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散館考核的地點和入館考試一樣,都是在東閣前頭的空曠處。已經有吏員把桌椅擺放好,他們只需要入座聽題作答就好。

  既然已經是拿朝廷俸祿的人了,他們的待遇比科舉考生好那麼一點,至少試卷不用自備,筆墨紙硯全是禮部那邊給他們準備好的。

  這就是吃公家飯的好處啊!

  文哥兒拿著簇新的貢筆貢紙,感覺非常棒。他學著錢福他們那樣著手研墨,耐心等待劉健出來給他們出題。

  明朝這諸多考試大多都是考官念題自己抄到卷子上,要是聽力不太好就等著巡場官舉著題牌下來展示題目。

  文哥兒還是頭一回參加正經考試,心中莫名有些小激動。瞅見劉健從東閣走了出來,他趕忙把毛筆沾飽了墨汁,等著在草稿紙上先把題目記一遍。

  劉健瞅了唯一矮矮的小考生一眼,示意考試馬上就要開始,讓考生們注意聽題。

  接著他就不疾不徐地念起了考題。

  這次散館考核是從科舉考試那邊挑的題型,隨機選考了表、詔、判語三項,此外還有一道策問題。

  當然,既然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詩詞歌賦也是要考核的,這次考試還出了個詩題,要求考生自選詩體寫一首《神童詩》。

  大夥本來正認真抄題,聽到這個題目後握筆的手突然頓住了,忍不住齊齊轉頭看向文哥兒。

  疑似突然從考生變成考題的文哥兒:?????

  不是,你們內閣出題這麼隨便的嗎?

  以前看天氣出題也就罷了,現在還能指著人出題?!

  有你們這些這麼隨便的閣老,大明要完,大明遲早要完!

  文哥兒在心裡嘀嘀咕咕半天,還是得老老實實把最後一道考題也記了下來。

  天大地大,出題人最大!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不對勁,你們不對勁

  文哥兒:這個大明從皇帝到閣老都不對勁!!!

  *

  註:

  ①庶吉士散館相關試題:參考論文《明代庶吉士制度探析》以及搜到的一些「閣試詩」

  因為前兩年已經讓老丘把改革提前了,所以這裡的散館考核參考了後來的改革內容,比如考「吏治民生、經邦強國之策」。

  這個論文還提到,因為庶吉士沒啥競爭就等著升官,所以倒李東陽和程敏政給庶吉士上課時大半庶吉士都請假偷懶hhh

  李東陽忍不住寫詩發牢騷:「迴廊寂寂鎖齋居白日都消病歷余;竊食大官無寸補,流洲亭上勘醫書。」

  老李:學生全都請病假不來上課,我這官當著有啥意思,還不如校對醫書去

  看來老李講課不受歡迎(bushi

  -

  ②一生事業惟公會,半世功名只早朝:參考《玉堂叢語》

  也是李東陽他們發牢騷的趣事(x

  【西涯在翰林時,偶失朝被罰,翰林舊有語云:『一生事業惟公會,半世功名只早朝。』言其清無事也。至是,西涯續二句云:『更有運灰兼運炭,貴人頭上不曾饒。』一座哄然。】

  老李,因為翰林院工作太無聊,甚至還翹掉早朝!

  第196章

  對於考過科舉的人來說前面幾道隨機出的公文寫作題和策問題都是信手拈來的玩意,只苦了平時不怎麼寫這種文章的王六歲。

  好在謝遷可是狀元出身,教他習舉業還是綽綽有餘的,每天的功課把他的基本功鍛鍊得很紮實。

  策問題也不算多難出的正好就是人才選拔相關說是「求才貴廣考課貴精」,這句話看似相互矛盾實則相互成就要求考生就著人才考核中「考課」「精選」的辦法展開論述。

  這不就是問怎麼考校人才嗎?簡直太簡單了,根本難不倒王六歲!

  就是寫起來比較費手。

  劉健也貼心地表示,中午會有人給他們送飯他們可以慢慢做,要是有人考到天黑都沒考完還可以和殿試一樣請燭。

  當然,最多請兩根,你不睡覺別人也是要睡的。

  文哥兒一聽時間這麼充足,才放下心來安安心心把記在草稿上的考題謄抄到答卷上哼哧哼哧把前面的題挨個寫過去。

  要把字寫得端端正正大家的書寫速度其實都不算太快。

  到飯點時文哥兒瞧見其他人大多也沒停筆才放下心來啃光祿寺為庶吉士們準備的兩個白饅頭。

  饅頭有點硬不過沒關係還配了碗湯呢,實在咬不動還可以蘸著湯吃貼心!

  不愧是你光祿寺:)

  文哥兒不挑食就著湯把兩個饅頭吃光光正準備收拾收拾繼續答題,就看見錢福施施然地起身交捲去了。

  文哥兒:?????

  可惡,這傢伙怎麼能這麼快提前交卷,這不是顯得他寫得特別慢嗎!

  好在其他人都沒錢福這麼能寫,至少文哥兒把整篇策論寫完的時候靳貴他們還在認真謄抄。

  文哥兒放下心來,沒再奮筆疾書。

  他對著《神童詩》這道詩題有些苦惱,所謂的考生變考題當然是開玩笑的,劉健出的這道題應該是取自流行的《汪神童詩》。

  這是市面上最流行的《神童詩》集子,相傳是北宋神童汪洙的詩集。

  《汪神童詩》裡頭有許多家喻戶曉的名句,比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比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再比如有名的「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