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段時間他總算是不用應對兒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了!

  聽朱厚照嚷嚷說不要楊玉住在東宮,朱祐樘奇道:「他怎麼讓你不高興了?」

  朱厚照哼哼唧唧半天,才一臉憤憤地說道:「他搶小先生!」

  搶小先生,特別壞!

  朱祐樘:「………………」

  萬萬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理由。

  小孩子之間的友誼真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上次這小子不還寫信給他小先生說「以後孤只和楊玉好了」,才這麼幾天的功夫又要攆人家楊玉走!

  朱祐樘把兒子抱到膝上,耐心地給他講道理:「你小先生知道你因為這種理由要趕人走嗎?」

  朱厚照不吱聲。

  他這麼聰明絕頂,才不會把這事兒跟小先生講!

  朱祐樘道:「要是他知道後生氣了,你要怎麼辦?」

  朱厚照氣呼呼地道:「孤也生氣!」

  朱祐樘:「…………」

  這就沒法聊了。

  小孩子就是很難講理,他不肯聽時你講到口乾舌燥他也不樂意聽。

  他也才二十出頭,實在沒什麼哄孩子的經驗。

  朱祐樘看了眼張皇后。

  張皇后只能當沒看見。

  她能有什麼辦法?她想宣兩個弟弟進宮帶外甥玩,兩個弟弟都不肯進了,仿佛宮裡有什麼洪水猛獸似的。

  何況他倆也確實和朱厚照玩不到一塊。

  朱祐樘思來想去,決定來個以毒攻毒:「楊玉與你小先生才認識那麼幾天,再要好也好不到哪裡去。據我所知,你小先生的朋友可多了,哪兒都有不少朋友,還有好幾個一同長大的師兄弟,你難道還要讓你小先生統統和他們絕交不成?」

  朱祐樘就稍微給他列舉了一下,比如謝家的謝豆、楊家的楊慎、李家的李兆先等等,都是他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

  他還認識許多翰林官、許多庶吉士、許多太醫……甚至在市井之中也不乏交情好的朋友,還時不時去養濟院找小朋友玩了。對了,他還在城郊有片地,那邊的社學也是他常去的地方,得空就會出城去給城郊的小夥伴們講講課。

  朱厚照睜圓了眼,仿佛聽到了什麼驚天大噩耗似的,久久都沒能消化他父皇給他講的消息。

  事實上久久沒能回神的不僅是朱厚照,還有朱祐樘。

  朱祐樘這麼一通數下來,自己都被驚住了。

  他們這位小神童,交友實在太廣泛了點,這還是人人都知道的部分,說不準他私下還交了別的朋友!

  這日子過得別說他兒子羨慕了,連他都有點羨慕了。

  父子倆對視一眼,莫名能真切體會對方此時此刻的感受。

  為什麼這傢伙能過得這麼逍遙自在啊!!!

  第二天文哥兒優哉游哉地揣著手手踏入東宮,就發現他那太子學生正用「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壞蛋」的眼神控訴著他。

  文哥兒:?????

  這是怎麼了????

  作者有話說:

  大豬:心態崩了啊!!!

  小豬:心態崩了啊!!!

  文哥兒:?????

  註:

  ①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出自《孟子》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別人的翻譯是這樣的:「自我反省,如果沒有道理,哪怕是黎民百姓,我能不怕嗎?相反,如果自我反省之後能夠理直氣壯,無愧於良心道理,即使是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決不退縮!」

  縮居然是理直的意思!(開始文盲

  -

  ②鐵網珊瑚:出自《南州異物志》

  【珊瑚生大秦國,有洲在漲海中,距其國七八百里,名珊瑚樹洲。底有盤石,水深二十餘丈,珊瑚生於石上。初生白,軟弱似菌。國人乘大船,載鐵網,先沒在水下,一年便生網目中,其色尚黃,枝柯交錯,高三四尺,大者圍尺余。三年色赤,便以鐵鈔發其根,系鐵網於船,絞車舉網還裁鑿,恣意所作。若過時不鑿,便枯索蟲蠱。其大者輸之王府,細者賣之。】

  -

  ③老丘生平:引自《震澤紀聞》,這個好像引用過

  【……性好著述,雖老手不釋書。性剛褊,不苟取。亦恬仕進。年七十猶滯國學……】

  當然,王鏊記的這段內容前前後後大多都是罵老丘的(一個作者開始選擇性眼瞎

  第241章

  文哥兒完全摸不著頭腦。

  不過他有豐富的和小孩子打交道的經驗(和大人打交道的經驗也不少)挪出自己揣著取暖的手走上前詢問朱厚照怎麼又生氣了。

  說到這裡,他又徑直給朱厚照介紹了點養生小知識,說這人吧,最好就是別經常生氣生氣傷心肝脾肺腎更重要的是影響機體免疫力也就是疫病來了你的身體打不倒它!

  人呢,就該跟他這樣吃好喝好睡好並且時刻保持心情愉快,不要有太多煩惱,更不要隨便生別人的氣。莫生氣啊莫生氣氣壞身體沒人替!

  別人惹你不高興了,你卻自顧自地生氣豈不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太笨了!

  一旦聊起養生之事,就算沒人搭理沒人回應,文哥兒也能講個三天三夜。

  朱三歲:「…………」

  雖然沒聽太懂但是生氣好像害處很多的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