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不孕不育·守仁:你哥我五十幾歲的時候還生了個崽!!!

  -

  豬崽:歡迎使用新增卡牌「暈過去咯」和「撞柱子啦」!

  朝臣們:?????

  *

  更新啦!

  今天早醒了,但沒有早起,不怪我,一定是天氣太冷!

  不過今天早早地更新了!早睡還是有點用處的(?)

  *

  註:

  ①御宴食材不新鮮,以前引用過的,光祿寺因為給外賓準備的食物不新鮮慘遭彈劾,被下旨要稍微整頓一下哈哈哈哈

  -

  ②王守仁的子嗣問題:他結婚二三十年都沒孩子,從堂弟家過繼了一個,後來五十歲出頭時生了一個親生兒子(諸氏去世後和別人生的,他死時好像才兩歲左右),過繼的自然也不太樂意,反正一家人鬧得還蠻難看的,孤兒寡母誰都能欺負一下,最後他學生黃綰看不過去,把自己女兒許配給這個小兒子,直接把他接到身邊養大

  第410章

  七月事情不多文哥兒每天沒事就和朱厚照切磋兩局,弄得朱祐樘偶爾看他時的眼神都不太對頭。

  大概是被間接贏了太多次的緣故。

  朱厚照也不太相信自己贏不了,整天追著文哥兒問他到底有什麼訣竅。

  文哥兒便對他說可能需要一點理學思維,也就是數理化之類的。

  最後還回去把李燿學通了的關學教材拿給他自己琢磨去。

  朱厚照沒跟著文哥兒去西北自然沒聽說過文哥兒沿途給王九思他們展示的各種小實驗是以只知道文哥兒收了個關學弟子卻沒弄明白關學(特指王派關學)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拿著新得的書開始研究起來,接著就開始琢磨怎麼對著書搞東搞西。

  李燿這個師弟時常被他召入東宮展示一些關學實驗。

  有張老道在李燿連蒸餾器皿都有了各種實驗儀器更是不在話下。

  比起文哥兒一開始只能拿到什麼就用什麼演示的條件可強多了。

  文哥兒有時在場就著茶點指點一二,有時自顧自忙《大明會典》的修纂工作去,倒是沒強行給朱厚照灌輸什麼「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全看朱厚照自己有沒有興致學下去。

  朱厚照仿佛看到了一片新天地。

  這個關學可太有意思了!

  早前他小先生怎麼不教他呢!

  文哥兒:無他怕被言官噴。

  數學物理化學對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來說都是旁枝末節的東西,哪怕做出什麼成效來也屬於「奇技淫巧」,根本不值得稱道。

  要不是擔心朱厚照再來捋起袖子卷《大明會典》項目組,文哥兒也不會想方設法忽悠他去干點別的。

  反正這小子精力旺盛多學幾個科目算什麼?

  聰明腦殼就該多用用以後才不容易被人坑!

  一想到聰明腦殼文哥兒又想到了他師弟楊慎。楊慎回老家後不僅把他爹教的《易》倒背如流還仿照唐人舊作即興創作了一篇《弔古戰場文》他爹和他叔讀了都說好!

  甚至還抄了一份送給他們鑑賞(主要送給李東陽這個當老師的人看,然後李東陽直接開了個鑑賞會)。

  都學得這樣好了出孝期以後難道不該下場把鄉試考了嗎?!

  文哥兒麻溜回家給楊慎寫信以師兄的口吻對楊慎諄諄教誨:早考早好早點考上咱一起建設美好大明!

  末了還附上自己近期整理出的海量模擬題。

  這麼厚的「信」送起來可能有點慢不過距離楊廷和守制結束還得兩年半,路上就算耽擱一兩個月也沒差,只要送到就行了。

  文哥兒敦促完自家師弟積極備考沒幾天,詹事府又有人告假歸鄉,是他們左右春坊的上司之一王鏊。他以很久沒回家看過老父親為由,請假回蘇州省親。

  這年頭的省親算上路上花費的時間,少說也得去個半年。

  大家都很珍惜這個假期,每次到了有機會休假的日子就會掐著點告假回家去。

  朝廷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也會批假,就是你至少得先幹個六年才許走。

  干六年休半年,算下來也挺划算的(前提是家裡真的還有老人要回去盡孝)。

  文哥兒連夜研究省親要求,赫然發現自己離超長假期還遠得很。

  不僅如此,詹事府少了個王鏊,他們的輪值頻率又增加了!對於王鏊和楊廷和他們這個層次的官員來說,不管是回鄉省親還是守制,崗位一般都會為他們留著,方便他們回來官復原職。

  在那之前其他人多干點活就得了。

  王·其他人·小文:「…………」

  資歷他最淺,年紀他最小,活肯定也是他們這些年輕人來干。總不能讓他五十多歲的老父親天天加班吧?

  幸好,他還有搭檔費卷卷。

  有個卷王在身邊,做起事來安全感十足,完全不怕干不完!

  問題不大,又不是沒試過一個人肩挑好幾件活兒!

  認清現實歸認清現實,文哥兒還是跟謝豆他們吐槽幾句。

  謝豆聽在耳里,回頭給楊慎寫信竹筒倒豆豆全給說了。

  年紀小的人早早入仕途,就是幹活的命!

  文哥兒真慘!

  過了兩天才不小心得知謝豆信中內容的文哥兒:「…………」

  要不是信都送出去了,他一定要讓謝豆重寫一遍。有你這麼拆台的嗎?我剛鼓勵楊小慎快點下場,你就在信里說考上了要加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