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具體內容講到具體句意,從具體句意講到……講到該放學了!

  書法課都忘了上!

  這一閒扯起來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文哥兒一看快到下班時間,麻溜給朱厚照寫了一句「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讓他自己照著寫一寫。

  文哥兒還給朱厚照總結歸納了一番:「秦穆公就是這麼一位有勇有謀且還知錯就改的春秋霸主,可惜他臨老時卻幹了一件貽害無窮的事。」

  朱厚照不懂就問:「什麼事?」

  文哥兒瞅了眼旁邊拿著筆在記錄他們對話的女史,一本正經地說道:「這件事跟『惴惴不安』的出處有關你把這幾個字練好了我明天再給你講。」

  好耶點題結束!

  一天的課又上完了!

  跑題是不可能跑題的他只是在講解一下課文背景罷了!

  文哥兒扔下句「殿下要是等不及了也可以先問問旁人」,就溜溜達達地出宮去。過了年天氣還是冷得趁著太陽沒下山曬著暖烘烘的冬日餘暉早點回家啊!

  朱厚照目前已經代入秦穆公的角色一時覺得自己西卻戎丑、開地千里一時覺得自己聯姻晉國、左右廢立非常地牛逼轟轟。

  現在文哥兒吊著胃口不告訴他秦穆公到底幹了什麼不好的事,他簡直想得抓耳撓腮。

  他問楊玉曉不曉得,楊玉也不知曉。

  再問楊夫人她們,有位女史看了眼楊夫人,見楊夫人沒有阻攔的意思便壯著膽子答道:「小先生說這典故出自《黃鳥》,所以應該是指『三良殉葬』之事。」

  朱厚照一聽有人知道,馬上追問什麼是「三良殉葬」。

  那女史便把秦穆公讓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子車針虎三位賢良臣子殉葬的事給朱厚照講了。

  這都是《黃鳥》裡面寫的。

  按照《黃鳥》里的記敘,這「三良」都是能以一當百的賢良之臣。

  當時秦國的百姓都痛苦唱:「老天啊,為什麼要把我們大秦的良臣全都帶走!如果可以贖回他們的性命,他們願意用一百個人來換他們活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朱厚照得了這個答案,很有些得意。

  不用等小先生明天進宮,他都知道答案了!

  第二日文哥兒再入宮講學,便瞧見朱厚照一臉驕傲地坐在那兒,對他說已經知道秦穆公幹了什麼壞事了!

  文哥兒坐下捧著茶悠悠然地聽朱厚照給他講「彼蒼者天」。

  等朱厚照把從女史那兒打聽來的東西都囫圇著講完了,他才笑眯眯地問朱厚照:「知道為什麼這件事貽害無窮嗎?」

  朱厚照又被問住了。

  文哥兒道:「本來一個國家失去君王已經混亂不堪,再讓功臣良將齊齊殉葬,春秋時期秦國的霸業可以說是就此停滯了,接下來兩三百年間都沒法再東征。」

  別國人也一度不愛來投奔秦國。

  畢竟去其他地方打工只是少賺點,來你秦國卻是要把命都給賠上,誰還樂意為你盡忠盡責?

  所以說,這件事貽害無窮!

  就像秦穆公自己說的那樣,治國需要人才啊!

  人才都不樂意投奔你了,百姓也跟你離心了,你再想有過去那種好局面可就太難了。

  朱厚照聽得皺起了包子臉,一臉不高興地說道:「殉葬不好!」

  文哥兒道:「對,殉葬不好。」

  事實上明朝也有過好幾十年的殉葬歷史。

  主要是朱元璋秉承著自己的女人要自己帶走的觀念,把自己的后妃給殉了,後面幾個皇帝那也是有樣學樣。

  直至明英宗那一代才良心發現說不忍心讓生者相隨,從此罷除宮妃殉葬的舊例。

  這些當朝的事兒,文哥兒很識趣地沒給朱厚照多提。

  要指點江山就指點一下前朝往事就好了!

  文哥兒問道:「殿下知道當時會什麼會出現『三良殉葬』這種荒謬的事嗎?」

  朱厚照直搖頭。

  文哥兒道:「殿下覺得秦穆公這樣英明一個人,會下令讓臣子殉葬嗎?」

  朱厚照一下子也覺出不對來了。

  對哦,英明神武的人,不會幹這種傻乎乎的事!

  文哥兒道:「這事兒還是因為酒宴上的隨口一句話。」他摸了摸肚皮,覺得裡頭已經空了,可以裝點什麼進去,便提議準備一桌茶點來個情景還原,看看當時秦穆公到底說了什麼樣一句話。

  朱厚照聽後麻溜吩咐人去辦。

  既然宴還沒擺好,文哥兒提議玩井字棋打發時間。

  現在朱厚照自認自己能寫字了,當即決定圈圈全由自己來畫,勁頭十足地和文哥兒你來我往玩得很起勁。

  等到谷大用他們把桌子擺好,文哥兒才讓朱厚照坐在主位上,再由朱厚照親自挑幾個人坐到底下給他充當臣子。

  朱厚照當然先把文哥兒挑出來。

  接著又挑了楊玉和谷大用他們。

  底下很快坐滿了!

  文哥客客氣氣地請讓楊夫人來教他們宴飲禮儀。

  不能因為只是課堂上搞情景還原就不注重細節,只有細節到位了,大家才能有沉浸感!

  有現成的專業禮儀老師不用白不用!

  絕對不是他想邊吃吃喝喝邊摸摸魚。

  楊夫人微愣。

  朱厚照聽文哥兒那麼一說,也積極地轉頭看向楊夫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