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許琰準時到了,跟他一起的還有兩個助手,幾個人都餓了,先填飽了肚子,這才說起了正事。
合作的事情,譚帥早早就跟許琰打過電話,雙方早就接觸過,再加上有黎陽從中傳話,合作的事情十分順利。
農機廠向許琰所在的實驗室提供資金和設備,實驗室則要替農機廠研發和改進最新型號的柴油發動機。
這款柴油發動機的生產設備,就是譚帥在俄羅斯聽到風聲後截胡的,現在一半設備在農機廠的倉庫,另外一半再過個把個月才能全部落位,譚帥手裡有幾個樣品,這個型號的發動力的馬力和性能十分優越了,但距離最先進的水平還有著差距。
所以,新的發動機還沒有正式生產,改良的日程已經先開始了。
原本,按照合作的要求,農機廠應該先拿出一筆研究資金,但許琰只要了一半的錢,剩下的換成了兩台實訓平台和其他實驗設備。
研究生擴招,實驗室里的人又多了,相應的,設備和器材也得增加。
很快,事情就談妥了,許琰帶著助理回學校,黎陽和譚帥則回到了農機廠。
下午,孔經理和退休工人代表一起去了海城的社保局,從今年一月一號起,社保局出了新的繳納社保的標準,按照上面的規定,補繳九百六十三萬元,農機一廠的所有退休工人的養老和醫療保險才能全部解決。
房改的錢,現在收上來一百多萬,譚帥讓鄭梅梅從穗城那邊的匯回來一百二十多萬,加在一起,先存進了一百八十五個退休工人的社保帳戶裡面。
大冷的冬天,一個個退休的老工人拿著老舊的工作證,去社保局打聽,得知從今以後他們的退休金都由銀行統一發放,心終於是放到了肚子裡面。
這件事像是一塊大石頭掉進了湖裡,不單剩下的退休工人積極的繳納房款,其他工廠的人也都在議論著。
社保制度改革後,工人工資中的一部分,還有企業工廠繳納的一部分,這兩者一起算進了工人的個人社保帳戶裡面,但是很多工廠因為經營的問題,盈利不足,拖欠幾個月或者大半年不給工人繳,這還不是一家兩家,很多都是這樣的。
農機一廠已經是私營企業,還能大手筆的給退休工人入保,實在是太難得了。
尤其是,現在長尋坡不少工廠破產,工人下崗,一直嚷嚷著買斷工齡,但一直沒個準確的說法,每個人那少的可憐的補償還遲遲不能到手。
對比之下,曾經最先衰敗的農機廠,工人們現在反而是最安穩的,這實在是讓人忍不住唏噓,真是世事無常。
外面怎麼說,黎陽沒有怎麼聽說,他在上午十點半的時候,早早的請了個假,把工服脫下來,換上了羽絨服,騎著自行車去市裡的酒店參加同學的婚禮。
黎陽他們班級不少同學在畢業後分配回了海城,今天過來的人不少,黎陽到後,表明了身份,被新郎家的親戚引到了一個單獨的房間,這裡面已經有十幾個人了,一眼掃過去,都很眼熟,再仔細看,是他們高三班級的同學。
黎陽進來跟他們打著招呼,看了一圈,問道:「鄭鐸還沒來?」
「他剛才來了。」有同學說道:「他們家親戚在樓上辦喜酒,喝完了就下來。」
一堆人坐在一起磕瓜子,說現在的工作的事情,除了黎陽,他們都是機關單位的,說的事情也不太懂,黎陽坐了一會兒,就出去了。
黎陽去三樓的廁所時,發現人很滿,因為是個好日子,酒店的客人很多,他也不急,慢慢悠悠的爬到了頂樓,果然這裡就沒有多少人了。
頂樓的包廂數目不多,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走上去一點聲音都沒有,廁所也很大,裡面收拾的特別乾淨,牆角還燃著不知道是什麼做的香。
看到裡面有抽水式馬桶,黎陽特意進去,想要體驗一把。
他剛把門關上,外面就來了兩個人,這兩個人進來沒有上廁所,而是先點菸,說起了話。
一開始說外地集團來海城收購工廠的事情,說著說著,其中一個嗤聲道:「姓譚的那個小子動真格的了,還真捨得花出去幾百萬安置那些人,我還以為他把廠子騙到手就耍賴了……」
「有姜老頭在那盯著,他不敢……」另外一個聲音有些嘶啞,「你以為他多花這麼多錢是為了履行當年的競標合同嗎,歸根結底,還不是想要另外三個農機廠。」
「他能吃的下那麼大一塊地,不得給撐死?」
「這個我哪兒清楚,我只知道,姜老頭把農機廠當做命根子,只要譚帥能把工廠整起來,安排好了工人,那老頭就是拼了命,也會幫他……」
「這個我聽說了,唐家那父子兩個,願意給一年幾十萬的租金,姜山那老頭都不租廠房給他們,生怕給了之後,農機四廠就得進他們嘴裡。」
「農機廠那塊地好啊,當年是B市來的工程師坐飛機在長尋坡上轉了半天,才選定的廠址,鄭翔開之前也惦記那地兒來著,不過他本來就是農機廠的人,只要地皮不花錢解決問題,農機廠那群人也不買帳……」
「這事我也聽說了,當年收購的方案比現在苛刻的多,一群人想要跟局裡講條件,誰也沒想到,突然跳出來一個愣頭青,一口就把這塊肥肉給吞了下去,哈哈哈……」
「鄭翔開也沒少占便宜啊,他借著擴張的由頭,以及合資公司的優惠,用低價弄了不少地了,二廠就橫在一廠和三廠中間,譚帥要想把四個廠子重新合併,早晚還要過他這一關……」
合作的事情,譚帥早早就跟許琰打過電話,雙方早就接觸過,再加上有黎陽從中傳話,合作的事情十分順利。
農機廠向許琰所在的實驗室提供資金和設備,實驗室則要替農機廠研發和改進最新型號的柴油發動機。
這款柴油發動機的生產設備,就是譚帥在俄羅斯聽到風聲後截胡的,現在一半設備在農機廠的倉庫,另外一半再過個把個月才能全部落位,譚帥手裡有幾個樣品,這個型號的發動力的馬力和性能十分優越了,但距離最先進的水平還有著差距。
所以,新的發動機還沒有正式生產,改良的日程已經先開始了。
原本,按照合作的要求,農機廠應該先拿出一筆研究資金,但許琰只要了一半的錢,剩下的換成了兩台實訓平台和其他實驗設備。
研究生擴招,實驗室里的人又多了,相應的,設備和器材也得增加。
很快,事情就談妥了,許琰帶著助理回學校,黎陽和譚帥則回到了農機廠。
下午,孔經理和退休工人代表一起去了海城的社保局,從今年一月一號起,社保局出了新的繳納社保的標準,按照上面的規定,補繳九百六十三萬元,農機一廠的所有退休工人的養老和醫療保險才能全部解決。
房改的錢,現在收上來一百多萬,譚帥讓鄭梅梅從穗城那邊的匯回來一百二十多萬,加在一起,先存進了一百八十五個退休工人的社保帳戶裡面。
大冷的冬天,一個個退休的老工人拿著老舊的工作證,去社保局打聽,得知從今以後他們的退休金都由銀行統一發放,心終於是放到了肚子裡面。
這件事像是一塊大石頭掉進了湖裡,不單剩下的退休工人積極的繳納房款,其他工廠的人也都在議論著。
社保制度改革後,工人工資中的一部分,還有企業工廠繳納的一部分,這兩者一起算進了工人的個人社保帳戶裡面,但是很多工廠因為經營的問題,盈利不足,拖欠幾個月或者大半年不給工人繳,這還不是一家兩家,很多都是這樣的。
農機一廠已經是私營企業,還能大手筆的給退休工人入保,實在是太難得了。
尤其是,現在長尋坡不少工廠破產,工人下崗,一直嚷嚷著買斷工齡,但一直沒個準確的說法,每個人那少的可憐的補償還遲遲不能到手。
對比之下,曾經最先衰敗的農機廠,工人們現在反而是最安穩的,這實在是讓人忍不住唏噓,真是世事無常。
外面怎麼說,黎陽沒有怎麼聽說,他在上午十點半的時候,早早的請了個假,把工服脫下來,換上了羽絨服,騎著自行車去市裡的酒店參加同學的婚禮。
黎陽他們班級不少同學在畢業後分配回了海城,今天過來的人不少,黎陽到後,表明了身份,被新郎家的親戚引到了一個單獨的房間,這裡面已經有十幾個人了,一眼掃過去,都很眼熟,再仔細看,是他們高三班級的同學。
黎陽進來跟他們打著招呼,看了一圈,問道:「鄭鐸還沒來?」
「他剛才來了。」有同學說道:「他們家親戚在樓上辦喜酒,喝完了就下來。」
一堆人坐在一起磕瓜子,說現在的工作的事情,除了黎陽,他們都是機關單位的,說的事情也不太懂,黎陽坐了一會兒,就出去了。
黎陽去三樓的廁所時,發現人很滿,因為是個好日子,酒店的客人很多,他也不急,慢慢悠悠的爬到了頂樓,果然這裡就沒有多少人了。
頂樓的包廂數目不多,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走上去一點聲音都沒有,廁所也很大,裡面收拾的特別乾淨,牆角還燃著不知道是什麼做的香。
看到裡面有抽水式馬桶,黎陽特意進去,想要體驗一把。
他剛把門關上,外面就來了兩個人,這兩個人進來沒有上廁所,而是先點菸,說起了話。
一開始說外地集團來海城收購工廠的事情,說著說著,其中一個嗤聲道:「姓譚的那個小子動真格的了,還真捨得花出去幾百萬安置那些人,我還以為他把廠子騙到手就耍賴了……」
「有姜老頭在那盯著,他不敢……」另外一個聲音有些嘶啞,「你以為他多花這麼多錢是為了履行當年的競標合同嗎,歸根結底,還不是想要另外三個農機廠。」
「他能吃的下那麼大一塊地,不得給撐死?」
「這個我哪兒清楚,我只知道,姜老頭把農機廠當做命根子,只要譚帥能把工廠整起來,安排好了工人,那老頭就是拼了命,也會幫他……」
「這個我聽說了,唐家那父子兩個,願意給一年幾十萬的租金,姜山那老頭都不租廠房給他們,生怕給了之後,農機四廠就得進他們嘴裡。」
「農機廠那塊地好啊,當年是B市來的工程師坐飛機在長尋坡上轉了半天,才選定的廠址,鄭翔開之前也惦記那地兒來著,不過他本來就是農機廠的人,只要地皮不花錢解決問題,農機廠那群人也不買帳……」
「這事我也聽說了,當年收購的方案比現在苛刻的多,一群人想要跟局裡講條件,誰也沒想到,突然跳出來一個愣頭青,一口就把這塊肥肉給吞了下去,哈哈哈……」
「鄭翔開也沒少占便宜啊,他借著擴張的由頭,以及合資公司的優惠,用低價弄了不少地了,二廠就橫在一廠和三廠中間,譚帥要想把四個廠子重新合併,早晚還要過他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