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來個識貨的,便會發現連地上踩著的石子都價值不菲,更別提那精美至極的雕樑畫棟。

  那園圃之中長著的也無一不是被精心照料的奇花異草。

  誰要是喝醉了在上頭打個滾,怕是能壓死價值上千兩的名花。

  文哥兒是屬於這些東西全能認出來,但自己家裡啥都沒有的那類人。他早就知道江南會享受的人很多,卻還是頭一次赴這種規格的宴會,只覺自己來這一趟著實開眼了。

  瞧瞧這些江南巨賈,個個都是有錢還會花的能人,真是了不起啊!

  就是不知這頓飯約得這般匆忙,這邊不知能不能張羅出一頓好吃的飯菜。

  能不能賞景不要緊,飯菜好不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文哥兒正在心裡嘀咕著,唐員外已經親自引著他前往設宴處。

  那是處臨水的雅軒,便是盛夏日坐到裡頭也清涼又舒服,才踏入裡頭便覺暑氣全消。見文哥兒到了,眾人紛紛出來相迎,一眼看去,最年輕的竟是三十出頭的唐員外!

  當然,文哥兒來了以後,他便是座中年紀最小的。偏偏他還是這次的座上賓,瞧著便像是一群年過半百的中年人捧著個未及弱冠的少年郎。

  文哥兒在京師有過許多次主持招商引資會議的經驗,對這種場景倒是不陌生。他沒推脫來推脫去,含笑應邀落座,對待唐員外等人也十分客氣。

  眾人都曉得他愛吃,落座後也沒談別的,只叫伺候的人端茶上點心。

  第一道點心端上桌,旁邊一位氣質儒雅的商賈便開口給文哥兒介紹道:「我們家廚子最擅做這個白雲片,不知王修撰到金陵有沒有嘗過別家的。」

  文哥兒一聽就知道西園是他的。

  南京可是明的前首都兼現陪都,能在這種地方置辦這樣一處園子來宴客,足見這人家底有多殷實。

  文哥兒看了眼面前的白雲片,這名字聽著風雅,實際上是一種特別常見的吃食——鍋巴。只不過這鍋巴被做得薄如棉紙,出鍋後撒上雪白雪白的細糖,瞧著自是皎如白雲。

  名廚之所以是名廚,就是要在最尋常的吃食上折騰出新花樣來,比如那有名的開水白菜就把白菜芯子做成了國宴菜。

  文哥兒笑道:「這白雲片我倒是沒吃過,今兒須得好好嘗一嘗。」

  他從小練就了不管到哪都直接當自己家的獨家本領,還真沒和唐員外他們見怪,就著他們這些地頭蛇的介紹嘗起許多自己沒來得及嘗的金陵特色美食。

  作者有話說:

  豬崽:可惡!居然不帶我看貪污受賄現場!

  豬崽:必須拿住小先生把柄狠狠拿捏!

  文崽:?

  *

  註:

  ①白雲片:參考袁枚《隨園食單》

  【南殊鍋巴,薄如綿紙,以油炙之,微加白糖,上口極脆。金陵人制之最精,號「白雲片」。】

  我發現這個袁枚住在金陵的隨園裡,對南京的飲食卻全程嫌棄臉,只有這個白雲片他夸好,難道是遠香近臭!

  看看他是怎麼嫌棄南京飲食的:

  罵南京人不會吃海鮮:【暇舍其本題,別生枝節哉?金陵人好以海參配甲魚,魚翅配蟹粉,我見輒攢眉。覺甲魚、蟹粉之味,海參、魚翅分之而不足;海參、魚翅之弊,甲魚、蟹粉染之而有餘。】

  罵南京人不會吃刀魚:【(刀魚)……用火腿湯、雞湯、筍湯[火畏]之,鮮妙絕倫。金陵人畏其多刺,竟油炙極枯,然後煎之。諺曰:「駝背夾直,其人不活。」】

  罵南京人不懂欣賞土布魚:【杭州以土步魚為上品。而金陵人賤之,目為虎頭蛇,可發一笑。】

  罵南京人連饅頭都做不好:【楊參戎家制饅頭,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層。金陵人不能也。】

  罵南京人不懂吃新鮮栗子和菱角:【新出之栗,爛煮之,有松子仁香。廚人不肯煨爛,故金陵人有終身不知其味者。新菱亦然。金陵人待其老方食故也。】

  袁枚:指指點點.jpg

  第448章

  文哥兒吃得自在其他人不覺也放鬆了心情,甚至不知不覺跟著用了不少茶點與飯菜,只覺這滿桌子佳肴都更美味了些。

  等一頓飯快到尾聲了,唐員外等人才猛地從這和諧的吃喝氣氛里回過味來。等會兒他們好像不只是想請文哥兒吃飯來著?

  唐員外這個出面請人的便被推出來試探文哥兒的意思。

  文哥兒正在捧著金陵有名的雲霧茶消食聽了唐員外等人的擔憂後笑了笑說道:「諸位都是金陵頗有名望的人物,手頭有著許多旁人艷羨不已的生財之道何必再就著女子的一身皮肉盤剝?於佛家言這是平白給自己造孽障。」

  他本不曉得這些人竟是為了《新報》上那篇文章找上自己,現在聽他們說了自己的擔憂,便知曉他們或多或少都有參與秦淮河畔那些生意。

  這也很正常他們家中已經有相對穩定的產業,免不了會想發展一下其他賺錢的營生。何況涉足這一行也不光是圖賺錢倘若即將談合作的是位喜歡美色的合作夥伴,他們總不能也把人請來西園吧?

  世人多愛酒色財氣,不好這一口的終歸是少數。你看許多人連當了官都背地裡養樂婦或孌童滿足自己,他們江南考出去的才子哪個不風流?

  像十歲就入翰林院讀書的程敏政不僅少年成名還曾當過天子的老師還不是得了空就去教相好的樂婦「讀詩書」。還有他們的南京解元唐伯虎至今還有不少贈給妓子的詩畫在秦淮河畔流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