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深思熟慮挑選八卦對象!

  老丘:我去給老王講講

  文哥兒:?????

  *

  *

  註:

  ①內閣小廚房:出自王鏊的《震澤長語》

  王鏊退休回家後,就寫了本《震澤紀事》八卦同僚,可見退休後八卦同僚是文官們最愛幹的事!

  內閣相關傳說:「故事禁中不得舉火,雖閣老亦退食於外。相傳,宣宗一日過城,上令內豎覸閣老何為。曰「方退食於外」。曰「曷不就內食?」曰「禁中不得舉火。」上指庭中隙地曰「是中獨不可置庖乎?」今,烹膳處是也。」

  -

  ②張齊賢能吃:出自歐陽修的《歸田錄》

  原文:「張僕射(齊賢)體質豐大,飲食過人,尤嗜肥豬肉,每食數斤。天壽院風藥黑神丸,常人所服不過一彈丸,公常以五七兩為一大劑,夾以胡餅而頓食之。淳化中罷相知安州,安陸山郡,未嘗識達官,見公飲啖不類常人,舉郡驚駭。嘗與賓客會食,廚吏置一金漆大桶於廳者,嘗與賓客會食,廚吏置一金漆大桶於廳側,窺視公所食,如其物投桶中。至暮,酒漿浸漬,漲益滿桶。郡人嗟愕,以謂享富貴者,必有異於人也。」

  -

  歐陽修還順便八卦了他老師晏殊:「然而晏元獻公清瘦如削,其飲食甚微,每析半餅,以箸卷之,抽去其箸,內捻頭一莖而食,此亦異於人也。」

  晏殊,每次只吃半張餅,裡面還不捲菜!

  第118章

  下衙後文哥兒還跑去尋謝豆,與他講起初八舍豆結緣的事。

  有過上次被擠兌的經驗,謝豆這次直接跳過懷疑階段,用控訴的眼神看向文哥兒。

  名字是他爹起的怎地文哥兒見天拿來調侃他呢!

  文哥兒對上好朋友委委屈屈的眼神也稍微反思了足足一眨眼的功夫。

  他很快就振振有詞地說道:「我這是聽人說起了這個佛家風俗覺得很有意思,才過來和你分享一下!」

  謝豆狐疑地看向文哥兒:「真的嗎?」

  文哥兒講得頭頭是道:「本來也就一般般有意思可是我想起你了就變成非常有意思了。倘若我們不是好朋友,不管是分豆還是種豆都是很尋常的事,哪裡有現在這麼好玩呢?」

  都是因為他們友誼深厚才會讓他擁有別樣的快樂!

  這就比如他們在書上讀到與餘姚有關的記載和詩文,也會覺得分外有趣。

  沒別的原因就因為那是他們故里,是他們特別熟悉、格外關注的東西!

  要是換成多姚少姚的,他們哪裡會關心!

  謝豆聽文哥兒這麼一忽悠,也覺得自己錯怪了文哥兒。

  文哥兒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文哥兒只是和他情誼深厚罷了!

  謝豆道:「那我到時也給你分!」

  文哥兒樂滋滋地說道:「好啊!」

  文哥兒哄騙完好朋友開開心心地溜達回家。

  謝豆吃過晚飯後卻是讓人去備些豆子跑他祖母身邊拈豆念佛。

  鄒老太太見了不由問他是怎麼回事。

  謝豆便把自己和文哥兒約好四月初八舍豆兒的事情告訴鄒老太太。

  鄒老太太面色古怪地看了眼自家孫兒也沒攔著由著他在邊上一邊拈起豆子一邊念「阿彌陀佛」。

  越這麼瞅著鄒老太太越覺得自家這個孫兒怎麼看怎麼像是給人賣了還會幫人數錢的傻孩子?

  鄒老太太找了個機會把這事兒給謝遷講了。

  謝遷:「…………」

  果然,文哥兒這個不信神佛的傢伙就是衝著擠兌他兒子去的。

  偏他兒子傻乎乎的別人哄幾句他還積極加入分豆豆行列。

  以後這小子可怎麼辦才好!

  謝遷不由去看了眼自己的傻兒子。

  謝豆閒著沒事又在拈豆念佛號呢。瞧見他爹過來以後立刻喊道:「爹!」

  謝遷坐到謝豆對面看了看他這兩天拈出來的滿滿一盤豆子樂道:「你這是要分給多少人?」

  謝豆道:「文哥兒說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可以分!」

  那當然是越多越好。

  多了總比少了要好!

  反正文哥兒早說過的不管寫字還是看書都不能悶頭坐著太久,閒暇時拿出豆子來念一念佛號就當是歇息了。

  謝遷見兒子全無芥蒂,顯見是被文哥兒說服了,便也沒多說什麼。

  這小孩兒和文哥兒一塊長大,又有著同鄉之誼,日後想來肯定能相互幫扶。

  既是如此,小孩子之間的事他們這些大人就不摻和了,由著他們自己往來去。

  說不準讓文哥兒多鬧上幾回,還能鍛鍊鍛鍊他們豆哥兒的心性。

  從小有這麼個特別能折騰的好友,以後興許就沒什麼事能叫他鬱悶了!

  文哥兒快快活活地玩到了四月初八,便開始到處給人分豆子去。

  謝豆早上也跟著謝遷跑了趟翰林院,跟著文哥兒一塊去分豆豆。

  不得不說,經過文哥兒長時間的鍛鍊,謝豆的心理素質確實鍛鍊出來了。

  他和文哥兒一塊捧著豆子給人分,即使有人用古里古怪的眼神看他,他也一點都沒覺得害臊,而是挺直腰杆邀請別人吃上一顆煮得香噴噴的豆子。

  接著他還跟著文哥兒跑禮部分豆子。

  半路上遇到欽天監的人,他們還給欽天監的天文生們也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