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丘濬本來還挺享受這種人人夸捧的感覺,聽文哥兒這麼一說,頓覺自己不能教壞小孩。

  丘濬繃起臉教育道:「上趕著找上門的不一定都是真心實意想為朝廷辦事,不能聽他們說得好聽就覺得他們什麼都好。」

  第136章

  丘濬這個新晉熱灶想燒的人還是很多的。無他,劉吉風評不好,走他的門路不太體面;劉健他們又常年閉門謝客,路子實在不好走。

  現在來個丘閣老當代理學名家為官三十七載聲譽極佳(主要體現在劉吉想搞他都不知從何下手)。

  這位丘閣老一直坐冷板凳,到當今聖上繼位後才因《大學衍義補》當了個榮譽尚書可以說是在這幾年之前沒真正享受過權力在手的滋味。比起劉健這些早早受過重用的人精丘閣老這乍貴之人的門路肯定更好走一點!

  這不,任命才剛下來沒幾天,私底下登門求見的人就絡繹不絕。

  京師遍地都是聰明人哪怕是走後門,也會先摸清對方的喜好來個投其所好。

  比如剛才那些說仰慕丘濬寫戲才華的、給丘濬戴「功在千秋」高帽的全都吹噓得直戳丘濬心窩,擱誰誰能頂得住?

  丘濬也差點沒頂住。

  還是看到文哥兒那一臉「學到了」以及「羨慕極了」的表情,丘濬一顆熱乎的心才驟然冷卻下來。

  他向來看不慣那些個阿諛奉承之人,為官三十餘載始終恥於向人卑躬屈膝謀求進取。怎麼自己這麼大年紀了倒是愛聽起這些奉承話來了?

  丘濬板起臉把文哥兒教育了一通叫他絕對不能學這種溜須拍馬走後門的可恥行徑。

  文哥兒當即挺起小腰杆驕傲地回道:「那當然不學我不用溜須拍馬也能走後門!」

  丘濬:「…………」

  丘濬怒道:「後門也不能走!!!」

  瞧把這小老頭兒氣得話都快直接咆哮出來了。

  文哥兒見勢不妙,趕緊溜了。

  回去的路上文哥兒踱著步子慢騰騰地走嘴裡還和金生嘀咕起來:「自古以來不都是這樣的嗎?」

  官場就是最大的名利場。

  上位者不提拔自己人到要緊的位置上那位置可能就別人占了。要是占了位置的人趕巧還很聽政敵的話那情況就會對自己非常不利!

  同樣的,下位者要是不想方設法攀附靠山,在同等出身、同等能力的情況下,出頭機會很可能就屬於別人了。甚至還會輸給樣樣都不如自己的人,只能懷揣著懷才不遇的怨憤抑鬱終生。

  人都有私心,誰又能免俗?

  就比如有件對你來說不甚重要的事交給張三能辦妥,交給李四也能辦妥。其中張三和你沒啥關係,李四是你七大姑八姨家的孩子,嘴巴還抹了蜜一樣甜,積極地表示自己很想幫你的忙,你不也得把事情交給李四去辦嗎?

  即便是孔子這樣的聖人,國君讓他推薦人才他大半也是先推薦自己的學生。

  畢竟他對自己的學生了解最深,知曉他們能勝任什麼樣的職務。

  自己一點都不了解的人,誰有膽子舉薦、誰又能放心重用?

  這老丘一把年紀了,竟還聽不得實話!

  文哥兒和金生嘀咕了一路還不夠,還要回去和他爹也在叨叨一遍:有現成的後門,傻子才不走!

  王華聽了文哥兒振振有詞的說法,不由瞅著文哥兒的小胳膊小腿發問:「真的是你自己跑走的,不是丘閣老把你攆出門的?」

  要說丘閣老聽後不想把這小子掃地出門,王華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的。

  文哥兒對他爹的質疑很是不滿,氣哼哼地找他二哥他們玩耍去了。

  這些大人一個兩個都什麼人哪!

  肯定是自己被趕走過,所以覺得他也會被趕走!

  他可是老丘最喜歡的崽!

  文哥兒對丘濬發表了一通「我長大後必走後門」的言論,自己沒心沒肺地數著日子等春天。到了春天,他就可以種辣椒了!

  只不過光靠福袋裡的一百多顆種子,文哥兒還是覺得不太保險,不由找機會多往四夷館跑了幾趟。

  主要是和准譯字官徐富他們打好關係。

  他們可時最有機會接觸外邦人的,說不準以後能幫忙弄點外邦種子。甭管弄來的是什麼,只要能吃的他就想試著種一種!

  文哥兒還把從劉文泰那兒聽來的話現學現賣:「這可是功在千秋的事,沒有你們參與是絕對做不成的!」

  這話要是叫丘濬聽了去,絕對會把劉文泰攆出門。

  小孩子學壞了,就是這傢伙帶壞的!

  文哥兒怕徐富他們不上心,掏出自己讀過的史書給徐富講起了農作物遷移史。像他們現在常吃到的胡荽、胡瓜、胡蘿蔔為什麼帶著胡字?就是因為它們是被張騫不遠千里從西域帶回中原的!

  張騫,為我們的餐桌做出了多麼偉大的貢獻!

  有張騫開了頭,慢慢地茄子來了,菠菜來了,綠豆來了,還有養活了許許多多人的占城稻也來了!

  他們只需要留心觀察、多多詢問,說不準就能給咱大明百姓的餐桌上增加更多美味的食物。以後大夥只要吃到由他們挖掘出來的外邦食材,就會想起他們的姓名!

  功在千秋,一點沒錯!

  徐富他們本來只覺得文哥兒是又嘴饞了,聽文哥兒洋洋灑灑地鼓吹了一通,不知怎地有些熱血沸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