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正是這麼幾天的功夫,文哥兒那篇祭文已在讀書人圈子裡傳了個遍。

  李東陽還是從別人那兒看到的,不由把文哥兒拎過去問:「你寫了文章,怎麼不拿回來給我看看?」

  文哥兒道:「不是我寫的,我只是代人寫信。」

  他雖然有對這些書信進行文字上的修飾,但大多都是按照對方講的內容來擬寫的,哪裡算得上是他的創作呢!而且這對別人來說是一件頗難過的事,他哪能拿回來向師長們獻寶?

  李東陽對上文哥兒黑油油的眼睛,沒說什麼,只笑道:「你不拿回來給我們看,結果你這文章卻是被王閣老看了去。」

  王閣老指的自然是王恕。

  他是沒空去關心市井間的事,在家也不怎麼見客,不過他小兒子王承裕與許多讀書人有往來。

  王承裕得知事情原委,不由把祭文抄了一份帶回去給王恕看。

  王恕管著吏部,對官員銓選本就十分上心,平生最恨那品行不端之人。聽王承裕說,他老人家已經準備上書陛下,請求廢除納粟條例!

  當然,王恕早就看納粟買學位、買職位的事不順眼,想幹這事兒不是一天兩天了,不全是因為這樁敗壞讀書人名聲的醜事。頂多只能說趕巧碰上了!

  文哥兒聽李東陽說這後續,頓覺震驚不已。

  什麼?

  接下來可能不給納粟了?

  文哥兒滿臉愁容:「那我豈不是攢了錢也用不上了?」

  李東陽:?????

  你再說一遍,你小子還想納粟進國子監?!

  李東陽正要對文哥兒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又聽文哥兒在那感慨:「幸好我都沒攢到什麼錢。」

  李東陽:「…………」

  算了,隨他去吧。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馬上把錢花光!

  謝豆豆:花光!

  *

  更新!雖然晚了一點,但是特別粗長!

  一邊碼字一邊困得掉眼淚……不知為啥特別困

  *

  註:

  ①娶娼為妾:參考《明史》,時不時被拿來彈劾官員的罪名

  【都御史陳瑛等劾觀強取民間子女,又娶娼為妾】

  【其巡按順天,納娼為小妻,猖狂干紀,則恃宏為內援也】

  【百戶姚敬娶娼為妾被王敬搜出送蘇州】

  -

  ②贊助這麼現代的詞,居然很早就有了!

  -

  ③王恕上書求取消納粟,有不同的時間點記載,這裡採用弘治五年的記錄,出自《 明史紀事本末》。

  原文:【(弘治五年)十一月,停止生員吏典開納事例,王恕言:「永樂、宣德、正統間,天下亦有災傷,各邊亦有軍馬,當時未有開納事例,糧不聞不足,軍民不聞困弊。近年以來,遂以此例為長策。既以財進身,豈能以廉律已。欲他日不貪財害民,何由而得乎?」上從之。】

  -

  還看到上一段記載老丘幹的事:【因擬為二十二條,以為朝廷抑遏奸言,杜塞希求,節財用,重名器之助,凡萬餘言。上覽奏甚悅,以為切中時弊。】

  老丘閒著沒事(bushi)寫了一萬多字的摺子給皇帝看!

  不愧是你,老丘。

  第148章

  文哥兒只是寫個祭文影響還不至於太大。

  且那可憐女子已經殞命泉下,旁人並不知曉那個男人的姓名,眾人再氣憤也只能茶餘飯後罵個幾句。

  結果王恕上書提出停止納粟入監以及一系列花錢就能敞開的官場「後門」,那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打擊面可就大了。

  不知多少商賈指著給點錢就把兒子送去國子監鍍金呢現在這個後門被王恕給堵了!

  事實上王恕也不是第一個想堵這個後門的人。

  當初丘濬當國子祭酒也一度下令要把納粟入監的學生都趕回原籍讀書去。那會兒只一個羅玘反覆求情說想把國子監藏書看完再走丘濬才破例讓他留了下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事的弊端:作為大明最高學府、作為朝廷年年撥款支持的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現在隨便給點錢就能進去混個監生名頭像樣嗎?大明缺的是他們納的這點粟嗎?

  這種甫一讀書就開始砸錢走捷徑的以後真的能當個清廉守紀的好官嗎?

  怕不是等哪天發跡了,就得千倍百倍地把錢從百姓身上搜刮回來!

  王恕結合近年來諸多違法亂紀案例,言辭懇切地給朱祐樘上了一本。

  丘濬雖和這個老王不對付卻也覺得這事說得在理。

  丘濬難得地支持了王恕一次,表示必須堵上納粟這條路要不然寒門學子的出頭機會都被這些花錢上位的人占了去!

  到時候想出頭的都得為金錢折腰,豈不是讓那些個商賈有機會籠絡無數讀書人?

  想當初魏晉隋唐時期世家一度成為朝廷附骨之疽、一度壟斷寒門士子晉升之路,寒門子弟不知花了多少血汗才打破世家壟斷的局面,如今他們豈能放任那些書沒讀幾本、空有幾個臭錢的富賈豪強再壟斷科舉這一進身之階!

  論上綱上線丘濬可是最擅長的。

  尤其他滿肚子全是經史典籍舉起例子來那叫一個信手拈來甚至可以做到連說一個時辰都不重樣。

  聽了兩位年過七十的閣老輪流慷慨陳詞朱祐樘最終自然是從諫如流當場批覆了王恕這道摺子,表示以後就照王恕說的辦堅決不許再行那納粟之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