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把新學開遍兩京十三路這個設想還是讓朱厚照心潮澎湃。

  他就喜歡這樣的大計劃!

  朱厚照哼道:「若是能把京師大學開起來,以後當然是孤親自去巡視其他地方的新大學!」

  文哥兒倒也沒有非要與他爭這個,只表示朱厚照該回去練字了,等到京師大學落成之日,咱在學校門口立個碑,寫上「天下第一學」五個大字。

  這天下第一學當然是由朱厚照來寫。

  京師大學的匾額就儘量爭取讓咱陛下來寫吧!

  所以,殿下,你也不想被你父皇比得慘不忍睹的對吧?

  朱厚照睜大了眼。

  他去江南玩了半年,聽起課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練字什麼的更是被他拋諸腦後。

  現在!文哥兒說要把他的字刻到碑上讓所有學生進進出出都看見,還要跟他父皇寫的匾額做對比!

  京師大學都還沒影呢,朱厚照仿佛已經聽到了學生們私底下指指點點的對話。

  不行,他堂堂大明太子,怎麼可以被人嘲笑字丑!

  朱厚照二話不說回宮提筆猛猛練字去了。

  文哥兒倒是沒急著回去,他去玉泉觀尋自己的關學首席大弟子李燿聊起建校之事,順道探望一下許久沒見的張老道。

  玉泉觀是張老道的地盤,張老道如今年紀也不小了,操作起儀器來已經沒以前利索。

  目前都是觀中弟子和李燿他們幹活,張老道負責指點他們往什麼方向改進。

  兩邊的人其實經常暗中較勁,不過張老道一次沒管,一來是他本來就不愛管俗務,二來是他們較起勁來並不是相互使絆子,反而形成了一種良性競爭。

  小年輕們在比拼誰能拿出更好的成果,他為什麼要去阻止?

  得知東宮要建京師大學,張老道和文哥兒討論了很久,最終決定全力支持京師大學的建校工作,通過這所新學校展示一下外人還不知曉的研究成果。

  李燿卻是有些緊張。

  他們調子起這麼高,不會有人來砸場子吧?

  李燿一臉嚴肅地對文哥兒說道:「我會嚴抓我們關學弟子的日常訓練,絕對不會丟老師的臉!」

  聽到李燿這麼說,張老道陷入了沉默。

  一開始,李燿只是暫住玉泉觀向他學關學實操,接著李燿帶來了一群關學徒子徒孫,再後來他們就長住玉泉觀了,並且每天早起進行日常訓練,幾年訓練下來把他們一個個都操練得比軍士還勇猛。別的不說,干起重活來那是一個人能當十個人來用!

  真要有人上門來砸場子,他們絕對能把對方打得哭爹喊娘。

  就,很沒有讀書人的樣子。

  但他們大明的讀書人也是能上馬彎弓的,這麼一琢磨好像又不那麼稀奇了。

  文哥兒都到玉泉觀來了,便讓李燿把關學的徒子徒孫們喊到校場集合。

  有些新選過來的關學生員甚至都沒見過文哥兒,這會兒終於見著人了,心裡不免有些小激動,紛紛踮起腳伸直脖子想親眼看看王小狀元長什麼樣。

  文哥兒沒有一上來就搞什麼領導講話,而是先上馬試著在校場裡走了半圈,興頭上來了還利落地給徒子徒孫們展示了一下騎射功夫。

  贏得一片喝彩聲。

  文哥兒便騎馬繞回這批培養了數年的關學生員面前,與他們講述接下來的大學發展藍圖。他們一開始肯定不可能為所有人接受,可是只要他們堅持下去,肯定會有無數人以能到大學進修為榮!

  外面那些紛紛擾擾,他們不必太過掛心,只需要專心把關學發揚光大就好。

  即便學到最後發現自己沒有什麼天分,大學裡頭也會為他們這批關學生員留有適合的崗位!

  本來這批生員大多是軍戶出身,平日裡雖然老老實實跟著李燿研習關學知識,心裡卻還是有些沒底。

  如今聽文哥兒說日後大學裡的崗位會優先安排他們,眾生員的心頓時都鼓譟起來,爭相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辜負這樣的機會!

  文哥兒坐在馬背上給這批關學生員開完建校動員大會,又交待好李燿如何跟東宮的人對接,這才施施然地離開玉泉觀回城去。

  到家一看,金生回來了,還帶著個姑娘。那姑娘瞧著還有點眼熟,文哥兒定睛多瞧了兩眼,笑著喊道:「菱姐兒?」

  竟是在養濟院長大的小姑娘江菱。

  文哥兒從小便時不時往養濟院跑,還帶動他這一圈親朋好友往養濟院送東西或者做義工。不過他這些年忙碌得很,平時很少親自去養濟院了,已經許久沒與在養濟院認得的朋友見面。

  都說女大十八變,他差點都沒把江菱認出來。

  文哥兒的目光在金生和江菱之間逡巡。

  他們這是有情況啊!

  金生被文哥兒看得有點不好意思,倒是江菱落落大方地與文哥兒講起他們是怎麼湊到一起的。

  無非是他們自小便相識了,今年又齊齊到了嫁娶年齡,恰好一個在愁娶誰一個在愁嫁誰,愁著愁著就看對眼了。

  這些年金生給了家裡不少幫扶,家中並不清楚他在讀書練武方面的天賦,只覺得他就這麼跟著文哥兒挺好,又能給家裡拿錢又很有面子。

  知曉金生想娶個養濟院長大的姑娘他們也沒反對,還覺得這樣挺好,至少不用他們掏多少彩禮,往後說不準還能夫妻倆一起到王家幹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