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張昇就把添了自己名字的奏本送到通政司,正兒八經地走通政司程序送入內閣。

  通政司現任一把手元守直拿到這份奏本,表情相當地一言難盡。

  自從上回跟著朱祐樘一同去了趟皇莊,父子倆已經把話說開了,元守直也決定尊重兒子的選擇讓他好好搞農學研究。

  元思永今年要去西北的事,元守直也早就知道並且同意了。

  可是在此之前他並不知道文哥兒打算帶上這屆庶吉士一起去啊!

  對元守直來說,這倒是件不錯的事。

  去的人多了,上頭會有更多人關注,而且一路上要是遇到什麼難事也能有商有量地解決。

  總比他兒子沒聲沒息地去西北好。

  只是這小子不僅通過他哥和李夢陽把兵部和戶部扯進計劃里,還拉上李閣老正在工部觀政的兒子一起去,李閣老會同意嗎?

  不管最後會不會裁減人數,有這麼個涉及戶部、兵部、工部的大計劃打底,元思永這個真正負責幹活的人不說有什麼大前程,至少安危是有保障的。

  元守直剛正不阿一輩子,現在到底還是有點牽掛自己兒子,略一沉吟後便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西北考察計劃送到內閣去。

  如今的內閣少了丘濬和王恕,只剩下徐溥、劉健、謝遷以及李東陽四人,平日裡的氣氛倒是頗為和諧。

  早朝過後,李東陽幾人都在內閣捧著茶商量公事。

  聽說有詹事府的奏本從通政司那邊送過來,李東陽頗覺稀奇,命人拿給他看看。

  詹事府那批人,對他們來說都是老熟人了。

  熟人辦事那自然是要多關注一些的,這一點無論誰都不能免俗。

  李東陽打開奏本一看,覺得字跡有點眼熟,等他把整個計劃看完,臉色那是越變越精彩。

  好傢夥,文哥兒這小子不僅自己要出去玩兒,還要把這屆庶吉士以及他兒子李兆先一起拐帶出去!

  王華這傢伙怎麼回事?

  就不管管他家兒子嗎?

  想到楊一清在陝西,那廝也是個經常跑去邊境玩耍的主,李東陽頓時有點頭疼。

  這都什麼事啊?

  到時這些傢伙全湊一起了,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事來!

  旁邊的謝遷見李東陽臉色不太對,奇道:「怎麼了?詹事府那邊上了什麼奏本竟讓你這麼為難?」

  李東陽直接把奏本遞給謝遷這個正兒八經的詹事府一把手。

  「你看吧,你自己看,瞧瞧你的好女婿給你整出了什麼事來。」李東陽邊說邊搖頭嘆氣,一副不知道該拿文哥兒怎麼辦才好的無奈表情。

  劉健聽了李東陽和謝遷的交談,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他是最反感搞裙帶關係的,李東陽在內閣裡頭提到岳父女婿,讓他心裡有些不滿意。

  謝遷的女婿,那不就是文哥兒嗎?

  劉健的目光也落到了謝遷手頭那份略有些厚重的奏章上。

  若是這小子才入官場就學了那些亂七八糟的風氣,哪怕謝遷和李東陽都同意了,他也是不會同意的!

  都是有一目十行技能在身上的人,謝遷飛快掃完了文哥兒搗鼓出來的西北考察計劃。

  不得不說,看多了繞來繞去繞半天才進入正題的奏章,再看文哥兒這條理分明的計劃書著實是種享受。

  哪怕其中也有點兒假大空的吹噓成分,可這是大明公文寫作的必備點綴,處理公務的熟練工都知道怎麼略過不看。

  反正看完後你基本只有一個感覺:這個計劃必須搞!

  難怪這小子連賣書都能賣得讓周經這個戶部尚書倍感震驚。

  只是謝遷看著上頭列出來的名單,有點猶豫要不要單獨把文哥兒給剔除了。

  計劃是挺好的,執行計劃的人卻不是非要這小子不可。

  才十歲大的小子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就算他這個未來岳父能放心,王華這個當爹的能放心?

  李東陽看出謝遷的猶豫,哪會不明白他在琢磨什麼?

  李東陽笑著調侃:「你要是單獨把他給攔下了,這個仇他得記你一輩子。」

  謝遷道:「你放心讓你兒子出去?」

  李東陽道:「他在工部觀政,若是有什麼外差本來就是要去的,哪有他挑揀的餘地?別人去得,他當然也去得。應寧都在那邊待好些年了,也沒見他喊苦喊累來著。」

  應寧乃是楊一清的字。

  謝遷想到陝西那邊有楊一清在,心裡剛生出來的憂慮便少了大半。他把奏本呈給劉健,想看看劉健和徐溥他們的想法。

  劉健剛才就想知道這奏本里寫了什麼,這會兒終於拿到手了,當即打開奏本正色看了起來。

  本來他還想著文哥兒莫不是想靠著兩個老師的關係做點什麼,看完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只對了一半。

  這小子確實是想做點什麼,只是這些事哪怕正常安排人去做,很多人大概也不樂意。

  所以不存在什麼靠老師的關係,純粹是主動請纓去干苦差事。

  即便他們一路過去可能不會吃多大苦頭,這麼大老遠地跑去河西走廊也是許多人避之不及的!

  劉健有些欣慰。

  他把奏本呈給了徐溥。

  徐溥也有點眼疾,看公文比謝遷他們慢很多。

  不過文哥兒這奏本寫得清晰明了,換誰看都有種說不出的舒暢感,他也是一口氣把整個計劃給看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