,開始採摘今年的黃瓜、西紅柿和辣椒,摘完後,跟著車一同去往當地的市場。
為了能讓市民在早上買到新鮮的蔬菜,市場開門也很早,他們裝滿蔬菜的車子到了地方,譚帥跟著其他人往下卸,黎陽在地上過稱。
這個時節遠東地區的清晨十分涼爽,黎陽搬了一會兒袋子,臉上身上都是汗,直到所有的菜都交付完,這才有時間喘口氣。
俄國雖然土地遼闊,但農業並不發達,尤其是經歷了那場動盪之後,糧食和蔬菜水果以及輕工業品都要進口,在這裡的蔬菜並不便宜,正因為這個,吸引了不少國內的農民來到這裡種菜,只不過他們規模都不大。
這次譚帥搭建的大棚初步估計大概一百五十畝地,現在看來結果比想像中要好不少,利潤比進口貨物要高,下一步會在其他城市周邊投入建設,可能會更忙。
作者有話要說:
斷更了好久,給大家道歉,其實還沒找回狀態,先更一章,大家別著急看,等以後更多了再一起看吧,感覺可能會卡文
第137章
大棚這邊一邊採摘一邊建設, 有些蔬菜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看漲勢也能估計個大概,這幾個月沒白忙乎, 刨除人工和各種成本, 能盈利不少。
大棚種菜只是譚帥接下來計劃的一小步,他瞄準的是西伯利亞地區新出的土地開發合作政策。
土地制度轉軌已經提出來好幾年了, 因為俄國動亂自後, 原有的集體農莊相繼解體,大量土地棄荒, 農業情況倒退幾十年,所以即便俄國國內反對聲音很多,但以譚帥的了解, 這件事情雖然慢, 但是以後一定會實施,這片荒涼的土地,早晚會因為低廉的租賃金而吸引許多目光,他要做的就是搶占先機。
黎陽在拖拉機廠和工程師們交流學習的時候,譚帥見了不少人, 他申請的新的試驗田終於通過了審批, 合同協議上寫著四萬公頃, 但是達成合同約定的條件, 才能取得全部的租賃權。
黎陽翻開合同的時候驚呆了, 一公頃土地的租賃費用才幾十盧布, 折合下來還不到十塊錢,四萬公頃的土地, 整整六十萬畝, 一年的租金竟然還不到四十萬……
要知道, 他們今年才蓋成的大棚,刨去材料和建設成本,掙的錢都不止這個數目。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初步的試點。
合同上的條件附加了譚帥要在當地建立相當規模的加工廠,以及要僱傭一定比例的俄國工人,但是想到用這麼便宜的價格就能在那麼大片的土地上種莊稼,黎陽心頭無比火熱。
土地不僅代表著糧食,還需要大量的農業機械耕墾和收割,很顯然,這個合同不單讓黎陽看到糧食滿倉,還能想到以後再有人來這裡開發,都是他們農機的客戶。
西伯利亞一千多萬平方公里,他們承包的只是一小塊,其他投資者占有剩下的土地,需要的農機數量可是不小,就算是啃下一部分,這裡的拖拉機廠以後的盈利可想而知。
想到以後一手賣糧食掙錢,一手賣農機掙錢,黎陽十分激動,連譚帥頭髮上的水掉到床單上都沒發現。
不用問,單看他的神情,譚帥就知道黎陽在想什麼。
俄國動亂這幾年,價格失序,燃料和各種工業品價格漲的最快,糧食上漲的速度是最緩慢的,譚帥有別的辦法比種地更掙錢,但是他要回國守著農機廠,不能再在這裡花太多的精力。
譚帥的動作很快,剛和當地政府達成協議,就開始做準備。四萬公頃的土地暫時分成幾個農莊,計劃是集種植、養殖、倉儲加工和深加工為一體,工程不小,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逐步完成。
因為這是新政策的第一個大的項目,雙方都很看重,黎陽跟著去參加了幾次會議,聽到譚帥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忍不住替他摸了一把虛汗。
明明兜里沒有一毛錢,張嘴閉嘴就是百萬千萬的投資……黎陽聽了兩次就不再去了。
周樂:「……」
被黎陽一說,周樂也想起來了,鄒老師是運輸隊的會計主管,那個姓韓的應該是農機廠的財務科長,這倆人很顯然都不是他想要知道的。
說著話,到了房間,他們都是雙人房,大毛哥倆困的眼睛都睜不開了,含混的說了一句就進屋了,周樂和崔磊一個屋子,黎陽和譚帥住在一起。
房間的窗戶開著,夜風吹進來,屋子裡有點冷,黎陽洗完澡出來,躺下一會兒就迷瞪了。
譚帥什麼時候回來的,黎陽並不清楚,再睜開眼睛時,窗戶已經關上了,衛生間裡有橘色的光透出來,裡面傳來嘩嘩的水聲。
拿起懷表看了一眼,凌晨三點多,外面還黑乎乎的,黎陽爬起來穿衣服。
浴室里的水聲停了,沒一會兒,譚帥走了出來,「半夜你要去哪兒?」
「這個時候大棚不是要摘黃瓜和柿子嗎?」黎陽一邊穿鞋一邊道:「我跟著去市場看看。」
譚帥換衣服,黎陽去洗臉,照鏡子才發現嘴邊有兩道透明的痕跡,可能睡覺又流口水了,使勁擦了兩把。
沒有驚動其他人,黎陽和譚帥出了酒店,開車去往大棚。
周遭一片漆黑,大棚裡面有亮光和動靜,工人們已經開始採摘了,一筐筐的蔬菜被抬上了車子。
黎陽和譚帥戴上手套也進大棚,開始採摘今年的黃瓜、西紅柿和辣椒,摘完後,跟著車一同去往當地的市場。
為了能讓市民在早上買到新鮮的蔬菜,市場開門也很早,他們裝滿蔬菜的車子到了地方,譚帥跟著其他人往下卸,黎陽在地上過稱。
這個時節遠東地區的清晨十分涼爽,黎陽搬了一會兒袋子,臉上身上都是汗,直到所有的菜都交付完,這才有時間喘口氣。
俄國雖然土地遼闊,但農業並不發達,尤其是經歷了那場動盪之後,糧食和蔬菜水果以及輕工業品都要進口,在這裡的蔬菜並不便宜,正因為這個,吸引了不少國內的農民來到這裡種菜,只不過他們規模都不大。
這次譚帥搭建的大棚初步估計大概一百五十畝地,現在看來結果比想像中要好不少,利潤比進口貨物要高,下一步會在其他城市周邊投入建設,可能會更忙。
作者有話要說:
斷更了好久,給大家道歉,其實還沒找回狀態,先更一章,大家別著急看,等以後更多了再一起看吧,感覺可能會卡文
第137章
大棚這邊一邊採摘一邊建設, 有些蔬菜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看漲勢也能估計個大概,這幾個月沒白忙乎, 刨除人工和各種成本, 能盈利不少。
大棚種菜只是譚帥接下來計劃的一小步,他瞄準的是西伯利亞地區新出的土地開發合作政策。
土地制度轉軌已經提出來好幾年了, 因為俄國動亂自後, 原有的集體農莊相繼解體,大量土地棄荒, 農業情況倒退幾十年,所以即便俄國國內反對聲音很多,但以譚帥的了解, 這件事情雖然慢, 但是以後一定會實施,這片荒涼的土地,早晚會因為低廉的租賃金而吸引許多目光,他要做的就是搶占先機。
黎陽在拖拉機廠和工程師們交流學習的時候,譚帥見了不少人, 他申請的新的試驗田終於通過了審批, 合同協議上寫著四萬公頃, 但是達成合同約定的條件, 才能取得全部的租賃權。
黎陽翻開合同的時候驚呆了, 一公頃土地的租賃費用才幾十盧布, 折合下來還不到十塊錢,四萬公頃的土地, 整整六十萬畝, 一年的租金竟然還不到四十萬……
要知道, 他們今年才蓋成的大棚,刨去材料和建設成本,掙的錢都不止這個數目。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初步的試點。
合同上的條件附加了譚帥要在當地建立相當規模的加工廠,以及要僱傭一定比例的俄國工人,但是想到用這麼便宜的價格就能在那麼大片的土地上種莊稼,黎陽心頭無比火熱。
土地不僅代表著糧食,還需要大量的農業機械耕墾和收割,很顯然,這個合同不單讓黎陽看到糧食滿倉,還能想到以後再有人來這裡開發,都是他們農機的客戶。
西伯利亞一千多萬平方公里,他們承包的只是一小塊,其他投資者占有剩下的土地,需要的農機數量可是不小,就算是啃下一部分,這裡的拖拉機廠以後的盈利可想而知。
想到以後一手賣糧食掙錢,一手賣農機掙錢,黎陽十分激動,連譚帥頭髮上的水掉到床單上都沒發現。
不用問,單看他的神情,譚帥就知道黎陽在想什麼。
俄國動亂這幾年,價格失序,燃料和各種工業品價格漲的最快,糧食上漲的速度是最緩慢的,譚帥有別的辦法比種地更掙錢,但是他要回國守著農機廠,不能再在這裡花太多的精力。
譚帥的動作很快,剛和當地政府達成協議,就開始做準備。四萬公頃的土地暫時分成幾個農莊,計劃是集種植、養殖、倉儲加工和深加工為一體,工程不小,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逐步完成。
因為這是新政策的第一個大的項目,雙方都很看重,黎陽跟著去參加了幾次會議,聽到譚帥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忍不住替他摸了一把虛汗。
明明兜里沒有一毛錢,張嘴閉嘴就是百萬千萬的投資……黎陽聽了兩次就不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