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恨皇帝不恨宦官,恨他們這些幹活的做什麼!

  這位小神童倒是個不錯的他與陛下的保母楊夫人關係不錯,與楊夫人家兩個侄子也熟悉得很從來沒在意過他們的錦衣衛身份。

  更關鍵的是,從楊璽那邊透露出過這樣的消息:不管陛下還是太子對這位小神童都是不一般的,現在趁著他還小多和他打好關係,以後文官那邊好歹也能有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

  這些年來文官咬起他們來簡直不要太狠!

  因著這麼一層考慮錦衣衛這邊得知驛站有小神童要送到東宮的信那肯定是第一時間接管了。

  並以最快的速度把信徑直送往京師。

  文哥兒都不知道他的信在半路上轉手給了錦衣衛。

  遠在京師的王華拿到信時也沒發現有什麼不對等打開那厚厚一摞信後才發現沒有給東宮的。

  難道沒寫?

  王華有點納悶。

  還是聽人說把信送到翰林院門口的是錦衣衛王華才曉得東宮那封信應當是被錦衣衛的人取走了。

  ……這些傢伙什麼時候這麼積極了?

  但凡是個大明文官基本都對錦衣衛沒什麼好印象,因為每次提到他們的時候不是逮人下詔獄就是逮人去廷杖。現在的錦衣衛裡頭還充斥著諸多世襲或者走後門的紈絝子弟更是給人一種這個機構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只給人添堵的感覺!

  擱誰不磨刀霍霍向他們?

  王華雖有些摸不著頭腦卻還是當起了兢兢業業的兼職郵差再次幫文哥兒把信分給諸多同僚。

  這小子怎麼這麼能寫?每次都有這麼多信!

  與此同時人在東宮的朱厚照也第一時間拿到了楊璽給他送來的信。

  楊璽兄弟倆一個給朱厚照當玩伴,一個在宮中當值,如今在朱厚照心裡都算挺親近的人了。

  見楊璽還給他送來了文哥兒的信,說是最先給他送來的,朱厚照更是一蹦三尺高,直夸楊璽做得好。

  現在他終於不用當最晚看信的了!

  朱厚照興沖沖地把信拆開看完,就看到文哥兒圖文並茂地給他介紹一些西北特有的行當和物產。

  雖然因為時間有限不能深入了解,文哥兒還是繪聲繪色地給他描繪了一幅西北生活畫卷。

  不管什麼時候,文哥兒的字裡行間永遠帶著一股子鮮活勁,仿佛什麼東西在他眼裡都是新鮮而有趣的。

  到了信末,文哥兒還開始吹噓自己在杜甫岑參相攜遊玩的渼陂玩耍,還吃了蘇東坡口裡的渼陂魚,而且還親自做了道辣香四溢的水煮魚,每個人吃了都說好(不能吃辣的除外)!

  他們有辣子吃,蘇東坡沒有,可見他們吃的魚比蘇東坡吃的魚更勝一籌!

  他王十歲親自煮的這盤水煮魚,應該叫「賽東坡」無疑了!

  作為一個六七歲就能沉迷閱讀唐宋詩集寫出《飲食詩話》的美食愛好者,文哥兒寫的這道「賽東坡」簡直隔著信紙都能透出香味來,饞得人立刻恨不能飛到渼陂去嘗一嘗。

  朱厚照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他小先生!親自下廚做的魚!

  他!沒!有!吃!到!

  可惡,不是說去西北很辛苦的嗎?

  為什麼他小先生一路上玩得這麼高興吃得這麼開心?

  朱厚照氣咻咻地念叨了好一會自己沒吃上的水煮魚,二話不說直奔詹事府,要去找當值的人換信看。

  結果一到詹事府,朱厚照又看見了……楊廷和!

  楊廷和!他記得的!

  小先生給他的是一封根本看不懂的信!

  曾給朱七歲幼小的心靈留下過不小的陰影!

  朱厚照不由得放慢了腳步。

  楊廷和今天不當值,只是有點事要跟王鏊討論,便來詹事府這邊找王鏊喝茶聊天。

  見太子過來了,楊廷和與王鏊都起身向朱厚照見禮,直接讓滿臉猶豫的朱厚照沒法轉身就走。

  事已至此,朱厚照也只能勇敢地拿著信跑過去跟王鏊兩人提出交換著看的要求:你們也拿到了嗎?寫了什麼啊?

  他小先生總不會每次都給楊廷和出那種解決不了的難題吧!

  楊廷和見朱厚照一臉豁出去的表情,頓時暗笑不已。他說道:「我們卻是還沒有拿到信,估計一會吃午飯的時候實庵才給我們拿來,而且這次也不一定會有我的信。」

  朱厚照一聽才想起這次是楊璽給自己送信來著。

  可見楊璽沒有騙他,真的是他第一個拿到!

  朱厚照馬上又高興起來,還在旁邊追問:「你不是每次都有的嗎?孤每次都有!」

  楊廷和:「…………」

  也不知他們這位殿下到底在高興什麼勁。

  楊廷和道:「文哥兒都是有新鮮想法便寫,沒有便不寫,不是每次都給我們每個人寫信的。」

  朱厚照聽到這個答案更得意了,決定把午飯挪到詹事府來用,一會第一時間跟楊廷和他們換信看。

  要是楊廷和沒有收到信的話,他這位英明神武的太子也不會嘲笑他的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厚照整個人精神奕奕,很沒架子地跟楊廷和他們拼桌用午膳,說是文哥兒跟他吃飯時都是這樣的。

  畢竟是賜宴永遠要帶上饅頭豆腐的老朱家,從不講究那麼多!

  王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