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他們商量著半夜悄悄出發,省得他們到時候一路相送更添離情。

  眾人都同意了這個決定。

  作者有話說:

  文崽:民心太盛,準備偷偷溜走!

  *

  文崽西北之行,初步落幕(?)

  *

  註:

  ①土豆輪作的事,真的已經考慮過啦,我搜了搜前文:

  【元思永如今已經不打算參加科舉了,每天跟著趙淵沉迷種地,張口閉口就是農學問題。

  他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記著的全是《馬鈴薯選種育種注意事項》《馬鈴薯對不同土質的適應性研究》《試論馬鈴薯與多種作物的輪作效果》,儼然已經是一個合格的農學狗。】

  他們在京師試種就是研究這些啊!

  第376章

  文哥兒忘記了他們住的大本營半夜經常有人偷偷跑到院門外擺瓜果投餵他們,而且自從得知文哥兒他們已經上書京城準備回京後投餵頻率就變成每天都來了。

  這夜月色皎潔,靜悄悄的大地宛如籠罩著一層薄薄的光暈。

  文哥兒一行人做賊似的牽著馬出門,正好遇上做賊似的扛著瓜果過來的幾個軍漢。

  兩撥人多目相對。

  最先反應過來的軍漢扯著大嗓門喊了起來:「不好了小先生他們要偷偷跑了!!!」

  這聲吼一下子震醒了這片軍屯裡的所有人百戶人家的燈火接二連三地亮了起來仿佛想用那微弱昏黃的燈火點亮這黑漆漆的夜色。

  大家家裡雖有油燈,平時卻是不怎麼捨得點的真要點也是用炒不得菜的廢油腳燒起來不亮堂,且煙大味兒重。

  現在聽到有人喊文哥兒要走了,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點起燈來去給文哥兒他們送行。

  文哥兒一看那一家家亮起來的燈再看看那幾個堵在院門前威武雄壯的軍漢,知曉肯定是沒法悄悄走的了只能招呼李兆先他們取出到刀來在院門前把他們扛過來的蜜瓜就地切分了,來一個人就分一片,自己人手裡也挨個分一片。

  文哥兒道:「我們在這裡受了大家諸多照顧,數月來都沒斷過瓜果蔬菜。將來若是有機會我一定再來看大家;若是大家有機會也一定要來京師看我們可惜到那時我們怕是沒有這麼甜的瓜可以招待大家了!」

  他看了眼有的人後頭帶過的土產。

  「今兒我們便借瓜獻佛與大家分吃了這些蜜瓜更多的東西大家就不要送了。」

  「一來我們收了怕是要被御史彈劾。」

  「二來麼我們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抬的文弱讀書人這麼遠的路途輕裝簡行已是辛苦,更別提負重前行了你們送了我們也扛不動啊!」

  眾人聽文哥兒這麼一調侃不由都笑了起來連離愁別緒都少了大半。

  一群人便在月色下齊齊分吃蜜瓜。

  王九思等人看著那一張張黝黑而淳樸的臉龐不知怎地也生出一絲絲不舍來。

  明明有時候他們心裡挺嫌棄這邊的條件,覺得連如個廁洗個澡都不能痛快,結果現在看著眾人自發地過來相送,他們便覺手中那片甜如蜜漿的蜜瓜吃起來百味雜陳。

  即便軍戶送來的蜜瓜很多,這麼多人分吃還是很快就吃完了。

  文哥兒便與跟著大人相送的皮孩子們叮囑了幾句,讓他們有練武天賦的便勤加練武,有讀書天賦的便勤加讀書,只要肯下功夫練出好身手或者學點有用的學問,將來哪怕不去參加文試武舉,也比旁人多一些本領傍身。

  打鐵還需自身硬,你想別人高看你一眼,須得先有值得別人高看你一眼的本事!

  平時許多小孩都皮得像個猴兒,上山下河不帶虛的。可這會兒他們都知道文哥兒要回京師了,那是差不多兩千里以外的地方,往後怕是再也見不著啦!

  於是他們都乖乖站好聽文哥兒最後的叮囑,淚花兒一直在眼睛裡打轉。

  文哥兒都被他們弄得有點鼻酸了,說到最後只能伸出手挨個摸摸他們的腦殼,再也講不出什麼勉勵的話來。

  自古以來離別二字是最傷人的。

  其他人也各有相熟的人家,都各自說了好一會的話。

  這一場話別持續到天色蒙蒙亮才結束,有人悄悄喊幾個相熟的婆子回去烙了熱騰騰的土豆餅,叫他們務必要帶著路上吃。

  眼看不收下是走不了的了,大家只好每人都揣了兩個餅子在身上,揮揮手跟眾人道別,踏上了漫漫回京路。

  走過一次的路,再走第二次便不那麼累了,尤其他們還在甘州待了那麼久,基本已經適應這邊惡劣的氣候,一路上走走停停還算平和。

  其實算下來也就辛苦行都司這一段路,到了陝西境內水路四通八達,頂多只是路上苦悶一些,倒是不用他們自己趕路了。一路上的驛站也已經通知到位,只要他們到了驛站就可以換馬或者換乘。

  眾人沒過幾天便再次在王守仁那「快到了快到了前面就是了」的忽悠之下抵達了渭水碼頭一路乘船東歸。

  到了船上,大家不是忙著整理此次西北之行的收穫就是圍坐在一起暢聊「關學」,竟是沒人覺得枯燥乏味。

  連汪機這位隨隊醫生都大有收穫,手頭不僅攢了許多西北特有藥草的圖文資料,還從文哥兒的啟發里開始痴迷於研究一樣東西:產鉗。

  文哥兒提出這東西,一開始是用於牲畜的,弄的是牲畜的助產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