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淵:「…………」

  里長都這麼說了,他還能怎麼辦?

  而且他本身就喜歡種東西,自然對文哥兒吹噓的「百家米」計劃很感興趣。

  兩邊直接把田地和人手都定了下來,要是接下來還需要更多人手,也可以直接由趙淵在村里請。

  由於離收租日還挺遠,文哥兒連錢都不用掏就順利把契約揣進了口袋。

  倒是王老爺子把帶在身上的錢都花出去了。

  他租的是一大片山頭,怎麼都得先給點錢。

  祖孫倆一個看著自己的山,一個看著自己的地,心情都歡暢得不得了。

  臉上的歡喜表情瞧著簡直是一模一樣的。

  等他倆終於樂夠了,轉頭瞧見對方那滿臉的傻笑,頓時又相互嫌棄起來。

  老的直搖頭說「就這么小一片地也值得你這麼樂呵」。

  小的也不甘示弱地回了句「就這么小一片山頭也值得你這麼樂呵」。

  最後都心滿意足地揣上契約回城去了,準備等天氣更暖和些再過來玩耍。

  作者有話說:

  祖父:糟心孫子!

  文哥兒:糟心祖父!

  *

  震驚!居然有人更了一萬字!不是三千字,不是六千字!而是一萬字!

  嗚嗚嗚!這麼努力!

  *

  註:

  ①古代女人一直生:一直到建國初,很多家庭都還是這樣一直生一直生,記得我們祖父母外祖父那一輩,大都至少五六個兄弟姐妹,中間還有些是夭折的,唉。

  建國初的計生宣傳就有過這樣的說法:堅持避孕少生孩子,可以把女人從家庭解放出來。

  -

  ②辣椒是茄科植物,我搜了搜茄子的種子,看起來居然蠻像的

  第156章

  祖孫倆回到家文哥兒就蹦蹦跳跳地跑去跟他祖母講他們已經簽了契約的事。

  對於這飛速的進展,岑老太太簡直驚到不行,看向王老爺子的眼神頗有些埋怨。

  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你們說要去租地才說了幾天啊?還不到兩天吧?今天出門一趟就把租賃契約帶回來了有你這麼當祖父的嗎?小孩子不曉得貨比三家你難道不曉得?

  王老爺子略有些心虛,不過想到那邊的景致腰杆又重新挺直了。他說道:「那邊山好水好等我在那建個餘姚那樣的竹軒,再帶你過去看看,一準你也會喜歡。」

  這些年兒子孝順的錢他都沒花難得碰上這麼合心意的地方,怎麼都得好好布置一番邀些人過去相聚賞竹。

  左右又不是要住的,竹軒就地取材隨便搭一下,能遮陽擋雨就成了,費不了多少錢。

  王華回到家得知祖孫倆不僅把契約簽了還準備繼續往裡投錢一時有些無言。

  他的感想和岑老太太是一模一樣的可惜他不敢說甚至不能像他娘那樣給他爹一個譴責的眼神。

  能怎麼辦,只能隨他們去了。

  對於自家老爹建竹軒的想法王華也是支持的老人家多出去散散心也挺好。而且平時要是他們缺聚會地點了也可以借他爹的竹軒來聚聚。

  好歹他爹外號竹軒翁當兒子的怎麼能連他想要個竹軒都滿足不了。

  王華當場掏了錢給他爹當籌建經費。

  文哥兒就在旁邊巴巴地看著他爹的錢袋子。

  於是王華問他:「你的預算寫好了?」

  文哥兒一下子蔫了。

  對哦,地都租好了,他預算還沒開始寫!

  文哥兒麻溜回去列預算,力求把所有款項都列上去,絕對不遺漏任何需要花錢的地方。

  地和負責人都挑好了,這部分的經費反而是最好列的,剩下的就是預估別的花費了。

  比如不能蹭他祖父車時的車馬費(一個月兩趟不過分吧)。

  比如「百家米」計劃參與人聚餐的餐飲費(一個月一次不過分吧)。

  比如租借耕牛、農具以及購買肥料等等的花費(總不能讓人趙淵貼錢幹活吧)。

  這一算之下,還真是好大一筆錢!

  沒想到種個地也這麼費錢!

  文哥兒反覆檢查,覺得沒遺漏了,就屁顛屁顛找他爹申請經費去。

  王華拿過他的預算表一看,寫得倒是很清晰,還用上了看起來一目了然的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出相應資金會花在什麼地方。

  可仔細一看,王華就樂了。

  這小子連「立個稻草人」「田裡養泥鰍」「田梗種苜蓿」都列了進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不是租了一塊田,而是直接買了個大莊園,要不哪來那麼多要錢的名目?

  王華說道:「你小子這是要把家裡的錢都花光?」

  文哥兒聞言拿回自己的預算表,一臉肉疼地在上面看來看去,總感覺刪掉了哪個都不太適合。他思來想去,決定把田埂種苜蓿給刪了,下次自己過去時親手挖一些種過去,又好玩又算是省錢了!

  文哥兒艱難地劃拉掉這麼一項,仰起頭巴巴地看著他爹,意思是「你看我都忍痛減了預算你可不能再不答應」。

  王華:?????

  王華簡直又好氣又好笑。

  你小子覺得我缺的是你種苜蓿那幾個銅板嗎?!

  都這樣了,王華也沒再為難他,直接把這筆經費給他批了。

  左右這小子前兩年搞的積木和拼圖賺了不少錢,這點錢根本不用從公中出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