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海這位兵部侍郎快馬加鞭送回京師的奏本,很快也遞進了兵部、傳進了內閣——

  這幾個月來,王守仁在關外遊走於七個羈縻衛所之間,和關外七衛的人聊人生聊理想聊這個秋天該怎麼過。

  也不知他具體是怎麼聊的,反正吧,聊著聊著關外七衛就磨刀霍霍去幹了幾架!

  關外七衛因為土地貧瘠,物產奇缺,常年都要朝廷補貼,著實是要兵沒兵、要馬沒馬,可幾次干架卻是又快又准又狠,愣是把正準備趁著秋天過境搶掠、囤點物資好過冬的土魯番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還打得土魯番放還了哈密王陝巴。

  本來陝巴這位哈密王被土魯番人擄走,朝廷覺得挺丟人,都打算找補一下說其實他們沒正式冊封陝巴,不如換一個人來當哈密王得了。

  結果人愣是給弄回來了!

  這誰弄得明白是怎麼回事?!

  按照張海的急奏,說按照關外幾位「都督」(也就是少數民族酋長)遞來的文書,他們都對朝廷十分感激,齊齊叩謝朝廷給他們派來一位軍事專家,經過今年這一戰,他們受益良多,可算是知道以後該怎麼過冬了!

  到底是夷族,文書寫的又俗又糙,偏又有點語焉不詳,讓人看了以後迷惑至極。

  張海召集底下的人研讀半天,也沒讀出個所以然來,最後只能把這些事如實上報。

  倒不是他一點都不貪功,而是王守仁這位庶吉士不是普通的庶吉士,不說他那位狀元爹,就說他那位和丘閣老關係莫名很密切的弟弟就不是他該去得罪的。

  再看看王守仁這次的表現——

  嘶,這家人真是太可怕了!

  何必去撒人王守仁一回京就會戳破的謊!

  雖然整個過程看起來離奇至極,可結果總歸是好的!

  要是真能把哈密衛的事給解決了,他們也可以早些回京去,不必在這種苦哈哈的地方煎熬了。

  張海便命人快馬加鞭把奏本送回京城。

  這奏本一抵京,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文哥兒得知他哥在關外幹了啥以後都呆住了。

  雖然他對他哥會成為大佬這件事深信不疑,並且時刻準備著抱親哥大腿直接躺贏,可是知道他哥首次出關闖蕩出來的豐功偉績以後還是驚呆了。

  他哥不是讀書人嗎!

  不是開創什麼學派的陽明先生嗎!

  怎麼會去打仗!!!

  這專業不對口啊!!

  文哥兒震驚了一會,才想起他哥十幾歲就覺得自己在兵法上大有感悟,想要上書朝廷講講自己的軍事見解(雖然被他爹攔下了)。

  這麼一看,他哥似乎是文武兼修的牛逼大佬!!!

  聽說在古代由文官指揮打仗是很常見的事,說不準他哥以後還有很多機會立軍功!

  很不錯!!

  他,王七歲,連軍隊裡都有大腿可抱!!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搓手手!!!

  *

  註:

  ①更有運灰兼運炭,貴人頭上不曾饒:前面引用過的,出自《玉堂叢語》

  運灰、運炭、運磚這些都是對違法犯罪分子的輕微懲罰(?

  -

  ②王守仁檔案里的絕佳口才:

  1.他曾經和和尚辯論,把和尚辯還俗了

  2.他曾經去少數民族聚居地做群眾工作,深受少數民族歡迎(bushi

  3.他曾經沒有一兵一卒,原地調兵遣將,把寧王叛亂給平了(?)

  4.此後他因為軍功封了侯,但是也不咋受待見,每次都是地方上出事了才想起要他出馬……

  所以他可以做少數民族思想工作√

  可以打仗√

  完全沒問題,專業很對口,不是我給的金手指!!(振振有詞

  第282章

  自從得知他哥在關外搗鼓出來的豐功偉績文哥兒就知道什麼叫是金子總是會發光。

  像他哥這麼牛逼的人合該多放出去建功立業,拴在翰林院修書寫文章真是太對不起他這身本領了!!

  文哥兒非常驕傲有這麼個大佬哥哥,在朱厚照面前不免也提了幾句。

  朱厚照聽後很不服氣。

  怎麼辦,他沒有哥哥!

  這個怎麼比都比不過!

  張皇后當天就注意到朱厚照一直盯著她已經鼓得挺明顯的肚子看。

  張皇后奇道:「怎麼了?」

  朱厚照鬱悶地說道:「我不要弟弟了您能給我生個哥哥嗎!」

  張皇后:「…………」

  不是很懂小孩子的想法。

  還是等張皇后耐心地詢問過後帝後二人才曉得是文哥兒在這小子面前炫耀「我有厲害哥哥你有嗎」。

  小神童再聰明到底也只是個小娃娃得知自家兄長的神異事跡還是忍不住要得意幾句。

  可是,當娘的怎麼可能給他生出哥哥來喲!

  朱厚照在帝後二人的解釋下得知自己是長兄是兄弟姐妹之間最大的那個頓覺自己責任重大。

  於是他跟文哥兒討教了一番如何當個好兄長,每天早上就抱著本《三字經》去給他剛學會爬來爬去的妹妹念一段,說這是幼教;又去對著張皇后鼓鼓的肚皮念一段說這是胎教!

  《三字經》上的話他都認全了,完全可以肩負起給弟弟妹妹進行胎教和幼兒教育的重任!

  他朱四歲,也當上小先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