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如右贊善就不錯,看看這職責範圍吧,「贊諭道德,侍從文章」,哪一樣是文哥兒不能勝任的?選他准沒錯!

  這與翰林修撰一樣是從六品的官,讓他們大明最小的狀元郎兼任一下不過分吧?

  謝遷:「…………」

  知道了,只要他們把文哥兒的名字添進名單里去,右春坊右贊善這個職位便該歸文哥兒了!

  本來就是在給太子組東宮班底,既然朱祐樘這個當家長的都提出這種要求了,謝遷回到東閣後便和徐溥他們召來吏部諸官商量著擬了個左右春坊的候選名單呈上去讓朱祐樘圈選。

  對於文哥兒這個右贊善候選人,吏部尚書屠滽頗有些猶豫。

  文哥兒以九歲之齡三元及第已是聖寵過人,若是甫一中了狀元便安排去東宮任實職,不免會惹人非議。

  別覺得狀元多稀罕,這名單之中有幾個不是狀元的?

  單看是左春坊左贊善的候選人費宏,那便是十三歲以魁首身份入的官學,十六歲中了江西解元,二十歲中了狀元!

  在文哥兒這個三元及第橫空出世之前,費宏可是他們大明最年輕的狀元。

  哪怕如此,費宏也是今年等到翰林修撰九年任滿後才被列為左春坊左贊善候選人的。

  你謝遷哪怕再愛重自己的學生,也不能一上來就把你學生安排去東宮啊!

  都是浙江人,屠滽便如實跟謝遷說出自己的意見。

  這不妥,很不妥!

  謝遷自然也知道這事兒容易遭人非議,要是讓他自己來擬定名單,他絕對不會把文哥兒的名字添進去。

  可這不是朱祐樘親口提了嗎?

  本質上來說這不算越級提拔,而是同一品階內的微小調整。

  這都不答應把人列入候選,下回朱祐樘再也不跟他們商量了,跟憲宗皇帝那樣直接來個傳奉官怎麼辦?

  當初在劉吉任內,朱祐樘就有點任用傳奉官的趨勢了,耿裕等人輪流上書都勸不下來。

  他們這些當人臣子的在大事上面必須要據理力爭,這種小小的人事安排就不要沒事找事讓皇帝不痛快了。

  激化君臣矛盾對誰都沒有好處不是嗎?

  至於惹人非議,從文哥兒三元及第開始便少不了被無數雙眼睛盯著。

  只要文哥兒能把自己分內之事做好,想來也沒有人能指摘他什麼。

  以謝遷對自己學生的了解,文哥兒應當是能應對的。

  何況太子才六歲,安排年紀更相近的新科狀元郎去東宮任職不是很正常嗎?哪怕是當朝太子的班底,安排起來也需要講一點人情,不能完全比照著那些已經懂事的青少年太子來。

  謝遷委婉地把其中因由給屠滽講了講。

  屠滽聽後一陣沉默,最終沒再對這份名單提反對意見。

  文哥兒哪裡知道自己居然被學生家長點名,他們一行人參加完進士恩榮宴,便又自行續了一場,趁著酒意正酣把進士錄需要的個人資料和代表作都歸攏了。

  祝允明難得放縱自己多喝了兩杯,趁著還有點醉意提筆給這本屬於他們的《進士錄》題跋,內容自然是介紹他們這人才濟濟的弘治九年進士榜,吹一吹他們之中有哪些人特別有才華。

  許是因為有酒勁相佐,這題跋寫得清俊有神,傳看者無不驚嘆。

  不愧是匏庵先生吳寬以及他們會試座師王鏊誇讚有加的吳門才子!

  大夥輪番題寫出自認為很不錯的代表作,只用了一個下午便順利把《進士錄》搗鼓出來,效率不可謂不高!

  剩下的就是把它雕版下印了!

  文哥兒忙活了一整天,晚上睡得死沉死沉。翌日一早他睡足起來,收到了朝廷賜下的狀元朝服冠帶一整套,行頭非常齊備。

  狀元服是紅彤彤的,和四品以上官員的袍服同色,算是賜給狀元的四品朝服體驗卡!

  文哥兒在三日後的新科進士集體上表謝恩以及四日後的釋菜禮上可以穿。

  既然用的是「賜」字,自然是可以不用還的,可以留給子孫後代當傳家寶!

  文哥兒試穿了一下,尺寸是和進士服一樣的,簡直不能再合身!

  相比於對待狀元的大方,其他新科進士就沒這個待遇了,朝廷只給他們賜下寶鈔,接下來要穿的朝服及冠帶得他們自己去置辦。

  要是買不起新的,可以去估衣鋪子買二手的!

  什麼二手朝服,二手烏紗帽,二手革帶,東華門外的舊衣一條街上應有盡有、配飾齊全,只要有錢,任君選購!

  就是用朝廷賜的寶鈔可能連二手的朝服冠帶都買不來。

  因為目前寶鈔幾乎已經沒法在市面上流通了,賜下來估摸著也只能留作紀念!

  大明為官第一步:貼錢買衣服。

  事實證明,文哥兒這個狀元也是要貼錢的,因為他只被賜了一身狀元冠服。等到正式上崗,他還得備上朝服、公服、四季常服。

  更可怕的是,以他目前的身量根本沒有二手!

  全新的衣裳,全新的價格!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

  文哥兒:這破官,不做也罷!!!

  *

  註:

  ①關於二手朝服:

  依稀記得在哪裡見過自己買烏紗帽的記錄,但是想不起來在哪裡看到了的,這裡姑且先寫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