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註:

  ①鄉試資格考試的模式以及困難:參考論文《明代科舉士子備考研究》和《明史》

  -

  根據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明朝各個時期的鄉試資格考試都不太一樣,一開始是想考就考的,過了很多年才設立提學官搞歲試,後來又明確科考、遺才考、考前大收等等名目,甚至還有哭著求著在考場外告考的……明朝兩百多年,制度細則變來變去,前後很多都不太一致。

  像正德後期就開始規定官宦子弟不能回到老家就直接鄉試,同樣要參加提學官考核,說明在正德之前大家都是回到家就直接考,比如歷史上王守仁在科舉前基本都是受王華家教沒入官學

  再結合文徵明、唐伯虎他們的考前經歷來看,普通考生這個時期應該是需要先由提學官評等次(歲考/歲試)才能獲取鄉試資格,哪怕等次不好,有官場前輩舉薦(像蘇州知府親自給唐伯虎求情)也可以下場考試。

  至於後世常用的的「科考」和「六等黜陟法」,李東陽他們這個時期編寫的《大明會典》似乎是沒有提及的,關於在校生鄉試資格似乎只有這麼一段記載:【成化三年、令提學官躬歷各學、督率panpan教官化導諸生。仍置簿考驗。其德行優、文藝贍、治事長者、列上等簿。或有德行而劣於經義、或有經義而短於治事者、列二等簿。經義雖優、治事雖長、而德行或缺者、列三等簿。歲課月考、循序而上。非上等不許科貢。】

  -

  簡單來說就是:各個時期政策變來變去,作者也不曉得具體咋回事,文里純屬糅合各種政策瞎幾把寫。單純覺得這麼寫有意思,不代表真實情況!有問題全怪大明政策,和作者無關!

  如果要參加相關考試千萬不要照這個答,我瞎編的!(此處為免責聲明

  -

  ②黿鼉蛟龍魚鱉生焉的趣事:明朝很多筆記文學都有記載,如《堯山堂外紀》

  【吳伯通為浙省提學副使,士子專取功夫,時初學作文,多不根,為其罷出者眾。群往御史台求試,御史復發吳公,吳出題《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論》,題乃一滾出來,文難措辭,而論又涉於性理,取者無幾,甚為吳所辱。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選英才,督學無名告柏台。誰知又落吳公網,魚鱉蛟龍滾出來。」聞者絕倒。】

  -

  算起來歷史上吳伯通是王守仁的鄉試座師,王守仁後來還狠狠吹過他的彩虹屁,說老吳這麼牛逼的人浙江為啥不給他立祀啥的!

  第299章

  文哥兒不知道自己隨便填的《春秋》會讓吳伯通想這麼多他常年習慣趕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他大先生留給他的功課(想著儘快搞定好出去玩耍),所以一進入寫題狀態就十分專注,基本等同於進入無我狀態,滿心滿眼只有一個想法:「我要一口氣把這張卷子肝完!」

  因此開始答題以後不管吳伯通看他多少眼他都是不曉得的。

  由於科舉閱卷任務繁重所以考官們拿到答卷的評卷規律是這樣的——

  最先參考的是《四書》義題因為這些題所有人都要答,且有一定的答題規律讀完之後就可以分析出這個考生卷面寫得怎麼樣寫起八股文來文理是否通達。

  所以,《四書》義的題必須拿出最好的狀態來答,因為這是送到考官面前的敲門磚。

  第二要緊的是《五經》義題因為《五經》是選考科目,你這道題答得怎麼樣往往決定了你在《五經》之中的排名。

  要知道科舉是有「五經魁」之說的選《禮》得第一能稱為《禮》魁,選《春秋》得第一便能稱為《春秋》魁!

  所以被放在第一場的《四書》義和《五經》義,乃是明朝科舉的重中之重,也是八股文發光發熱的舞台。

  至於科舉之中的第二場的公文寫作題和第三場的策問題那都是走走過場的東西。

  第二場主要考校你能否熟練掌握論、詔、表、誥、判語等等寫法題目都是挺好寫的類似於「假設你在唐肅宗手底下幹活現在朝廷要進封郭子儀為中書令請你針對此事擬寫一份誥書」。

  這可是讀書人的基本功,畢竟你將來進了官場幹啥事都要寫公文連這都寫不好難道還要別人手把手教你?

  第三場的策問題就更不用說了你一個科舉都沒考完的傢伙真以為考官和皇帝想看你的真知灼見不成?你敢說人也不敢用啊!

  所以只要你能不跑題且文辭足夠暢達,那就能給你的科舉成績加加分了。

  考慮到考官們的閱卷習慣,文哥兒費了不少功夫才把《四書》義和《五經》義寫好。

  他擱下筆後感覺肚子已經癟癟的,趕巧這時候考場給考生送來餅食,還有一碗肉湯,雖然沒肉,但有肉味,據說是他們餘姚縣令體貼考生給備上的,極具人性化關懷。

  可惜這些食物都是早上送進來的,開考後就不允許外人出入了,所以不管湯還是餅都放涼了。

  文哥兒拿起餅子啃了一口,發現已經有點硬,對他這個還在換牙的小孩子不甚友好,不如饅頭!不過只要避開正輪流長恆牙的位置,吃起來還是挺香的。

  文哥兒對食物一向很虔誠,都已經開始吃了,他自然便開開心心地就著湯把餅子啃完了,總算是把一早上的消耗都補充回來了。

  考場上的考生們不允許東張西望,所以只有考官和周圍陪著監考的軍士以及皂吏們注意到……場中最小的那個考生停下來吃吃喝喝,那吃相看得他們都yihua有點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