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想人宋元戲曲行業的鼎盛時期,大型勾欄能容納成千上萬人,每個人都心甘情願掏票錢進去看表演,哪怕沒坐票也渾不在意,只為聽首曲兒看場戲。

  所以摻和「揚州瘦馬」「秦淮名妓」之類的營生就很傻,你花那麼多錢培養出才藝超群的美人,結果就是把人嫁給鹽商當妾或者弄到秦樓楚館裡賣幾年身,就圖那麼幾個錢嗎?人家元朝時的戲班子養出一個名角能火到宮中去,唱個十幾二十年也不帶過氣的,反而還越唱越有味道。

  明明坐擁寶山卻傻乎乎地靠撿石頭過活,想想就讓人心痛!

  至於政策什麼的,那都是可以爭取的。

  文哥兒一堆餅哐當哐當砸下來,唐員外等人都快反應不及了。

  按照文哥兒一貫的作風,各項政策的確是可以爭取的,陝西行都司那邊就拿到了不少扶持政策。

  要知道陝西行都司連個行政機構都沒有,全境幾乎都是軍事化管理,那邊的人在朝中絕對沒人能說得上話!可這些年西北那邊連河道都清理得分外勤快,看得出是花了大力氣保持運輸路線的通暢。

  甚至還有不少人著了魔似的想到關外看敦煌。

  關外七衛表示自己從未見過這麼多漢人出關。

  這一切大多是文哥兒在裡頭運作。

  如果可以搭上文哥兒這條線——乃至於東宮這條線,對唐員外他們而言著實是件很有誘惑力的事,這代表著他們未來二三十年幾乎都能穩定發展!

  文哥兒的考慮也很有道理,以他們如今的身家該考慮的就不是皮肉生意那點小錢,不能因為那麼一點蠅頭小利就敗壞了江南的名聲。將來旁人一想起江南就想到那些個秦樓楚館,難道是什麼好事嗎?

  唐員外算是初涉這一行,只小小地開了個花樓當待客的地方。他投的錢不多,想抽身也不算難,但還是忍不住指出事實:「即便我們不摻和這些營生,恐怕也有別人會接手。」

  文哥兒笑道:「那就需要諸位費些力氣去扭轉這股邪風了。」

  眾人對視一眼,算是明白文哥兒剛才為什麼給他們講江南在文化產業方面優勢的了。這是讓他們別找人接盤,直接原地轉型!

  對他們這批人來說,那方面的產業確實不算什麼,只能算是個添頭。他們約文哥兒出來也不是為了保住這一塊的營生,而是想探一探東宮的底,省得他們整天提心弔膽。

  唐員外最先表了態,說是一會回去後就擬個轉型方案出來給文哥兒過目。正好他們家主營的是書坊刻印業務,完全可以逐步轉向原創改編一條龍產業鏈,運作好了未必不能相互成就、相互帶動!

  有唐員外這個晚輩先開了口,其他人便也先後表示自己也要為江南文娛產業添磚加瓦,希望以後東宮開海貿的事能先考慮他們!

  不管這些承諾有幾分誠意,到底是把態度給擺出來了。

  文哥兒擱下手中的茶保證道:「當今陛下與太子殿下都是英明仁厚之人,只要你們真心實意為朝廷排憂解難,朝廷肯定不會虧待你們。」

  正事到這裡算是談完了。

  唐員外趕忙提出想要再版文哥兒書稿的事。

  給出的潤筆費相當豐厚。

  文哥兒想了想,也沒直接拒絕,只笑道:「這潤筆費就不必給我了,你幫我置辦一批書給餘姚縣各個社學送去,單子我明兒派人拿給你,你照單準備就好。」

  唐員外喏然應下。

  其他人提出的題字與寫文章文哥兒便拒了,說是自己書法尚未出師,文章就更不能寫了。

  理由也是現成的:如今南京翰林院的掌院可是他的鄉試座師,斷沒有學生搶老師活乾的道理。

  一頓飯吃下來,唐員外他們已看出文哥兒是什麼性情,聽他好言拒絕便也沒有再強求。

  文哥兒飯飽酒足,別過眾人溜溜達達地回了東宮。

  結果他才剛踏入宮門就碰上了等在那兒的楊玉。

  說是朱厚照讓他回來後立刻去見他。

  文哥兒眨巴一下眼,好奇地問楊玉:「太子殿下不會讓你們錦衣衛跟著我吧?」

  楊玉不吱聲。

  文哥兒明白了,自己還真被人跟著了。

  唉,小豬崽子學壞了!

  小小年紀居然對自己人動用錦衣衛!

  養豬難,難於上青天!

  作者有話說:

  文崽:這隻豬崽子不行!

  *

  註:

  ①說起來我們家這邊的粽子,平時主要包鹹肉粽,其次是蘸白糖的甜粽,就是甜粽得放農家自製的鹼水,這東西不是每次都有,所以包的次數不是很多。記得有次表姐送了幾個大大的鹹蛋黃肉粽,老媽切成小塊煎到兩面薄焦,吃著真香……後來試著買了同款,感覺沒那麼好吃,可惡!

  -

  ②虎丘在明朝還真有音樂節,康康張岱在《陶庵夢憶》里寫的《虎丘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閒、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鵝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皆鋪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摻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曲,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句字,藻鑒隨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