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東西是交上去給順天府印試卷用的,草卷正卷各有紙十二幅,大小和紙質都是有要求的。

  今天他正好和同窗們去買好了卷子,可以拿給文哥兒瞅瞅。

  文哥兒早聽人說科舉要自己備紙,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不由拿起來左瞅右瞅。其實全是裁得整整齊齊的白紙,也沒什麼好看的!

  文哥兒感慨:「怪不得文房鋪子那邊最近生意特別好,敢情做的都是你們這些應試考生的生意。」

  王守仁道:「對,這幾天大家都開始備卷了。」他邊和文哥兒隨口先聊著,邊在卷首寫上自己的姓名、年甲、籍貫、三代情況以及他選考的本經。

  王守仁受王華家教比較多,本經選的和王華一樣,都是《禮記》。

  對於全國範圍內來說,《禮記》不算是熱門選項,原因前面是說過的:它和《春秋》字數太多了。

  不過餘姚有不少治《禮記》的高手,王華也以它為本經拿了狀元,王守仁在選科上自然是跟著爹走。

  文哥兒在旁邊看著王守仁逐項逐項列好,一點也不覺得枯燥乏味。等他哥按照格式把內容都選完了,他才躍躍欲試地問道:「哥你什麼時候去順天府交卷?」

  他還沒去過順天府呢!

  王守仁道:「順天府就在國子監旁,我回國子監後直接就能交了,你還想跟著去不成?」

  文哥兒聞言有些失望。他哼哼兩聲,說道:「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以後也能去交卷子的!」

  兄弟倆抬槓了幾句,文哥兒便不打擾王守仁溫習功課了,踱著步子溜達回自己住處去。

  八月伊始,京師的秋闈氣氛已經很濃郁,街上表演的戲曲大多改成了「狀元戲」,大街小巷也賣起了各種「及第衫」「及第扇」「及第筆」之類的吉利物件。

  都這個時候了,想臨時抱佛腳也來不及了,只能尋求點虛無縹緲的玄學安慰。

  連趙氏這個當繼母的都陪著岑老太太去了趟大興隆寺拜了佛。

  甚至還在一個胖和尚的遊說下給王守仁買了個「及第符」,據說是高僧開過光的那種。

  文哥兒一時也不知該吐槽和尚賣符好,還是該吐槽高僧給符篆開光好。

  想想自己還讓老何給煮了「三及第湯」,文哥兒也就不糾結了,屁顛屁顛跟著他祖母和他娘在大興隆寺晃蕩了一圈。

  末了他還跑去問那向香客兜售符篆的和尚:「符篆不是道士畫的嗎?怎地你們和尚也賣?」

  那和尚見他年紀小,信口忽悠:「這你就不懂了,須知凡事都講究『入鄉隨俗』,即便是西來的佛祖也得會使咱的符篆才能普度眾生。我跟你講,我們這符既有神仙加持,又在佛前開過光,雙重保佑,一準有效!」

  文哥兒聽得瞠目結舌,沒想到還有人能這麼扯。他又問:「那你這兒有快高長大符嗎?」

  和尚一咂摸,覺得這符不錯,聽著挺別致的。及第符只能三年一開張,這「快高長大」豈不是遇上有孩子的香客都能賣?

  和尚從兜里摸出張符,睜著眼說瞎話哄騙小孩:「自然是有的,這就是了,小官人要不要買一張?」

  文哥兒覺得吧,該讓老道長那擺攤戳黑的徒弟來學學,人家這隨機應變的能耐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冤大頭他肯定是不會當的。

  他還小,沒多少錢可以隨便霍霍!

  他隨口現編的符篆都說有,真當他是什麼都不懂的傻小子嗎?!

  對於這騙他祖母買符的不知真假的和尚,文哥兒認為他的口才非常不錯。

  於是文哥兒在跟著他祖母去拜會主持的時候誇了一嘴,直說寺里有這樣的人才不愁香火不旺。

  主持聽後臉都青了。

  他們堂堂京師大寺,居然混進來個招搖撞騙賣假符篆的和尚!

  送走文哥兒一行人,主持當即叫人去逮住那假和尚清理門戶。

  真是豈有此理,他們自己都沒敢賣符賺錢,他一個外來假和尚居然敢打著他們名號把香客的錢全騙進自己的腰包!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日行一善,不用謝我

  主持:豈有此理,騙錢不走公帳,看我不打死你!

  *

  更新!

  效率低下,開始躺平.jpg

  *

  註:

  ①鄉試流程:參考《大明會典》

  【○一舉人試卷及筆墨硯自備。每場草卷正卷、各紙十二幅。首書姓名年甲籍貫三代本經。 【會試殿試並同】】

  一切都需要自備!全自助科舉!

  -

  ②王守仁的本經:參考《王陽明年譜長編》,他的會試答卷是《禮記》

  ③三及第湯:好像是清朝一個狀元起的名,南方常見吃法頓時變得高端起來!(?)

  第179章

  王守仁得了親祖母給的及第符也妥帖地收好了,沒有疑惑大興隆寺怎麼還賣起符來。甭管有用沒用,都是長輩的心意。

  臨到考試前幾日,國子監那邊就不要求家在京師的學生必須回監了。

  王守仁便把蓋過戳的試卷帶回家等著考試。

  文哥兒這才知曉順天府和各地布政司所謂的印卷就是把學生自備的試捲紙收上去檢查一二由印卷官仔細檢查紙張過不過關、有沒有冒籍或頂替的情況確定無誤後給它蓋上正印和騎縫印,隨後又發回給考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