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當年讀到曾鞏那本《元豐類稿》的時候,那是看得一愣一愣的。

  沒想到自己收的學生,學來學去居然學了曾子固那一套!

  李東陽思來想去,只能客觀地給文哥兒建議:「你這寫法頗有曾子固之風,以後可以再單獨看看《元豐類稿》,說不定能有所得。」

  他又給文哥兒介紹了一下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

  曾鞏曾子固,北宋著名神童。

  據傳他生來就過目不忘,十二歲就能寫史論。

  神童的一生也並非一帆風順,曾鞏十八歲名揚四方,後來卻屢試不第;二十八歲沒了父親,不得不肩負起大家長的職責,盡心盡力侍奉孀居的繼母、教養四個弟弟和九個妹妹。

  弟弟們讀書都是他親自教的。

  九個妹妹出嫁也是他操持的。

  曾鞏中進士那年帶著三個弟弟、兩個妹夫一起去應試,最後他們一家六個人都高中了!

  震驚朝野!

  文哥兒:「…………」

  真不錯,北宋神童也有過目不忘神技!

  中華民族的神童文化源遠流長!

  聽李東陽說同時代的蘇軾、歐陽修和王安石都曾狠狠誇過曾鞏的文章,文哥兒還是把《元豐類稿》記了下來。

  既然大佬們看了都說好,必有其過人之處!

  師徒倆閒聊間,楊廷和也把文哥兒的新作看完了。

  他比李東陽更關心文哥兒列在裡面的圖表,看完便喊文哥兒過去給他詳細解說解說。

  其他人見他們師徒幾個又有新鮮事,紛紛停下手裡的活湊了過去,看看楊廷和要文哥兒解說的是什麼東西。

  文哥兒見自己的新作這麼引人注目,立刻知道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他總算不是這批命題作文里寫得最丑的崽了!

  文哥兒翹起尾巴給楊廷和講解起自己和王文素琢磨出來的幾種圖表,甚至還拿出文章里沒用上的數據來補充說明。

  瞧瞧這曲線圖,多麼直觀明了!

  膽子再大點,往坐標軸上展示千八百年的事物變遷都不是事!

  吹牛逼嘛,不就是要往大里吹!

  文哥兒興沖沖地吹噓了一通,忽地發現周圍有點安靜。

  他眨巴一下眼,抬起頭看向抱著自己的楊廷和:「有什麼不對嗎?」

  難道他的牛皮吹過頭了,大家都不相信?

  楊廷和見文哥兒臉上滿是懵懂和茫然,知曉這小孩兒肯定不知道簡簡單單的曲線圖有多大用處。

  自古以來記帳法一般是往複雜里發展的。

  如今記帳用的便是相對難以造假的四柱結算法,需要在帳簿里明明白白列處元管、新收、已支、見在四項。

  太祖時期更是特意規定帳簿要用「壹、貳、叄」等大寫數字,嚴防有人在帳目上隨意添減幾筆來弄虛作假。

  可這並不代表清晰而直觀的圖表就毫無用處。

  用處大著呢。

  至少日常的公務匯報和交流要是能適當地用上它,說不準就能少費不少口舌。

  楊廷和心情複雜地揉了揉文哥兒腦袋,由衷夸道:「這東西很不錯,你的文章也很不錯。」

  作者有話說:

  楊·二先生·廷和:你的想法很不錯,等我來用用看

  文哥兒:?

  *

  更新!勤勉!

  *

  註:

  ①四柱結算法:參考百科介紹,我也沒看太懂(bushi

  ②曾鞏生平事跡:參考《宋史》

  「……生而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於委廢單弱之中,宦學昏嫁,一出其力。」

  ③坐標系:據說是笛卡爾創立的,從此就有了《解析幾何》(?)

  近代竺可楨(中國氣象學之父)曾用數學曲線來研究五千年氣候變化,通過整理史料畫出了有名的「竺可楨曲線」。

  很多人就是通過這個曲線來解釋農耕時代氣候和皇朝興衰的關係。

  現在看起來很小很常見的東西,別人用起來都老牛逼了!

  第99章

  文哥兒的新作在翰林院裡傳了一圈不少人都關注到了其中的曲線圖。

  很多人本來看到數據就有點頭疼,對著文哥兒文章里運用的圖表卻離奇地治好了這個症狀。

  真是一目了然!

  文哥兒屁顛屁顛繞翰林院一大圈,聽足了每個人的夸,才終於拿回自己的文章。

  吃過午飯他便又抱著自己的新作跑去禮部衙門找老丘分享(求夸)。

  丘濬都等他文章好幾天了見他終於寫了出來臉色好看了不少。

  他接過文哥兒的文章細細看了起來。

  文哥兒還小,文章註定寫不長相關分析都很淺顯易懂。

  可那穿插其中的圖表實在太惹眼了丘濬只掃了一眼就被它們吸引過去。

  他按捺住馬上發問的衝動把整篇文章看完,才招呼文哥兒給他講講這新鮮事物的用法。

  文哥兒當即又把這坐標和曲線的用法給丘濬吹噓了一遍。

  同時也沒有昧下王文素的功勞,對著丘濬狠吹了王文素一通。

  丘濬聽了不置可否。

  他還是更關心這個叫他耳目一新的坐標系。




章節目錄