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黎旭擔心並不是多餘的,他打完電話沒兩天,姑姑就打電話到辦公室找黎陽,不過她晚了一步,黎陽已經跟其他技術員,到了南方的農機站。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有點短小,明天補上,麼麼噠

  第127章

  出了正月, 農機廠所有技術員和部分車間的工人全都出去了,三五個人一組,分配到了各個農機站和植保站。

  在這些地方, 黎陽他們要教農民學習使用和保養插秧機和開拖拉機, 同時在推廣新型的育苗技術。

  黎陽帶著二十個技術員和一百台插秧機,跟著卡車到了東川市, 這裡有水稻等莊稼先進栽培技術試點示範區, 土壤和地形都很有特點。

  當地政府重視農業,大力支持和推廣農機設備, 很多年前,農機廠就和東川市一直有合作,即便分了家, 依舊沒有改變。

  東川市下面有大大小小的農機站幾十個, 黎陽他們到了之後,立刻馬不停蹄的開始聯繫。

  跟黎陽他們一起的還有五名農機三廠的人,他們帶著配件,是來修理本廠賣到這裡的拖拉機和旋耕機。

  從前,農機廠紅火的時候, 拖拉機廠派出來的技術員和修理員很多, 但現在經營慘澹, 出門的人車票、吃飯和補貼負擔不起, 人員一再縮減, 東川這樣的農業大市才派了幾個人, 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

  去年,黎陽他們在東川市賣了六十三台手扶插秧機, 今年, 帶過來插秧機是最新型號, 經過改進,插秧機在溝底不平的田間作業時,液壓仿形調整,機器上下起落,依舊能夠保證插秧質量。

  新型號的機器在育苗結束後,先在東川的試驗田進行試驗,試驗成功後,黎陽他們去各個農機站宣傳,去年買了農機一廠插秧機的農民,今年可以免費更換為新型號的插秧機。

  這相當於去年白白使用了一年插秧機,很多人都願意更換,換回來的舊機器,由黎陽他們再更換船板測力裝置、角位移傳感器等。

  調試完的機器會免費分配給各個農機站使用,同樣的,農機站要向東川市的農民宣傳和推廣插秧機。

  黎陽去年也在東川市呆了好幾個月,今年再到永安縣時,特意去找了孟繼。

  孟繼是黎陽大學同宿舍的彭東的一個村子的,早黎陽他們五年考上了大專,畢業後分配到了東川市農機站,後來被調到了永安縣,他一個人就幫著黎陽賣了三十台兩行的插秧機。

  黎陽這次來,孟繼給了他一個厚厚的本子,上面是插秧機在十幾個村子的使用和故障情況,三台他幫著修好了,一台修不了,他早就打過電話,給人換了新機器。

  永安縣的農田面積很大,這的農機站里的農業機械五花八門,甚至還有韓國、日本和德國的,這些機器孟繼都很熟,還時常跟黎陽他們探討一些鑄造工藝。

  孟繼是個非常靦腆的人,個子不高,臉是西南省份人特有的白嫩。

  黎陽來時帶了海城的特產,他收下了,看上去特別不好意思,請黎陽他們吃了當地的一種麵食。

  農機站是基層的單位,孟繼負責新農具的引進和示範以及推廣工作,他很盡職盡責,很多村子的人都相信他。

  黎陽過來找他時,在辦公室裡面,一個下午,孟繼就接了好二十幾個村大隊打來的電話,有的是問農機,有的是打聽今年的種子和化肥,知道的他都耐心的給了解答,不明白的,也都記下來,等問過了之後再回話。

  他接電話的時候,黎陽就看辦公室牆上貼的照片和報告,看著後面的簽名,是個不認識的名字。

  等孟繼放下電話,黎陽隨口問道:「你們農機站的農藝師調走了?」

  黎陽還記得,上次來時,農藝師是個很年輕小伙子,人長的也很精神,就是一嘴官話,令黎陽印象深刻。

  孟繼愣了一下,抬手想喝水,卻把杯子給碰倒了,撒了滿桌子是水,黎陽趕緊拿旁邊的抹布過來擦。

  「調、調走了……」孟繼低著頭說道,「新的插秧機不錯,你們廠子的拖拉機毛病越來越多,更換配件也不好解決,沒有其他辦法嗎?」

  農機一廠和三廠經常一起出動,外地的人並不理解分家的事情,還以為負責的機械不一樣。

  農機三廠在東川市的拖拉機保有量不少,黎陽跟著孟繼去看了永安縣倉庫里的機器,農機三廠的拖拉機經過多次修修補補,看上去挺破敗不堪的。

  早些年的拖拉機是計劃生產,派送到合作的農機站的機器,只看數量不看質量,因為不要錢,確實有些粗糙,尤其是跟現在新生產的拖拉機相比。

  黎陽對農機廠的拖拉機也有幾分研究,拿上工具,跟著孟繼倆人去修理了一番,重新上了油。

  可是第二天開出去幹活,沒到晚上又趴窩了。

  為了從地里拖出來,不得不又去別處找了大馬力的拖拉機,費了不少功夫。

  東川市的天氣比海城要暖和的早,秧苗育好後,陸續開始插秧,黎陽他們拉著插秧機到各個大村子,給農民們展示新插秧機的速度與便利。

  這個時候孟繼反倒不能出去了,他要在辦公室接電話,給農機出問題的人們提供修理和其他解決辦法。

  黎陽他們正是最忙的時候,譚帥跑了白俄羅斯好幾趟,那邊的工廠到底也不想機器和錢兩空,同意把生產發動機的機器轉手賣給譚帥,帕維爾他們二十多個工程師去往白俄羅斯檢查和拆卸機器設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