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祐樘聽說文哥兒要搗鼓個報社安排在詹事府名下,頗感興趣地讓朱厚照仔細講講。

  很多東西朱厚照也不太懂,不過他是不會承認了,照著文哥兒給他吹噓的內容就是一通搬運,說得那叫一個眉飛色舞。他驕傲地說道:「要是能辦起來一定特別有意思,每旬都有新鮮東西看!」

  朱祐樘道:「行,我來給這個《新報》題個字。」

  朱厚照順利拿到他父皇新鮮出爐的題字,下午召文哥兒到東宮的時候就特別臭屁地拿出來獻寶:「看看!孤辦妥了!」

  他朱八歲的辦事速度就是這麼快!

  至於昨天自己想搶題字機會的事,他是一個字都沒有再提。

  文哥兒自然也沒有提,只笑著夸朱厚照做事果然神速。

  他跟費宏都還沒去和幾個上司正式提出這件事,他居然就把題字給弄來了!

  朱厚照得意地翹起尾巴:「那是自然!」

  文哥兒便與費宏一起去找張昇他們提創辦報刊的事。

  張昇看看那完整又細緻的計劃,又看看那張太子去向皇帝討回來的題字,再想想目前他們的頂頭上司還是文哥兒的老師兼准岳父謝遷……行吧,上頭所有人都同意了,底下的人又幹勁十足,他一個處在中中間間的人沒必要去當惹人嫌的攔路石。

  根本沒那個必要!

  張昇把王鏊等人喊過來一討論,大家都覺得這事沒什麼問題。

  王鏊更是目光微微發亮,那是知道可以多一個攢八卦渠道的欣喜。

  聽聽,《新報》的新字指的就是「新聞」,也就是最近發生的大事小事。以文哥兒的辦事能力,一準能把這報紙辦得有聲有色。

  到時候哪怕是他靠個人交際圈沒能聽說的事,得空翻翻本月的報紙也能補回來。

  好東西啊!

  事實證明,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一本正經,實際上卻賊拉喜歡收集各方八卦!

  既然大夥都沒意見,文哥兒就把摺子遞了上去。

  這道摺子先詳細闡述報社成立的好處,接著給戶部計算了一下運營成本和盈利計劃,最後才亮出「皇帝聽了都說好,已經給咱題了字」的底牌。

  第一時間看到這個計劃的戶部尚書周經:「…………」

  瞧小神童這奏本寫的都是什麼玩意?好像他們戶部經常攔著不讓底下辦事一樣!

  他們戶部是那樣冷酷無情的衙門嗎?!

  只要不花國庫太多錢,他們當然是不反對的!

  要花太多錢的話,就得再議了。

  什麼?你等不及,不想幹了?那是你沒恆心,跟戶部沒關係!

  文哥兒這奏本一路暢通無阻,全程沒有遇到任何一次審批問題,弄得他自己都跑去和老丘感慨「真是朝中有人好辦事」。

  結果當然是挨了老丘一頓臭罵。

  滿朝大佬都是他的靠山,他能怎麼辦,只能……只能加班幹活了!

  文哥兒輕輕鬆鬆就從戶部那邊順走一批堆積了幾十年都無人問津的破銅子,豪氣干雲地統統融成了銅活字,還邀請周臣他們過來為這「融銅為字」的珍貴現場作畫,並寫詩文感慨若是太祖、太宗以及仁宣二帝在天有靈,一定很高興這些庸俗不堪的阿堵物如今能化作文字傳入千千萬萬百姓家!

  接著他還去力邀李東陽他們寫詩文作為新報的創刊首發文章。

  文哥兒忙得很歡,都忘了還有樁很有可能發生在這屆科舉的舞弊案。直至月底考官的人選定下來了,文哥兒才想起這場將會影響唐大才子一生的會試即將開始!

  文哥兒一看考官名單,好傢夥,兩個主考官一個是李東陽,一個是程敏政。

  果然,只要考官是在翰林院裡選,不是他熟人就是他老師!

  按照官位高低來算,李東陽算是掛名負責最後把關的,程敏政則是實際幹活的。

  如果歷史上也是這兩人當主考官的話,難道涉事考官居然是程敏政?想想程敏政當初曾經被御史彈劾到罷官回家好幾年,文哥兒越發懷疑程敏政就是舞弊案主角之一。

  記得程敏政當初被人彈劾罷官的原因似乎是……生活作風不太檢點,和叔父的妾室亂搞出私生女以及閒著沒事教歌妓讀詩學文之類的。可見和生性風流的唐寅很有共同話題!

  而且程敏政神童出身,十歲入翰林讀書,二十歲高中榜眼,要是沒文哥兒這個異類橫空出世,也算是朝中十分扎眼的存在。別人卷生卷死才考上個進士,你年紀輕輕就聲名遠揚,肯定很招人恨!

  由此可見,看程敏政不順眼的人必然不少!

  齊活了!

  所以,主持會試時被人瘋狂彈劾的人就是你程敏政對吧!

  唐大才子,危!

  文哥兒有點發愁地敲敲自己的腦殼,也不知唐寅有沒有把自己的勸聽進去。他瞎琢磨了一會,才翻看起後頭的考試官名單。

  一看之下,文哥兒震驚了。

  他居然被選為《春秋》經同考官?!

  科舉舞弊案考官竟是我自己?!!!

  哪怕早就知道自己這個新晉翰林官有可能被拎去打雜,文哥兒還是被李東陽這個操作騷到了。要知道他爹當初也不過是去當彌封官(負責給卷子糊名密封的),沒有直接負責閱卷啊!

  剛才他還在操心被彈劾的是李東陽還是程敏政呢,現在赫然發現自己居然也在考試官名單上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