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守仁哼笑起來:「你自己跟我那些個同僚說去。」

  文哥兒面色發苦。

  更愁人的還在後頭,其他五部尚書聽聞兵部衙署已經悄悄在為年底的工作總結做準備了,找人仔細一打聽,好啊,馬負圖你居然想要背著我們偷偷改模式!

  他們也迅速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手段弄到了文哥兒那份範本,並且照辦馬文升的說辭對底下的人進行訓話:看到沒有,看到沒有,年終考課之前我們衙署也要看到這樣的總結報告!

  若不是前幾年朝中已經進行過一輪圖表製作的培訓,這個要求可真是難倒了無數六部官吏。

  ……哦,幾年前那場培訓也跟王小狀元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證據就是當時人手必備的圖文製作教材《幾何學》還是王小狀元跟人合著的!

  當時極力上書要求官員們參加培訓的丘濬等人都和王小狀元關係密切,不是他搗鼓出來的能是誰?!

  一時間,六部衙署之間充斥著一片討伐王小狀元的聲音:好你個王慎辭,你從小就不干好事!!!小時候在朝堂外暗搓搓禍害他們不算,現在還要到朝堂里光明正大禍害他們!!!

  文哥兒從自己的熟人(工部的李兆先、戶部的李夢陽、兵部的他哥等等)嘴裡得知六部衙署里的輿情,頓覺自己足足十年的好人緣一夕之間被敗壞得乾乾淨淨。

  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有成為眾矢之的的一天!

  文哥兒思來想去,覺得這事兒都是馬文升的錯,於是跑去兵部衙署坐到馬文升身邊幽幽地看著這位馬尚書。

  目光滿是譴責和憤懣。

  堂堂兵部尚書,怎麼可以這樣針對一個小孩兒!

  馬文升:「…………」

  不知為什麼還真有點罪惡感了。

  本來只是兵部關起門來激勵一下下屬,誰知道其他五部會當學人精!

  馬文升只能板起臉說道:「他們自己辦事能力不足卻不想著該怎麼提升,反而還記恨於你,以後能有什麼大成就?」

  文哥兒聽馬文升一開口,都想上去把他嘴巴給捂起來了。

  你這麼說,拉的仇恨可就更大了!

  人記恨的是工作量增加,又不是小心眼地嫉恨他這個人!

  文哥兒疑心馬文升就是看他人緣好,有意破壞他在同僚之中的形象!

  既然沒法在馬文升這兒討到說法,文哥兒只好在下衙後溜達去找老丘,很是憤憤地和老丘數落了馬文升一通。

  這馬尚書,著實居心叵測吶!

  丘濬卻是對馬文升的說法頗為贊同。他說道:「本來就是他們自己能力不足,怪你做什麼?這樣的人不交好也罷!」

  文哥兒:「…………」

  要不怎麼說他們這些老一輩的想法都差不多?

  文哥兒嘆著氣道:「多交些朋友總是好的!」

  丘濬是沒這個需求的,他覺得人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朋友,至少文哥兒這交友範圍已經超越無數人了。他沒好氣地道:「你真要弄得滿朝都是朋黨,那才是禍事!」

  想想北宋那會兒歐陽修來了句「君子交朋友的事能算是結黨嗎」,不就弄得范仲淹一輩子都沒能再回到中樞?

  文哥兒一聽,覺得也對。

  招人恨點就招人恨點吧,反正他又不是沒被人罵過!

  至少目前京師大部分學齡兒童以及正在讀書的青少年肯定沒少暗中罵他……

  作者有話說:

  文崽:唉,我太優秀了該怎麼辦!

  文崽:別人家的孩子不好當!

  *

  更新!日萬活動,上周失敗了!

  所以這周也沒有啦!不過今天會努力二更的!(鹹魚打挺

  *

  註:

  ①歐陽修的《朋黨論》:前面好像引用過

  【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大意就是,小人的朋友都是假朋友,君子的朋友才是真朋友,皇帝你聽我一句勸,要學會辨別君子和小人,只要你能踢走小人的朋友,留下君子的朋友,保證你能治理好天下!

  皇帝:你在教我做事?

  【bushi

  第381章

  經馬文升來了這一手文哥兒去早朝時都不太敢和六部的人打招呼,生怕他們不需要麻袋也捋起袖子來揍他。

  要知道除了不喜歡打仗以外,大明文官還是挺武德充沛的,他們不僅敢當眾挨打還敢在朝會上干架。

  幸而大家都是很講道理的人幹了幾天活以後覺得沒摸到門路的就來找文哥兒商量看能不能給他們衙署也弄個範本。

  文哥兒正心虛著,見有人想干點實事便跟著人回去歸納總結歷年留檔資料。

  新科進士大多都要安排到六部觀政文哥兒往六部轉悠一圈倒也不算什麼大事,就是領李燿去見他太子師兄的事得挪後一點了。

  文哥兒正好把六部裡頭自己想了解的資料都借閱了一遍,對整個朝廷的運轉流程也更為熟悉了。

  相比一路保送的內閣閣臣六部裡頭有更多曾經在地方上輾轉任職過的實幹型官員,文哥兒趁著這機會從他們那兒了解了不少各地的情況。哪怕時不時被調侃幾句「喜歡哪種麻袋」他還是有事沒事愛往六部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