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看著,他也跟他哥一個反應。

  只見他抬起手掌用力一拍地面,當場叫起好了:「寫得可太精彩了,我都想再玩一局!」

  沒錯,他倆都還維持著被摁在地上挨打的姿勢來著,不好拍手不好拍案,只能拍地意思意思了。

  張巒:「………………」

  張巒公平公正地給小兒子也補了一記狠抽。

  「嗷!!!」

  張延齡的哀嚎聲也響徹天際。

  這次倒霉的絕不僅僅是張鶴齡兄弟倆,受影響更大的應該是那幾個「同賭者」。

  自從文哥兒的新作傳開,那幾個「同賭者」在長安街狠狠出了一把名,被不少人家列入自家兒女的禁止往來名單之中。

  接著順天府學那邊也迅速做出反應,很快對他們作勸退處理,決定把府學名額留給有心想學的人。

  皇帝都親自過問了,他們要是不秉公處理這些違反學規的學生,學官不想當了嗎?!

  很快得知整件事情經過的李兆先:「………………」

  李兆先下學後便去找了文哥兒,問他那天問名字是不是幹這事兒的。

  文哥兒警惕地看著李兆先。

  難道李兆先是來為狐朋狗友鳴不平的?!

  李兆先瞧見文哥兒那滿含戒備的眼神兒,登時又好氣又好笑。他直接把文哥兒抱了起來,說道:「你這樣會得罪人的。」

  才四歲大的小孩,怎麼什麼的都敢幹?

  文哥兒一聽李兆先是站在自己這邊的,立刻就放鬆下來。他振振有詞地說道:「我只是寫篇端午遊記而已!」

  他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事寫下來,頂多就是稍微藝術加工了一下罷了,記恨他做什麼!

  何況他也不怕人記恨。

  不遭人嫉是庸才!

  只要不鬧到他面前來,他才不管他們怎麼記仇!

  李兆先見文哥兒一點都不在意,在心裡嘆了口氣:文哥兒確實可以不在乎,他卻是真的和那幾個昔日朋友徹底絕交了。

  想都知道對方會把「同賭者名單」的事記到他頭上。

  畢竟文哥兒只和他們打過一個照面,當天真正清楚他們姓名的只有他。

  文哥兒那文章還是他爹傳出去的。

  這仇算是徹底結下了!

  以後別說是當朋友了,不當仇人就不錯了!

  作者有話說:

  張大齡:好,寫得好!

  張小齡:好,寫得好!

  壽寧伯:我打死你們兩個逆子!!

  *

  昨晚不小心通了個宵,居然還能起來寫更新!!多麼堅強!!!

  *

  註:

  可以看看張鶴齡兄弟倆弘治年間的成長軌跡(被彈劾軌跡):

  翹班(朝參不到)

  ↓

  聚眾鬥毆(長寧伯周彧壽寧侯張鶴齡兩家以瑣事忿爭聚眾競鬥喧傳都邑上徹宸居蓋因平日爭奪巿利已蓄忿心一有所觸遂成讎敵)

  ↓

  禍害百姓(管莊人徵租害民打死人命事)

  ↓

  兼併土地(敕壽寧侯張鶴齡等遵守法度其家僮輩投籍姓名於官而禁其出入無籍之徒悉與斥逐)

  ↓

  阻壞國法(慶雲侯周壽壽寧侯張鶴齡家人朱達周洪等阻壞鹽法請將鹽引未納銀者停止)

  -

  這是一天天地進步起來了啊!

  #混帳外戚是怎麼煉成的#

  第122章

  經端午一事王華這個當爹的都讓文哥兒平時少些出門,省得一不小心被人套了麻袋。

  人被逼急了,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直至那幾個聲名狼藉的傢伙都被家裡趕回老家去了,文哥兒才重獲自由得以在長安街上瞎浪。

  丘濬是後來才讀到文哥兒那篇文章的為此還對文哥兒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老長一段時間。

  畢竟文哥兒的「遊記」王恕都先看了,他居然沒看到!

  這小子來與他講端午的事也只講了自己看龍舟看得多開心。

  瞧他寫的還是什麼東西?竟把賭局寫得這般生動有趣萬一旁人看了真的心生嚮往怎麼辦!

  小小年紀的,想法倒是挺多。

  文哥兒一點都沒在意,每天還是跑去拉丘濬出去遛彎壓根沒把他的臭臉放在心上。

  丘濬無可奈何,只能隨他去了。

  這日下衙後文哥兒回到家,瞧見謝豆在自己住處外徘徊,瞧著似乎有些發愁,一張小臉寫滿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的苦惱。

  文哥兒從來沒見過謝豆愁成這樣不由跑過去問道:「怎麼了?」

  謝豆看了看左右拉著文哥兒到沒人的角落說悄悄話。

  「我有件很難很難的事。」謝豆說道「文哥兒你聰明你能給我想想辦法嗎?」

  文哥兒不是大包大攬的性格聞言說道:「你先說說是什麼事。」

  「我妹不是端午過生辰嗎?過了生辰,我娘她們就要給她纏足了我妹哭得厲害我從來沒見她這麼哭過我該怎麼幫幫她呀?」

  謝豆說著說著自己也快急哭了。

  他不明白為什么妹妹就要纏足,他這麼大的時候就沒有纏啊!

  文哥兒一愣,也沒人和他說起過這事兒,所以他也是不了解的。

  明朝一度規定貧賤之人「男不許讀書,女不許纏足」,將男讀書、女纏足並列為區分良賤的標準,是以但凡家裡有點身份的人都會給家裡女兒纏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