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虧不虧本倒是其次,萬一因為微小的人力物力缺口而導致這次大規模育種失敗,豈不是又要耽擱一年?

  文哥兒說完後還看了他爹一眼,意思是「爹你懂我的意思吧」。

  兒子的事,就是爹的事!

  爹你怎麼說都是翰林院的人,皇帝的御用秘書團,幫兒子討個皇莊弄點人手什麼的不過分吧!

  王華:「…………」

  見鬼的不過分,怎麼就不過分了?!

  我又不是戶部的人,我上這種摺子專業也不對口!

  旁邊的李東陽聽樂了,有意逗弄文哥兒:「你這麼能講,你怎麼不自己上書朝廷去。」

  文哥兒道:「我這無官無職的,名不正言不順啊。」

  李東陽笑著說道:「你明年去應鄉試,後年說不準就有官職了。」

  文哥兒以前還覺得嚷嚷他哥三元及第挺有意思的,現在輪到自己被人催著去應試,一張臉蛋就皺得跟苦瓜似的。他把頭要搖了撥浪鼓:「還早,還早,我還是個孩子。」

  八歲應試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可不想九歲就成為天天打卡上班的可憐蟲!

  天天打卡上班的可憐蟲李東陽等人:「…………」

  行吧,他覺得自己沒天天早起就沒有。

  一行人吃飽喝足,還輪流翻看過趙淵的試種記錄。

  這種詳實有據的記錄手法,村里也就只有趙淵這個讀過書的種地高手能做到。

  回去的時候文哥兒給朱厚照他們揣了幾顆土豆蛋子回去,好叫朱厚照以後能在宮裡種一種,體驗一下親手挖土豆的快樂。

  至於老丘那邊,他早前在老丘家也埋了幾塊長了芽的土豆,他老人家都這把年紀了,身份又擺在那兒,不好老出城走動,種在家裡足不出戶直接挖就成了!

  唯一的代價就是他家花圃越長越像菜園子。

  家裡有空地的人聽說入秋能種第二季,也都各自揣了一顆回去。

  好在就算他們這麼又吃又拿,算下來也就分掉了三四棵土豆的收成,剩下的土豆蛋子還很充足,足夠留到下一輪種出千千萬萬顆土豆。

  文哥兒一併帶走的還有特意留出來的一小包種子。

  馬鈴薯開花結果會跟塊莖爭搶養分,所以在栽種過程中通常會把花給摘除或者打藥讓它「花而不實」,爭取達到塊莖產量最大化的目的。

  趙淵特意留了幾株讓它們正常開花結果,留出來的種子他和文哥兒分別拿了一半,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文哥兒開開心心玩耍一天,下午還揣兩顆土豆蛋子去找張侖,讓他吃了也行,回頭找地方種下也行。

  王小紅跟著去郊外轉悠了半天,累得很,文哥兒也沒和平時那樣留下蹭英國公府的校場,送完圓溜溜的土豆蛋子就回家跟王守儉他們一起玩蔬菜寫生去了。

  寫生對象:即將送給朱三歲的土豆蛋子。

  反正要第二天才送進宮,不如先物盡其用一下!

  文哥兒玩得開開心心,朱祐樘卻是從回宮幹活的楊璽口中得知了土豆的存在。

  作為錦衣衛,碰到這種事自然有必要跟皇帝打個報告。

  聽聞席間文哥兒表示「春天種下一顆土豆蛋子,夏天收穫千千萬萬顆土豆蛋子」,朱祐樘眉頭跳了跳。他說道:「當真能當糧食吃?」

  楊璽把自己揣回來的那顆土豆呈給朱祐樘,口中說道:「一株能結出十來顆,最大的能有拳頭這麼大,不過有些比雞子小,所以每株算下來約莫有五六顆!我只吃了做成菜的,不過按小先生的說法,這東西就算沒鍋沒調料,煮煨了也能當飯吃。」

  真正到餓肚子的時候,往往就不講究什麼調料了,管飽就成。

  楊璽話不多,聽得卻是仔細,把文哥兒的介紹全部照搬給朱祐樘聽:「按照小先生讓人做的實驗,這東西如果是長在疏鬆透氣的沙質土,產量可能還會更高,只是具體如何還要進一步嘗試。小先生認為,這東西要是在河西走廊種,產量說不準可以畝產破千斤!」

  朱祐樘精神一振。

  他想起來了,最近兵部正在討論關外七衛的事,由於目前正在嘉峪關經略哈密的兵部侍郎張海提出讓戶部保證劃出一批專款專糧給陝西行都司,戶部又快跟兵部打起來了。

  要是真有這樣的糧種,那能解決的問題可就多了,也不愁陝西行都司的屯田問題了。

  既然產量是那麼多人見證過,土豆也是那麼多人親自嘗過的,朱祐樘拿著那顆沉甸甸的土豆蛋子思量片刻,點點頭表示這事他知道了。

  第二日他就和徐溥等閣臣商量撥個皇莊讓人搞土豆育種的事。

  既然秋天也能試種一季,那這事兒就宜早不宜遲,儘量在秋種前把地方給敲定下來。

  徐溥等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等得知是文哥兒搗鼓出來的,李東陽他們也都親眼見識過其產量了,徐溥便建議道:「不如把王家小子給召來,著他親自講一講其中細則,若是確實可行便讓他及早擬個章程送過來。」他笑了笑,「左右這孩子也不是頭一次上書了。」

  當初文哥兒寫奏本提出整頓社學順便搞搞老年班的事,可是曾經傳為京師趣談的。

  朱祐樘覺得徐溥這建議頗有道理,當即命人去翰林院把文哥兒召過來。

  文哥兒正在埋頭趕功課呢,聽說朱祐樘召見自己還愣了愣,等進了宮才曉得是楊璽這個錦衣衛把自己想去河西走廊種土豆的事給匯報上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