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到信都寫完了文哥兒才覺有些疲憊。

  別看他在唐員外等人面前表現得從容自若在朱厚照這個太子學生面前也始終遊刃有餘可他很清楚無論哪一方都不算是他可以隨意鼓動、隨意拿捏的存在。

  只不過越是這樣,越是不能表現出來。很多事其實都像走鋼索一樣自己先穩住了才能走到最後。

  記得去年冬天他們去老師吳寬家作客,蘇州知府有事找上門,給的禮單就是老長一串。

  那時候吳寬也沒特意避著他們一方面是因為拿他們當自己人看,一方面大抵是因為這在官場之中算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連向來以風雅著稱的吳寬尚且如此更別提旁人了。

  不過仔細一琢磨,又覺得理當如此:沒有豐厚的家底,如何能風雅起來?擱在真正的窮苦人家,很多時候連抄書的紙都買不起更別提費錢費心思去研習書畫。

  只是這些入京後到處活動的地方官員手頭那花不完的錢、送不完的禮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文哥兒沒什麼睡意索性提筆作起畫來也沒畫什麼特別的只把一些江南的有趣習俗以及奇聞異事畫成四格小漫畫,回頭拿去投稿給《新報》薅點朝廷羊毛。

  俸祿不多自力更生!

  沒有半年獎和年終獎他用雙手為自己創造!

  文哥兒提筆畫了半個時辰後終於困了吹熄燈睡了個極香沉的好覺。

  江南一帶的水路十分通暢徐家的鋪貨又很到位,只一日的功夫便連隔壁浙江也拿到了新一期的《新報》。

  王守仁擁有了小半年帶薪假期,先是回餘姚浪了一圈,接著便跟著王老爺子搬到紹興那邊的新家再浪了一圈。

  比起京師那種連皇宮都要改小了才建得下的地方,紹興這邊的宅子還是很實惠的,至少王老爺子想種竹子不必和文哥兒那些雜七雜八的花草果蔬搶地方了。

  王守仁呼朋喚友到處玩耍,又結識了不少同鄉後輩,其中有個叫徐愛的餘姚小年輕特別愛找他探討問題,王守仁見他和文哥兒年紀差不多大,便總帶著他一起玩。

  等摸清了徐愛家底,又見徐愛確實有才華,王守仁便尋王老爺子討論起來:「你覺得回頭讓他和讓姐兒相看一下怎麼樣?」

  碰上青年才俊就該往自己家扒拉,這是一個好哥哥應該做的!

  王老爺子道:「還早,等他過了鄉試再說。」

  過了鄉試就得入京趕考,到時候正好相看。

  王守仁聞言點點頭,也沒再繼續這個話題。他見桌上擱著新一期的《新報》,想到自己白天只顧著出去玩耍,還沒來得及看報,當即盤起腿懶懶散散地翻看起來。

  看著看著,他臉色就變得有點古怪。

  ……他弟上哪了解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知識喲!

  王老爺子早看過報紙上的內容了,見王守仁神色不對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他無奈叮囑道:「這小子什麼都敢在太子殿下面前講,你這個當哥哥的以後要多看顧著點。」

  要說哪個孫子最得王老爺子喜歡,那肯定是王守仁這個大孫子;可要說養大哪個孫子耗費他最多心力,那肯定是文哥兒無疑了。

  那小子一點都不知尊老愛幼為何物,平時有事沒事就愛氣氣他,如今回到浙江沒那小子在還真有點不習慣。

  王守仁一口應下:「那是當然的!」

  王老爺子:「…………」

  突然想起這個孫子似乎也不太靠譜,不知怎地更擔憂了。

  相比回來純玩的王守仁,王守儉他們回來後要面對的就是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王守儉自己沒考上什麼出身,不過親爹和弟弟都是狀元,哥哥也是個進士,這等榮顯在餘姚這個地方算是獨一份的,擱在紹興也不差,要想與什麼高門大戶結親可能不容易,娶個媳婦還是很簡單的。

  最後王守儉被縣裡的學官相中當女婿,這學官當年與王華乃是同窗,兩邊對這樁婚事都非常滿意。

  相比王守儉這邊的速戰速決,謝豆的婚事就有那麼點小波折,他爹是當朝閣老沒錯,但他家光是兒子就有六個,謝豆屬於不上不下的。往低了挑謝家不滿意,往高了挑又說不太攏,加上謝豆又是個沒什麼主意的,竟是一直沒說成。

  幾次相看都陰差陽錯出了岔子,謝豆有點害怕出門了。

  前兩天他寫信給文哥兒忍不住說了幾句心裡話,文哥兒怕他自個兒在家想來想去,便寫信邀他到南京玩幾天。

  文哥兒還說如果他要出門的話,順便幫他跑趟杭州,去錢塘洪家取幾本他約好要借的書。

  兩家都是浙江人,謝遷與洪鐘關係也不差,兩家算起來還挺相熟,謝豆去拜訪倒是不算突兀。

  謝豆橫看豎看,總疑心文哥兒是為了讓他去取書才邀他去南京玩耍。

  不過謝豆從小就把文哥兒當親弟弟照看,自是不會拒絕文哥兒這點小要求,別過家中長輩後便啟程前往杭州。

  洪鐘目前還以都御史的身份在外頭當巡撫,錢塘洪家老宅目前是洪澄父子倆在留守,算是文哥兒的老熟人了。早前文哥兒來信說謝豆會過來取書,洪澄父子倆便在家邊看新書邊等著他過來。

  謝豆雖有些靦腆,待人接物還是很過關的,登門後與洪澄父子倆相談甚歡。

  年紀和文哥兒相近的洪楩見了謝豆也頗覺投緣,興致勃勃地拿著新出的報紙和謝豆分享:「你在路上可能沒看新一期的《新報》,上頭有篇慎辭的新作來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