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擁有豐富的禍害紈絝子弟的經驗,完全不在意這點仇恨值。他老神在在地說道:「不必擔心,他們也沒空來找我們茬,畢竟在那之前他們的腿應該已經被家中長輩打斷了。」

  要知道京師那麼多紈絝子弟看到他都是繞著走的,他想找幾個來禍害一下人家都擺出「莫挨老子」「你這該死的別人家的孩子離我遠點」的態度。

  神童的寂寞誰人能懂!

  徐經見文哥兒這個被太子署了名的人完全不在意,便也放下心來,繼續認認真真跟著文哥兒醃肉。

  早早過來聚眾包粽子的人都是幸運兒,他們這些人都來得足夠早,沒有第一時間受到新一期《新報》的衝擊。

  相比之下,許多江南的年輕人就沒那麼幸運了,哪怕他們自己不看報,也被看到那篇性健康教育講章的長輩們拎過去拜讀。

  兇狠點的長輩甚至還讓他們抄寫並臨摹上頭的花柳病圖鑑。

  叫你不好好讀書,叫你出去尋花問柳,都給我好好讀一讀王小狀元這篇文章!

  錢福對文哥兒組織的包粽子活動毫無興趣,這幾天他都歇在秦淮河畔,每天有朋友和美人陪著喝酒,日子過得好不滋潤。

  可惜這份快活只持續到新一期的《新報》送到他手上。

  錢福睡到日上三竿,洗漱過後開始懶洋洋地翻看報紙。一開始他覺得上頭都是他不甚感興趣的時政新聞,還在心裡嘀咕「這報紙可真是越辦越差了」,等看到太子和文哥兒共同署名的那篇文章後他一激靈,昨晚的酒全醒了。

  什麼玩意?

  這是什麼玩意?

  為什麼還帶圖的?

  一翻面冷不丁看到這玩意,簡直是五雷轟頂!

  要知道那些真正得了「髒病」的人尋醫問藥時都是遮遮掩掩的,根本不敢讓旁人知曉,尋常人自然不知曉具體是怎麼一回事。誰敢把這種玩意整成圖鑑廣而告之!

  錢福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不見,只覺秦淮河畔這個溫柔鄉都不那麼誘人了。

  王十六啊王十六,你一天到晚寫的都是什麼玩意?你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怎麼會知道這麼多?你自個兒知道就得了,居然還把這些事全都教給太子!

  他們這位太子也是個奇人,聽了這種玩意後竟把它投稿到《新報》上!

  你們師徒倆真是害人不淺!

  作者有話說:

  王·紈絝克星·小文:這一刻,我胸前的紅領巾分外鮮艷!

  *

  今天的更新依然肥美!

  突然發現今天是444章,奇妙的疊數增加了!第一次寫到這麼多章誒,新鮮的體驗也增加了!

  以前就講過啦,這個系列應該都會更偏重親朋師友君臣等等各方面的感情,誰的戲份多並不代表他們之間是愛情,像老丘戲份就曾經離奇增加!明明開文之前我都不認識老丘!(振振有詞

  *

  註:

  ①不怕水中魚,只怕岸上豬;豬過水,見糠止:出自楊慎整理的《古今風謠》

  諧音梗怪可愛的hhh

  豬崽:你禮貌嗎?!

  第445章

  奇人朱厚照這時候正在包粽子他跟著文哥兒參與過很多次新社聚會,已經充分鍛鍊過動手能力,包個粽子完全不在話下。他也很好奇各種粽子的包法,屁顛屁顛跟著文哥兒從這桌包到那桌聽著新社成員們介紹自家的特色粽子。

  得知粽子居然還能塞鹹蛋黃朱厚照大為震驚感覺從小到大的認知都被顛覆了。

  怎會如此!

  文哥兒從小就愛掛著一串粽子跑遍整個長安街,挨個跟人家換粽子吃吃過的粽子類型不知凡幾甜粽咸粽他都接受良好,自然不像朱厚照這樣每年都只吃尚膳監提供指定口味的粽子。

  見朱厚照一臉抗拒地看著正在包的鹹蛋黃肉粽,文哥兒笑道:「粽子鹹甜皆宜你多吃幾種就會發現它們各有妙處了。」

  他還給朱厚照講了講古時的特色粽子,比如歐陽修就曾經寫詩說「彩索盤中結楊梅粽里紅」,蘇軾也表示「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里得楊梅」,沒錯粽子裡有楊梅!

  聽說這種粽子南北朝時期就很流行了大年三十都要吃大冬天都不忘包楊梅粽吶!估摸著那會兒用的是醃楊梅。

  現在他們就沒這個煩惱了正好碰上梅子熟紅的好時節可以叫人去買些鮮楊梅回來試試看,品嘗一下宋朝人吃的粽子是什麼滋味!

  朱厚照:?????

  什麼?

  粽子裡還有楊梅?

  朱厚照不懂朱厚照大受震撼。

  正在包鹹蛋黃肉粽的新社成員大受震撼主要他們也不是人人都通讀《文忠集》《東坡集》的便是讀了也不會像文哥兒這樣專門記住裡頭都吃了啥。這等聞所未聞的口味便是盛產楊梅的江南地區也很少見!

  有了文哥兒介紹的古法異埠味,朱厚照頓時覺得鹹蛋黃肉粽也不那麼難接受了。

  也不知這歐陽修和蘇軾是不是真的吃這奇奇怪怪的楊梅粽,如果是的話那只能說——

  不愧是蘇東坡啊!

  到了中午,南京諸官拿到了按慣例發放的端午福利,包括夏扇、五彩壽似縷以及粽子。今年南京光祿寺特地聲明,這次分發的粽子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太子殿下組織新社成員包的,說不準你吃到的粽子便是太子親手所包!

  這消息一出,眾人看自己手裡的粽子感覺都不太一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