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厚照沒想到文哥兒還能反過來安排他,很有些不樂意,但是又堅決不肯承認自己看不懂書且不會講故事,於是便哼哼唧唧地捧著書讀了起來。

  文哥兒忽悠完十天沒見的朱三歲,自己也挑了本沒看過的書享受悠閒的閱讀時光。

  只可惜這不是在東宮,沒有茶水點心備著,要不然摸起魚來會更愜意。

  不過考慮到文淵閣這些藏書有多珍貴,文哥兒也就沒太惦記東宮的下午茶了。

  文哥兒為了體現自己的盡職盡責,每看幾頁書便停下來問朱厚照想好講什麼故事沒。

  朱厚照:「…………」

  朱厚照氣呼呼地道:「快想好了!」

  文哥兒笑眯眯地道:「那我等著殿下的故事。」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想好了沒?

  朱三歲:在想了,在想了!

  第251章

  朱三歲就在文哥兒的「好了沒」的催促之下絞盡腦汁地在書里找起了故事。好不容易他覺得自己看明白了一個,囫圇著給文哥兒講完了,文哥兒又一臉期待地問他「還有嗎」。

  朱厚照雖然很想說「沒有了」「孤不講了」,可他小先生這麼期待誒!

  朱厚照又哼哧哼哧看起書來試圖看看這書里有沒有更有趣的故事。多虧他這兩個月來幾乎每天都要捧著文哥兒給他寫的信試著讀一讀要不然就算是圖多字少的書他也看不太懂。

  師徒兩個時而安靜看書時而一個講故事一個猛吹他講得好,愣是把一個下午給消磨過去了。

  文哥兒別過朱厚照還順路去內閣取回自己的講章。

  劉健這個老成穩重的人負責出面交待文哥兒要講就講《三國志》絕對不能講《三國演義》。

  要不然這事兒給馬文升他們知道了,一定得罵得唾沫橫飛!

  文哥兒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手頭連《三國演義》都沒有肯定是不會胡來的。

  劉健想想文哥兒也算是在翰林院裡泡著長大的,幾個老師又都是聲望頗佳的翰林官便也沒再多言,由著他帶著講章跟丘濬一起下衙去。

  住在長安街最大的好處就是通勤距離極短,丘濬他們這把年紀了,上衙下衙走幾步路也算是好好鍛鍊鍛鍊腿腳了。

  文哥兒和丘濬探討了一路自己下午讀的書優哉游哉地回到家。不想見到他爹時發現他爹臉色臭臭的似乎遇到了什麼不太愉快的事。

  作為一個孝順兒子文哥兒遇到這種事當然是……偷偷摸摸地看看有沒有別的方向可以繞過他爹給他爹留下足夠大的個人空間慢慢消化自己的壞情緒。

  每一個堅強的老父親都不會希望被兒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對吧?

  傳說中的貼心兒子,說的就是他了!

  專門蹲守兒子、卻看到兒子想悄悄溜走的王華:「…………」

  事情要從今天中午的午後遛彎時光說起。

  自從文哥兒入了翰林院他們這些容易患「文人病」的翰林官們每天都要定時相約遛彎。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索性起來活動活動順便聊聊天聯絡聯絡感情也不錯啊!

  結果他們吃過午飯繞著翰林院溜起彎來眾人就開始討論起……他兒子的新作。

  事情是這樣的,文哥兒趁著假期最後一天給老師們送了書,老師們也趁著最後一天跟親朋好友聚了個會,好巧不巧吧,王華自己有事恰好沒去參加這裡頭的任意一個聚會。

  所以除了王華這個當爹的以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讀了《飲食詩話》里的文章,正好趁著悠閒的消食時光正好討論一下書里的內容。

  ……王華臉都是木的。

  偏李東陽看出不對來,還在邊上煽風點火,說什麼「不會吧文哥兒這小子不會沒給你這個親爹送抄本吧」。

  王華:「…………」

  謝謝,有被氣到。

  他是造了什麼孽,才遇到這樣的同僚、生出這樣的兒子喲!

  怪不得兒子越大越氣人,估摸著就是跟李東陽這個當老師的傢伙學的!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王華逮住想溜走的文哥兒,進行了一次父子之間親切友好的談話。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這小子次次寫了東西都不給他這個當爹的一份,真就是不拿親爹當狀元了是吧?

  連庶吉士那邊都有抄本(李夢陽手頭那本)可以傳看,是他這個狀元爹不配對嗎?

  這讓他這個當爹的面子往哪兒擱?!

  文哥兒聽他爹這麼一質問,才曉得自己昨天到底忘了什麼。

  「您可真是錯怪我了!」文哥兒眼珠子一轉,張嘴就開始給自己辯解起來,「就是因為您是我親爹,我才要等正式完稿之後才拿給您看。當兒子的,怎麼能勞煩爹反覆看我那不成熟的書稿呢!」

  沒錯,就是這樣!

  他才不是把親爹給忘了!

  王華:「…………」

  如果你沒托李東陽給你師叔楊一清那邊都給送一本,說是要趕在他們出發去敦煌前給你哥和張靈看看,我可能還會相信你的鬼話。

  文哥兒瞧見王華那副「你再繼續扯我就要揍人了」的模樣,只能乖乖認錯,表示自己昨天是有感覺自己忘了什麼很重要的事,但是因為跑來跑去給太多人送了抄本,他一時沒能想起來。

  看來人有時候啊,就是容易忽略身邊的人,真是太不應當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