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怪能有個來陪他考試的狀元朋友!

  洪澄雖然沒擠進前面去,可也聽到了外頭傳出來的消息。

  文哥兒是解元!

  同樣是早早離場別人拿的居然是解元!

  哪怕這幾天已經從別人口中得知文哥兒的光輝事跡,洪澄還是覺得有點不真實。

  一想到自家老爹和謝遷、王華他們都是認識的,洪澄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等他爹得了消息,肯定要來信把他訓斥一番了。

  瞧瞧人家王家是怎麼教兒子的大兒子已經是庶吉士眼前這三兒子又中了解元!

  要是再這麼考下去豈不是有機會來個「一門兩狀元」?

  聽聞當初王華參加鄉試時也是有機會拿解元的可是因為他是擔任過六年教職再回來應試的所以考官衡量過後把解元給了更年輕的官學生員。

  在校生拿解元,才更能激勵後進!

  所以當時王華得了個第二!

  現在人王家的小神童把解元拿回來了!

  歷年來有哪個考生能比他年紀更小更適合拿來激勵後進?

  此時此刻洪澄只覺得自己仿佛讀了本跌宕起伏的話本心情激盪到不行,簡直比自己考中解元還來勁。

  今年出了個八歲解元的消息也在整個杭州城不脛而走。

  伴隨著這個消息傳開的還有各種神童傳說,連文哥兒小時候寫的《討金蓮癖檄》《與父書》等等文章都挖了出來二次傳播。

  當時錯過了的,如今也看到了。

  瞧瞧人家小神童從小就敢於痛罵某些耽於女色、品德敗壞的讀書人,還那麼關心父親的身體健康,可見是個品行端方、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聽說當初他那為《討金蓮癖檄》和詩的翰林院大佬已經有兩個入了內閣,往後讀書人要是想走仕途就得多注意一下自己的作風問題了。

  一開始也有人質疑這八歲解元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內幕,比如考官看在他兩個閣老老師的面子上直接把解元給了他。

  可轉念一想,這小神童若不是憑本事得的解元,主考官怎麼敢把他架到這樣高的位置上?這要是被人扒拉出來了,豈不是連主考官也要身敗名裂?

  再看看人小神童從小到大的履歷,那是真的自曉事起手頭便沒離過書,自小便長在翰林院中、泡在狀元堆里!這般耳濡目染之下,能考出解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坊間甚至有人暗中開起了賭局,賭明年他們浙江能不能出個九歲狀元郎。

  九歲狀元誒,想想就很帶勁!

  浙江人不質疑浙江人,他們浙江的崽就是最牛逼的!

  一時間整個杭州府都熱鬧不已。

  前往各縣報喜的車馬舟船也往來不斷,都想著當第一個到諸位舉人老爺家裡報信,爭取討份賞錢沾沾喜氣。

  第二日就是鄉試後的鹿鳴宴,由提學官吳伯通、主考官楊碧川主持,浙江布政司諸官也會到場。

  以文哥兒這位八歲小解元為首的考生們須得正兒八經地祭拜先賢、答謝考官。

  這些都有禮儀官在旁指引,文哥兒又有豐富的赴宴經驗(畢竟進士宴他都蹭吃蹭喝過了),對這些程序是一點都不慌。

  甚至還有閒心好奇一會要吃點什麼。

  這鹿鳴宴是官方籌辦的,有專項專款來置辦,入座之後先上來的是果盤點心之類的,最顯眼的要數桌子那中央高高的糖果山。

  每座糖果山都是以足有數斤之重的糖餅果子壘出山峰的形狀,瞧著十分别致也十分喜慶。

  文哥兒很想嘗嘗,又怕把山給吃垮了!

  不過這些糖果點心大多都是擺來看看的,味道不一定多好,文哥兒也就沒太執著,該吃什麼便吃什麼。

  一頓飯吃下來也算盡興。

  只是文哥兒這位小解元不能喝酒,鹿鳴宴上便省了不少酒水。趁著眾人相互敬酒、喝上頭了,文哥兒才朝糖果山伸出自己的小爪子,暗中從上頭拆了塊糖嘗了嘗。

  味道意料之中地很一般,入口後齁甜齁甜的。

  好奇心害死人吶!

  文哥兒趕忙端起茶連喝兩口,壓下嘴裡那齁甜的味道。他喝完茶感覺有人在看自己,轉頭一瞅,驀然對上楊碧川似笑非笑的眼神。

  文哥兒:「…………」

  沒事,擺上桌的東西就是讓人吃的,他又沒偷又沒搶為什麼怕被人看到!

  怎麼說都是自己的鄉試座師,又同是浙江出身的,文哥兒索性便跟楊碧川聊了起來。他還挺好奇自己怎麼能得了解元!

  楊碧川不答反問:「你覺得自己的答卷不應當得解元?」

  文哥兒道:「這又不是自己覺得就成的。」

  考試能不能考第一,不是看自己的實力就行了的,還得看看一起考試的都有誰。反正吧,就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他一個當考生的,所能做的也只有盡全力把卷子答完而已。

  楊碧川便給他解答了一下完整的閱卷過程。

  先是底下的同考官閱卷寫評語,他拿到考卷以後會參考他們的評價進行二次點評。

  能被選來當考官的大多頗有水平,所以他們寫的評語還是挺有參考價值的,只要是他們推上來,他這個主考官都會認真覆核。

  三場考試呈上來的答卷,就數他的卷子拿到的點評最長,還是來自不同考卷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