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甭管他到底是從哪個犄角旮旯發現這些作物的,土豆確實高產又好吃,不管是切絲還是切片口感都相當不錯!

  劉健道:「陛下心繫百姓,去走一趟自無不可。」

  劉健都同意了,李東陽和謝遷也沒有反對的理由。畢竟剛有人罵過文哥兒,起因還正好是這個玉米,不得趁此機會去看看文哥兒被罵得值不值?

  李東陽笑道:「到時須得把佀御史喊上。」

  劉健無奈地看了李東陽一眼,覺得自己最沒法接受的就是李東陽這促狹性格。人不就是彈劾你學生嗎?你用得著特意點人家名嗎?

  偏偏朱祐樘覺得很有道理,笑著把擬定隨行名單的事交給李東陽。

  李東陽欣然接受這活兒。

  等到三人退出殿外,劉健不免說了李東陽和謝遷兩句,讓他們不要太維護文哥兒,太護著小孩兒遲早要護出事。你們自己捨不得罵,有人幫忙罵你們還不樂意了是嗎?

  謝遷虛心受教:「您說得對。」

  李東陽樂道:「你哪裡捨不得罵那小子了,那小子誰都不怕,就是在遇上你的時候跟個鵪鶉似的。」在他看來謝遷也沒對文哥兒多凶,也不知是不是小孩子感知特別敏銳,一下子就看透謝遷這傢伙的本質!

  謝遷道:「可能四個老師裡頭只有我是常年給他安排功課的吧。」

  李東陽摸了摸鼻頭,沒接這個話。

  說得也對,他們這四個老師之中,楊廷和教圍棋、吳寬教書法就不說了,他這個教文哥兒寫文章的也是想起來了就給安排個題目,沒想起來就撒手不管,怪不得這小子最怕謝遷。

  李東陽這麼一琢磨,中午就讓人去把文哥兒喊來內閣蹭飯,順便給他布置了幾個作文題,讓他即便已經入仕也應該時刻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詩文水平,平日裡須得多跟邵寶他們這些同門師弟切磋切磋!

  你還小,你的提升空間還很大,不能辜負長輩們對你的期望啊。

  文哥兒:?????

  最怕老師突然關心!

  文哥兒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糊裡糊塗地拿著他三先生給的作文題走了。

  李東陽看著他那迷茫的小背影直樂,倚著謝遷的肩笑呵呵地道:「難怪你喜歡給他布置功課,他震驚起來很有點他小時候的樣子。」

  謝遷也不在意李東陽突然想肩負起作文老師的責任,由著他每天閒著沒事就給文哥兒砸幾道作文題。

  就在文哥兒每天為新功課愁眉苦臉的時候,內閣也把朱祐樘去皇莊驗收玉米的事敲定下來了。

  朱祐樘出行人是要帶的,但也不能帶太多,只能挑揀幾個信任的大臣一起去,免得人太多把要留種的玉米都給吃光了。

  頂多一人一根,不能更多了!

  聽朱厚照說文哥兒給他們吃的烤玉米串都是按粒來烤的,這樣算的話給隨行大臣幾串似乎也沒問題。

  既然朱祐樘不打算大張旗鼓地去,知道消息的自然只有那麼幾個。還是在這日下朝之後,佀鍾等人才被私底下留下來說起這次出行計劃。

  佀鍾:「…………」

  他一不是都察院一把手,二不是六部、翰林院的頭頭,混在這堆部堂級別的人裡面很奇怪好嗎?

  眾人看向佀鐘的目光也很有些微妙。

  眾所周知,上次王小狀元在朝會上就提到了這個玉米,現在朱祐樘要親自去驗收這玩意。

  要是玉米真像王小狀元說的那麼好,那內閣特意把佀鍾喊過來的用意就很意味深長了。

  沒見內閣裡頭有兩個可都是看著文哥兒長大的老師嗎?

  你佀鍾攤上事了啊!

  這次小會議室結束以後,佀鍾始終臭著一張臉,路上偶然撞見文哥兒後更是從鼻孔里哼了一聲。

  文哥兒都不曉得怎麼回事來著,等下午去了東宮才知道朱祐樘打算去皇莊驗收玉米!

  而且特意點名讓佀鍾一起去!

  文哥兒:?????

  可惡,是誰在為他結仇?!

  第418章

  文哥兒跟朱厚照聊了聊才知道這事是朱厚照父子倆商量出來的,而隨行名單是李東陽擬的。

  所以這群部堂級別的隨行人員裡面為什麼多了個佀鍾就很好解釋了。

  無非是李東陽他們攛掇的,朱祐樘這個皇帝又欣然同意。

  最終佀鍾把仇記在他頭上!

  文哥兒覺得自己入仕以後那個鍋喲,一個接一個地往自己背上扣。

  朱厚照見文哥兒一臉鬱悶在邊上寬慰道:「我們不怕他!大不了讓父皇把他攆出京師!」

  文哥兒:「…………」

  又來了你平時就是這樣給我拉仇恨的對吧!

  文哥兒只能給朱厚照說起監督權的重要性負責搞監督的衙署要是只剩下那些一天到晚說「皇帝說得對」「閣老說得妙」的應聲蟲,御史毫無責任感、沒一個人敢站出來說實話那咱大明要完啦!

  監督其實可以發生在事前、事中、事後只是大多數時候都只著重於事後的懲戒,很少人能做到防患於未然或者及時制止事態發展。

  防微杜漸這種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畢竟眼下什麼都還沒發生你一天到晚在旁邊嘮叨說「這樣做會出事」,別人只會嫌你煩!

  見朱厚照聽得哼哼唧唧似乎並不覺得這種事有什麼難,文哥兒便道:「殿下若是不信,那等從皇莊回來後可以試試在宮中搞一次演習。」他摸著下巴想了想,「都說『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不如就搞火災演習吧。殿下把方案想出來看看大家願不願意配合。最好是能想辦法派人觀察一下每個人明面上是怎麼說的私底下又是怎麼說的會不會真的重視這件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