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叫什麼這叫群策群力!

  他只負責提出問題絕對不是因為他只有半桶水!

  朝廷官員們的主要責任說白了就是對全國的人力物力與資源進行調配這邊缺了那邊第一時間補上,保證各地百姓都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這個龐大的調控系統一旦失靈,地方上就容易出亂子。

  所以朝臣們作為整個國家的決策者,難道不得掌握一點經濟學知識?

  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就是資源配置啊!

  文哥兒寫到覺得回信上的內容應該夠讓老丘搗鼓到他回京去了,才意猶未盡地收了手。

  果然,從小到大他最喜歡的就是給別人出題!

  自己做題哪有出題考別人來得爽!

  文哥兒把所有信挨個回了一遍,日頭都已經偏西了。

  李燿徵求過文哥兒的意見後把大部分非私人信件都看了一遍,越發覺得他家先生的學問深不可測,跟不同的人討論的居然是不同方面的內容。

  他所接觸到的,不過是先生學問中的萬分之一而已!

  難怪他先生年紀雖小,實際上卻是這次西北之行的領頭人,其他人大多都聽從他的安排。

  李燿沒有被打擊到,反而越發地振奮。他不求像先生這樣精通天下所有學問,只求能把關學學通學透。只要能得先生真傳,他必然也能有大造化!

  文哥兒絲毫沒注意到李燿看他的眼神越發炙熱,恨不得連睡覺都跟他擠一塊,趁機學習他科學的睡眠方法。

  他認認真真把所有信回完了,最後才拆王華和朱厚照的信。

  看到王華通風報信的內容,文哥兒也沒太意外。

  畢竟他都已經從老丘那兒知曉大家都拿出信來相互分享。

  問題不大!

  以前他寫到京師的信本來就全翰林院分享。

  直至拆開朱厚照的來信,文哥兒臉上愉快的表情才終於變了。

  等會,這小子要幹什麼?這小子要上書開海貿撈白銀?看看他寫的第一步是什麼,他寫的第一步是造大船,鍛鍊水師的捕魚能力,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培養出一批屬於他們大明的牛逼漁夫!

  從此我們大明每一片海域之上,永遠有我們大明堅不可摧的漁船在揚帆巡航!

  等我們做好了這樣的準備,就可以開放各個海港的市舶司,想要來大明的商船可以放心大膽地過來。

  朝廷和民間的船隊想要出海也不必擔心海盜和風浪,大明水師為你護航!

  朱厚照表示,小先生你放心吧,你說過的話孤一句都沒有忘,全都會寫進奏本里去。當你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孤應該已經把事情辦妥了!

  以後我們師徒倆可以一起出海去看看我們打下的漁區!

  文哥兒:「…………」

  震驚,我不知什麼時候的口嗨被學生搬到朝堂上討論去了怎麼辦!

  急,在線等。

  此時此刻,文哥兒的心情就是後悔,很後悔。

  明知道這小子有點子過目不忘的本領在身上,怎麼每次一講上頭就憋不住話?偏偏現在他們離京師少說也有一兩千里遠,他都沒法趕回去叮囑朱厚照一句「莫說你是我的徒弟」。

  既然都已經這樣了,文哥兒也沒什麼辦法,只求這小子和謝遷他們靠譜一點,別整個不上不下的計劃出來,到時候搞砸了他們受牽連事小,弄垮了海防事大。

  真要是捅了什麼簍子,文哥兒認為很多人做得出把大明僅有的三處市舶司也關掉的決策。

  前些年他們不就提議封閉嘉峪關嗎?

  既然搞不定還搞出事來了,那不如直接一關了事!

  說到底還是仗著大明地大物博,早些下了幾趟西洋後發現咱根本沒啥需要從外邦進口的玩意,便瞧不上海上貿易這一塊了。

  事實上真的沒有需求嗎?

  其實人的需求是無限的,只看你有沒有去把它挖掘出來罷了!

  別的不說,就說哪怕想造一台技術含量最低的自行車(實際上也技術含量也不低,一輛成熟的自行車至少有百八十項發明),大明本土能湊齊足夠的生產材料嗎?自行車車輪要用的橡膠你都弄不出來!

  這玩意還是近代才開始投入使用的,國內更是到二十世紀初才開始引進。

  後世大至國防建設電網架構,小至輪胎橡皮擦,都要用到這種神奇的白色樹汁。

  據說世上第一個橡膠輪胎就是白色的,十分天然!

  文哥兒在心裡瞎琢磨了半天,準備回京後看看朱厚照有沒有成功搞定朝廷那群難搞的大臣,要是可能的話就弄點橡膠樹回來去海南島搞橡膠園。

  早引進早享受!

  實在沒辦法進一步利用,做個橡膠枕也能從達官貴人口袋裡掏點的錢!

  你看看這枕頭潔白如雪,躺著還賊拉舒服,是不是很符合咱讀書人高潔的品格!你不是讀書人也不要緊,用了它你就連睡夢中都變得崇高了!

  唉,萬事俱備,只差一隊可以去南美洲挖橡膠樹的船隊了!

  文哥兒開始暗搓搓在小本本上塗塗畫畫,看看這橡膠,玉米,番薯,花生,都長在太平洋對面的美洲大陸。

  甚至連土豆都是。

  這些實用的作物為啥全長那麼遠?老天可真不公平!

  算算時間,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似乎還沒完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