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學生能體驗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來啊,一起來拔土豆啊!

  這可是庶吉士們都體會過的集體活動!

  趕緊帶上你的集章冊子,到皇莊蓋最後一個章叭!

  平時除了有學生專團以外,商賈專團也是有安排的,節假日咱留給達官貴人,平時商賈可以過來參觀啊。

  你看看這地里的麥子,麥穗飽滿不飽滿?

  你看看這土豆和辣椒,你沒見過吧?午飯給你們準備了香噴噴的土豆餅!

  當然,你要是肯花點錢,還可以嘗嘗你從來沒品嘗過的水煮魚、香辣雞丁、酸辣土豆絲等特色辣菜。要是不喜歡辣菜,還有香噴噴的土豆燉肉、椒鹽小土豆、乾鍋臘肉土豆片等特色土豆宴!

  只要你們肯投資大西北,加盟就送土豆栽種技術,保證你們有吃不完的辣椒和土豆!

  在大明你隨便改變耕地用途可是大罪,很難把原有的田地改種辣椒這種經濟作物,但是你去西北就不一樣了,那裡有的是待開墾的荒地。你們只要多砸點錢雇足人手克服一下前期的艱難,將來就可以把辣椒這門新興生意做遍全大明了!

  至於土豆,目前每年選育出來的良種還堪堪能滿足軍屯的需求(還有不少軍戶在等種苗來著)。倘若以後留的種多了,也不是不能給你們勻一些的。

  別著急,先把辣椒市場做大做強再說!

  對辣椒不感興趣也不要緊,你看看這麥穗是不是比別處的麥穗都圓潤飽滿?這就是西北種子的質量,投資西北育種產業穩賺不賠!

  以後有了足夠多的土豆良種或者其他新作物,肯定也會先考慮現在這批投資西北相關產業的商賈。

  這幾年辣椒只是京郊幾個村落能收到一點,像石子坳和金生家那個村子的村民就因為家家戶戶都種辣椒還發了一筆小財。

  不說大富大貴,至少蓋兩間磚瓦房以及供孩子讀書是不愁的。

  可這點量對於偌大的大明餐飲市場還是太少了,不少人都正抓耳撓腮地琢磨怎麼多弄一些辣椒。

  現在有人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

  一時間不少京師商賈都齊齊前往皇莊想看看這門生意是不是真的有搞頭。

  這一去之下,錢袋子就被掏空了。

  辣椒生意和種子生意好做不好做先不說,這皇莊是真的會做生意,光是吃飯就有許多花樣,從皇莊提供的基礎免費餐到價格不等的宴席一應俱全。他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哪裡好意思像那些個窮學生一樣只吃免費餐?

  更何況隔壁對頭定的是最上等的席,我們要是定次一等的豈不是很沒面子?!

  於是這些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的傢伙全都定了最好的席面。

  接著想到皇家園林吟詩作對的風雅人被引著往左走,想參觀西北產業規劃展示區的投資客被引著往右走,兩邊都很符合他們期盼的活動在等著他們去玩耍。

  皇莊遊玩活動只開展了小半個月,文哥兒就帶著一批篩選過的投資意向書去戶部找他會試恩師周經聊天。

  聊天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有人非要投錢建設大西北,我們要不要安排一下?

  周經:「…………」

  我信了你的邪!

  別以為他不知道文哥兒是怎麼忽悠人的,他可是派戶部的年輕人深入皇莊查探情況。結果他派出去的人裡頭有不少人滿面紅光地回來,紛紛眉飛色舞地表示要介紹熟人去西北種辣椒!

  連精於計算的戶部官吏去盯了幾天後都被他給霍霍了!!!

  不過既然文哥兒都已經把飯餵到嘴邊了,戶部也沒有不吃的道理。他們早些年堅持開中法不就是為了維持邊境的糧食供應嗎?

  只要這些商賈是真心想去那邊發展相關產業,運輸線會穩定起來的,百姓也會更願意在當地定居。

  周經道:「你都忙活這麼久了,戶部豈有不支持的道理?」

  倘若河西走廊真的能實現自給自足,對朝廷來說都是減少了巨大的開銷。

  要知道光是運糧的開銷就比糧食本身翻了好幾番,因為官場裡頭有吃「損耗」的傳統,糧食從出發地運送到目的地,一路上可能會有高達七八倍的損耗。

  至於這些糧食真的是路上壞了漏了,還是被沿途那些個大耗子吃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懂的都懂。

  但凡能少運一石糧,對朝廷來說興許就能節省十石糧!

  這大抵也是海運逐漸被廢止的原因之一,走海路只有沿途市舶司能勉強撈一筆,平時通常都是直上直下,哪有漕運有賺頭?沒法撈錢還要擔責任(海上可能遇到風浪),誰會傻到去支持這種事?

  要不然《詩經》怎麼會唱「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呢?

  這樣的碩鼠古來有之,誰都拿他們沒辦法。

  你擬定相關律法條例的速度遠跟不上他們巧立名目鑽空子的速度。

  周經知道文哥兒這件事要是做成了,說不準會讓不少人心生不滿。

  甚至可能成為那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周經看著文哥兒稚氣猶存的臉龐,不由又多寬慰了一句:「此事辦得成便辦,辦不成也不必太放在心上,這本就不是你的本職差使。」

  文哥兒認真道:「我曉得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作者有話說:

  文崽: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