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年新社可是在江南發展得如火如荼,別看文哥兒人不在江南,關於這邊的各種消息可是沒少聽!

  尤其是大夥知曉他和錢福交情不錯,有什麼關於錢福的奇聞異事都會在信中與他提幾句。

  錢福:「…………」

  錢福道:「這哪裡沒顧著臉面?我不過是一時興起想去看看罷了。」

  接著他還說了些「喜歡美人有什麼錯」「讀書人的風流能算是風流嗎」「不近酒色的人才不正常」之類的話來為自己辯駁。

  朱厚照聽在耳里,看向錢福的目光越發警惕。

  甚至還暗中拉著文哥兒跟他一起把凳子挪得離錢福遠些。

  震驚!

  風流才子竟在我身邊!

  看來等新一期的《新報》在江南這邊下印後,首先要送這位錢狀元一份!

  作者有話說:

  豬崽:震驚!活的風流才子!

  豬崽:必須送他一份新報讓他寫八百字讀後感!

  *

  更新!

  今天肥肥的!

  *

  註:

  ①如何嫁了賣鹽人:這個好像在前面的作話里已經引用過了,不過再發一次也可以,記得在錢福的文集《鶴灘集》以及馮大龍整理的《古今笑史》裡面都有提及

  【狀元錢鶴灘已歸田。有客言江都張妓動人,公速治裝訪之。既至,已屬鹽賈。公即往叩。賈重其才名,立日請飲。公就酒語求見。賈出妓,衣裳縞素,皎若秋月,復令妓出白綾帕請留新句。公即題云:「淡羅衫子淡羅裙,淡掃蛾眉淡點唇。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賣鹽人?」】

  -

  嘖嘖,人家已經嫁了人都要去見,可見錢福是真的很風流了!

  第444章

  錢福並不知曉朱厚照有這般態度的原因只當朱厚照年紀小聽不得這些事,便也樂得含糊帶過這個話題。反正他天生就是這脾氣,得罪人跟喝水吃飯似的,估摸著這輩子都改不了了。

  喝酒喝酒!

  酒中樂趣無窮!

  文哥兒一行人在高郵多逗留了兩日才又回了揚州玩耍。

  文哥兒弘治九年的同科之中恰好有揚州人比如目前正在戶部幹活的趙鶴趙叔鳴便是了。他一點都不心虛地打著人家名義到處交朋友,一點都沒把自己當外人積極地在江北也發展了不少新社成員。

  江北可玩的地方也不少他們走了幾處古蹟,逛了幾處園子,再拜訪了一些揚州名士與青年才俊(主要是文哥兒想嘗嘗他們家的特色菜)不知不覺便到了五月。

  朱厚照想起自己說好要在端午前回南京,便又與文哥兒幾人一起過江去。

  來的時候他們沒帶多少人再次渡江的時候卻是浩浩蕩蕩一大群人。

  除了錢福、張靈他們之外,楊慎、康海、何景明也到揚州來了。

  原因自然是看到文哥兒寫給他們的那首《朝天子》後,楊慎幾人都忍不住渡江過高郵拜訪王磐,與他交流交流揚州一帶的風謠。

  隨著元朝大量文人因為仕途無望加入創作隊伍散曲這體裁逐漸比起民間歌謠添了幾分雅致不過算下來其實也同根同源王磐這個活躍於民間的散曲家給他們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資料。

  楊慎牽頭編纂的《古今風謠》如今已經按時間順序整理出厚厚一摞稿子登上渡江的官船後他們便就著獵獵江風研究這些文稿能不能唱出來。

  文哥兒看到「直如弦死道邊」「舉秀才,不知書」之類的眼熟風謠就要和楊慎他們探討一下這些優雅罵人的古代風謠是怎麼唱法。

  等瞧見「不怕水中魚只怕岸上豬」這種元末童謠他還要拉著朱厚照一起討論:你知道這「岸上豬」指的是啥嗎?你知道「豬過水見糠止」玩的是什麼梗嗎?

  眾人:「…………」

  一時也不知該怪楊慎把當代風謠也整理進去好,還是該怪文哥兒這傢伙膽大包天的好。你們師兄弟兩個就胡來吧,遲早出大事!

  好在這童謠也不是什麼反詩(雖然對元朝來說可能是),講的不過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滅了元朝、建都建康的舊事!

  可見人們自古以來就很鍾愛諧音梗。

  這還是頭一次有人敢把這種歌謠傳到朱厚照面前,他聽得眼睛都睜圓了。什麼豬過水,什麼見糠止,聽著怪埋汰人的!

  偏偏他們現在正好就在「過水」。

  當年太祖朱元璋過的「水」可不就是眼前這條浩瀚無垠的長江嗎?

  好好一宏圖偉業,居然被唱成是「見糠止」,真是太可惡了!

  朱厚照瞪了文哥兒一眼。

  文哥兒振振有詞:「這是民間流傳的歌謠,可不是我瞎編的。殿下別惱,若是換成太祖皇帝聽了這歌兒,說不準還會親自學著唱!殿下得有太祖皇帝寬廣的胸懷啊。」

  若是朱厚照沒研讀過《大明律》《大誥》,興許還會被文哥兒這番說辭忽悠住。可他上回通讀《大誥》以後就發現了,太祖皇帝殺最多的就是他小先生這種當官的,逮著一個殺一個,逮著一雙殺一雙!

  說實話,他正兒八經的子孫後代都沒法昧著良心說太祖皇帝「胸懷寬廣」,也就他小先生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擱太祖皇帝那會兒,第一個殺的就是你這個不務正業的王十六!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文哥兒從小不會在他面前避諱提及豬這字兒,不時還熱情分享新鮮的豬肉菜譜,這麼多年來朱厚照也算把蒸燜炒炸的豬肉吃法都嘗了個遍,對這個字眼也逐漸不那麼在意了。他好奇地問楊慎:「我感覺走到哪都有人認得你師兄,那有沒有跟你師兄有關的歌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