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厚照:?????

  朱厚照生氣地說:「孤不玩了!」

  他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血本無歸!!!

  太氣人了!

  真!是!太!氣!人!了!

  文哥兒看著朱三歲憤怒到不行的模樣,只覺樂不可支。

  很不錯,點擊就看,炸毛豬豬!

  怪不得以前他爹和他老師們以前都愛逗他,原來逗小孩玩的感覺這麼爽!!

  文哥兒一本正經地問道:「您確定要放棄這批芝麻嗎?」

  朱厚照聞言頓住了,想了想才氣呼呼地說道:「孤要把它們獻給朝廷,讓朝廷懲治那些貪污軍餉的!!」

  文哥兒確認般詢問:「您確定要把它們獻給朝廷?」

  朱厚照點頭。

  文哥兒道:「由於您是一位出身低微的商賈,所以您獻上的芝麻並沒有受到重視,而是被一個小吏帶回家烙餅吃了。」

  朱厚照茫然。

  文哥兒笑眯眯地說道:「可喜可賀!您經過長達半年的長途跋涉,成功讓長安一位小吏吃上了香噴噴的芝麻餅,您的一切付出都是有意義的!」

  朱厚照:「…………」

  怎麼辦,更生氣了。

  文哥兒猶自沒心沒肺地感慨:「突然有點想吃芝麻燒餅了!殿下應該沒見過吧,就是搞個那種大大的爐子,把一個個圓圓的薄薄的燒餅貼在爐壁上烤得香香脆脆,一口咬下去咔滋咔滋響!」

  朱厚照是沒見過,更沒吃過,他被文哥兒的描述給饞得忘記了剛才的氣憤。

  「真的好吃嗎?」朱厚照咽著口水追問道。

  「當然好吃,最好是買好了邊在街上溜達邊吃,一路上走過去饞哭滿街小孩兒!」文哥兒在怎麼氣哭別家小孩方面顯然很有經驗。

  朱厚照:「…………」

  知道了,他小先生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全天下的小孩兒!

  兩個人饞了一會芝麻燒餅,文哥兒便對著河西走廊給朱厚照繼續講課,講的就是他沿途遇到的那些問題。

  河西走廊到手了,然後呢?然後它會自己繁榮起來嗎?

  朱厚照現在對河西走廊可謂是又愛又恨,愛它讓他知道了那麼多新鮮故事,恨它讓他兩次走絲綢之路都血本無歸!

  從河西走廊本身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來看,它既容易遭受天災,也容易遭遇人禍,開發起來實在很不容易,到了明朝也只能靠軍屯來維持朝廷的統治。

  不過,明朝立國之初採用了宋朝幾度提出又幾度廢止的開中法,一度成功在邊關養出了一批商屯!

  開中法的運作方式時商賈揭皇榜,把邊關需要糧食運送到邊關,然後到官府換取朝廷發放的鹽引來獲得食鹽銷售權。

  都說「天下之賦鹽居其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拿到鹽引、成為鹽商是成為大商賈的重要途徑!

  文哥兒指著敦煌問朱厚照:「如果要殿下負責把糧食運到這裡,殿下覺得麻煩不麻煩?」

  朱厚照想想自己兩次栽在這路上,點著頭說:「麻煩!」

  這不是損失隨從就是損失貨物的,想想就讓人難受得很!

  文哥兒說道:「商賈既想要鹽引,又心疼路上的損耗,便決定花錢僱人直接在軍屯附近開墾商屯,這樣種出來的糧食可以就地交給官府換取鹽引。」

  「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些本來沒有百姓願意去定居的地方近百年來陸續出現了不少商屯,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邊關的糧食供應。」

  朱厚照聽得眼睛都亮了,說道:「真是個好辦法!」

  就地開墾的話,就不用運來運去了!

  地方上的人多了,河西走廊也熱鬧起來了!

  文哥兒繼續介紹道:「就算這地方著實種不出糧食來,只要這開中之法還在,商賈還是可以就近運糧過去解決邊關的缺糧問題,這樣朝廷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減少很多損耗。」

  有兩次走「絲綢之路」的經歷打底,朱厚照聽得津津有味。

  少走些遠路,確實可以少很多損耗,這個他是知道的!

  畢竟每離開一個地方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文哥兒都可能掏出一張特殊事件卡讓他選要財物還是要隨從!

  可惡!

  朱厚照認真夸道:「開中法好!」

  文哥兒笑道:「確實是個利國利民的好辦法,可惜恐怕用不久了。」

  朱厚照不解地問:「為什麼?」

  既然是好辦法,那當然是一直用才好!

  文哥兒道:「因為朝廷經常給人賜發鹽引,許多人不用運糧到邊關也能輕鬆拿到鹽引。他們直接在京師把這些鹽引賣給商賈,商賈只要掏點錢就能拿到鹽引去領鹽,換成殿下是商賈,殿下還會辛辛苦苦往邊關運糧或者去開墾商屯嗎?」

  朱厚照想也不想便說:「不會!」

  文哥兒說:「這就對了,所以說這個好辦法用不長久了。」

  朱厚照氣憤地說道:「不賜!」

  不給他們賜,他們就沒得賣!

  不得不說,朱三歲還是挺聰明的,一下子就能找到問題的關鍵點。

  文哥兒道:「殿下日後要能說到做到才行,只是嘴上說說的話當然很容易。」

  朱厚照感覺自己被文哥兒質疑了,頓時氣呼呼地強調道:「不賜!誰都不賜!」

  他可是說到做到的朱三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