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坊主聽文哥兒這麼說,立刻約定好明天下午再來。

  第二天文哥兒就把有書坊主找上門的事和錢福他們講了,並表示要是拿到潤筆費的話大家一起分帳,人人有份!

  錢福等人聽了自是沒意見。

  靳貴說道:「書稿是你寫的,題也都是你出的,你得多拿點,剩下的給我們隨便分分就成了。」

  見錢福他們對這事兒樂見其成,下午文哥兒就和那書坊主商定了這書怎麼個印法。

  兩邊討論也沒避著旁人。

  等他們商量好了、書坊主也走了,眾人才問文哥兒:「小官人是要印書了嗎?」

  有消息靈通的人說道:「你們不知道嗎?小官人都印過一本書了!」

  其他人便追問:「什麼書啊?」

  那人頓時語塞。

  他也只是知道小神童和後頭這家文房店的東家合寫了一本書,哪裡知道是什麼書啊?

  他又不認識幾個字!

  文哥兒見大家都對他和王文素出的書很感興趣,便進店裡討了本樣書出來,還搬了個練字用的沙盤出來作為教學工具。

  左右現在也沒人來寫家書,他就給大家介紹起書里涉及的數學基礎知識來。

  先認阿拉伯數字。

  再認加減乘除符號。

  見大夥都聽得一知半解,他又按照九九乘法表給他們演示起乘號的用法。

  瞧見文哥兒在沙盤上寫下簡略的乘法等式,大家都直觀地理解了這些數學符號的用法。

  原來乘法這麼簡單!

  發現大家反饋不錯,文哥兒又興致勃勃地當街當起了小先生,給大夥上起了數學課。

  第168章

  文哥兒興頭一上來就把他「好為人師」的老毛病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得那叫一個起勁。

  不僅周圍的閒漢湊過來了,連滿街撒野的小孩都圍攏過來了。

  等有些家長過來找孩子,見自家小孩居然不皮了還乖乖湊在攤子邊上學算術嘴裡念著什麼加減乘除可把她們驚了一下。

  到有人來寫信,文哥兒還順便教他們識了幾個常用字。

  家長們見此情景自是沒帶走自己孩子。她們還跟在邊上聽完課並帶著孩子進去買了些筆墨紙張才離開。

  這可是小神童常年來擺攤的地方,肯定沾了許多聰明氣!

  左右孩子都是要用這些的,上哪買不是買?

  文哥兒過足了「小先生」癮臨收攤前還寫了個塔狀的九九乘法表壓在攤子上,方便自己不在的時候大夥也可以過來看上兩眼。

  九九歌不是什麼新鮮學問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念叨個「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三七二十一」「九九八十一」,只是把九九歌用簡略的符號列成乘法表的他們還是頭一回見,都圍過來看了半天。

  算是就著乘法表溫習了剛學來的新鮮數學入門知識。

  這兩個月祥叔每天看著帳上的錢嘩嘩嘩地往上漲,早就有心和文哥兒說說這事兒。

  眼看今天文哥兒還開始「開班教學」了他等文哥兒忙完了拉著文哥兒進店給他看這兩個月多出來的進帳。

  祥叔說道:「生意都是小官人帶來的小官人不願沾這些銅臭也就罷了往後到店裡拿紙筆可不能再給錢。」

  文哥兒覺得自己最近可能走了橫財運。

  要不怎麼不是有人給他送錢就是有人堅決不收他錢?

  文哥兒不是矯情的人,他攢錢的時候攢得很認真花錢的時候卻也是眼也不眨地花。既然祥叔說這些筆墨紙張算是給他的「推廣費」他便也不去細算了。

  兩邊商量妥當文哥兒開開心心地溜達回家對王華說自己憑本事讓祥叔說免費供應擺攤用度,再也不用大家掏錢了。

  畢竟他可是去翰林院化緣了一圈來著!

  王華:「…………」

  小小年紀就有商賈向他投機討好,總感覺以後要是有人想要攻訐這小子,這小子絕對渾身都是把柄。

  要不,還是從現在開始祈禱他科舉直接落榜吧?

  考慮到王文素不算是純粹的商賈,倒更像是個有點偏科的讀書人,王華還是準備先看看再說。

  好歹這小子知道回來吱一聲,不是自己自作主張白要別人送的東西。

  王華壓根沒意識到自己的底線正在逐漸被兒子拉低。

  文哥兒擺了這麼久的代寫攤子,本已經有些疲乏,如今有了全新的教學安排,登時又去得格外起勁。

  還是石子坳那邊來了消息,說是牡丹花樹的盛花期快到了,文哥兒才趕在旬休日前再次給大夥送了帖子,邀請大家一塊去看牡丹花和他們的水稻苗苗。

  聽說穀雨之後就可以著手插秧了,如今穀雨都已經過了,秧苗肯定也長好了,說不準他們還可以親自去田裡插秧玩!

  在種地這件事上勞動人民是非常專業的,早就摸索出十分成熟的經驗,水稻育苗和插秧基本都是按著時令來的。

  這是早前就說好的事,大家收到邀請帖後自然都回口信說「到時候一定去」。

  三月下旬最後一個休沐日,文哥兒就領著一群同輩以及長輩熱熱鬧鬧地出城玩去。

  還好一路上是邊走邊會合的,否則不知情的人會以為是朝廷要組織什麼大型出行活動。

  這次去的人特別多,把女眷和小孩都帶上了,大夥都知道是出城玩兒,所以穿上了輕便的春衫和春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