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心,我無礙。」姜瀅道:「記住,對外我一直都在銀霜院,郡王先前下過命令,我不許出院子,也不許有人來探望,你只需守住內院即可。」

  「若祖母與父親來問,你便如實說。」

  明郡王費心全她名聲,她豈能不領情。

  她想,如若她不知徐府那檔子事,大約是真的能在銀霜院待到他回京的。

  只可惜沒有後悔藥。

  否則她當時一定把耳朵捂嚴實些。

  青裊雖擔心,但此時也只能應下:「姑娘放心,奴婢能應付。」

  姜瀅自是信任青裊的能力,她想了想壓低聲音道:「你正好也準備準備,我們應要離開了。」

  青裊聞言正色應下:「奴婢明白。」

  姜瀅沒有多耽擱,簡單交代幾句便往銀霜院後牆去了。

  府里的下人都遣散了,也不必擔心被誰瞧見。

  才到後牆,她便見蕭瑢負手而立,聽的動靜轉頭望來。

  「郡王。」姜瀅走到蕭瑢跟前,屈膝見禮。

  蕭瑢嗯了聲,手臂一伸就攬住她了的腰,她整個人順著力道貼在了他的身上。

  姜瀅身子驀地一僵,緊張的屏住氣息。

  「怕就閉上眼。」

  鼻尖縈繞著屬於他的冷香,耳邊傳來呼呼風聲,姜瀅這才回神。

  原來是帶她翻牆。

  腳沾了地,蕭瑢卻未放開她,低頭詢問:「你方才在想什麼。」

  姜瀅依偎在他懷中搖頭:「沒有。」

  她敢說,她以為他方才要對她做些什麼嗎。

  半晌,頭頂傳來一道輕笑,蕭瑢放開她逕自上了馬車,姜瀅默默地跟上。

  直到馬車行駛時,蕭瑢突然道:「本郡王並無這方面的興致,你不用想。」

  姜瀅反應了好一會兒才明白他的意思。

  他並沒有在野外的興致,她想也無用。

  驀地,姜瀅從臉到脖子紅了個透,低著頭試圖解釋:「我,我也沒有。」

  她瘋了才會有!

  作者有話說:

  來啦,比心心

  第16章

  臨湖巷

  青磚紅牆中,一匹漂亮的赤兔馱著俊俏的小郎君,委委屈屈的踩著小碎步緩慢地往前挪動,少年郎緊緊拽著韁繩,對它的不滿視若無睹。

  一人一馬的身後還跟著四人抬的花轎,像是迎親,卻又無甚章程,一路行來惹來不少人側目。

  瞧少年一身暗紅華衣,定也是出身富貴人家,緣何迎親卻這般不成體統,這種人家便是妾也不該如此輕慢才是,可若說輕視,卻是小郎君親自來迎。

  不知情的人只感覺詫異又好奇,而知情的,卻雙眼冒光一副看好戲的神情。

  這哪是什麼迎親,這是小郎君半路搶來的花轎!

  搶的還是知州府的親!

  不過說搶也不大合適,畢竟這是徐大公子自個兒點了頭的。

  所以,與其說搶,倒不如說送。

  話說這位小郎君去的也是巧,路過徐府側門時剛好撞見了徐府納姨娘的花轎,那馬兒行的又快,疾馳下帶起一股風掀起了花轎側邊兒的車簾,小郎君就那麼不經意的一瞥,便瞧上了徐府未過門的新娘子。

  於是,小郎君馬鞭一揮,令花轎停在側門候著,自個兒大搖大擺的進了徐府,不過半刻鐘就出來將花轎帶走了,徐大公子還恭恭敬敬的將人送到門口。

  那可是知州府的大公子,小郎君搶了他未過門的姨娘,他還反倒頷首陪笑,可想而知,小郎君的身份自不尋常。

  但不管怎麼說,徐府這事做的屬實不地道。

  蘇州城的消息一向傳的快,如今誰不曉得那花轎裡頭是長史府三姑娘,今兒姜家逢難,便急急將三姑娘送往正在議親的徐府,但雖說姜家此番託孤是求人,三姑娘門子出的也不體面,可歸根究底,是徐府先提的這門親,今兒也是徐府親派的馬車去姜家接的人,可誰曾想這新娘子還未進府,就叫徐府轉手送給了小郎君。

  這何嘗不是仗著長史府遭難,無人能為小娘子撐腰,才敢這般欺辱人。

  「可惜啊,姜三姑娘雖是庶出,模樣卻生的明艷動人,性子雖驕縱些,但原本也能在家族的庇護下富貴安穩一生,誰料姜家一朝生變,這小娘子也就跟著遭了殃。」

  還未進門就被夫家轉手送人,雖說原本也是妾,但這兩者差的可就遠了。

  好好的長史府姑娘,竟落得這般境地,著實令人唏噓。

  「欸,你們還不知道嗎,長史府已經沒事了。」後頭跟過來看熱鬧的人聽得這話,雙眼一瞪道。

  「什麼?沒事了?」

  一人詫異:「不能吧,我可是親眼看著那十幾官兵殺氣騰騰的直奔長史府而去,我還仔細瞧了眼,那些人腰間掛著的可是大理寺的腰牌!」

  「就是啊,這都驚動大理寺了,怎能沒事?」

  「要不怎麼說你們耳目不明呢,你們難道不知姜家六姑娘當街攔了明郡王馬車一事?」那人覷著眾人道。

  「這事我倒是聽過一耳朵,但不是說姜六姑娘進了魏宅後就沒動靜了麼,怎麼著,聽你這意思明郡王竟還當真管了長史府這事?」

  那人也不賣關子,瞥了眼前方的花轎,徐徐道:「那可不,不僅管了,明郡王還親自走了一趟,沒過多久大理寺的人就從長史府出來了,直奔城門回了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